倾情演绎《长征组歌》的合唱人
2016-11-02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安秀萍如何将80年前发生的长征那段伟大的历史完美演绎出来?山西省干部合唱团克服重重困难
〖核心提示〗
10月12日晚,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山西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音乐会”在青年宫演艺中心精彩上演。台上,身着红军服的合唱队员,整齐划一,在音诗画结合的背景下,伴着交响乐深情演唱着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以“民歌和美声相融”的歌唱形式,完美演绎了这部英雄史诗!
每唱完一曲,台下都是掌声雷动。当唱到第六曲《过雪山草地》,男声哼鸣女声低沉而坚定地弱唱“雪皑皑,野茫茫”时,观众居然也报以热烈的掌声。任新宁指挥感慨地说:“一曲完了,出现掌声,正常;在演唱中间出现掌声,罕见!”
这是山西省干部合唱团和山西省职业艺术学院交响乐团联袂演出的《长征组歌》。从10月10日至10月20日,先后共演出了6场,观众场场爆满。山西电视台和太原电视台分别做了新闻报道,10月22日晚太原电视台播出了全程录像。金秋十月,《长征组歌》迅速唱红并州,唱响山西!
作为山西省干部合唱团的一名合唱队员,我荣幸地参加此次演出,亲历合唱团艰难的排演过程。那些发生在合唱团里令人难忘的故事我想讲给更多的人听。
“合唱队员钢铁汉”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3月份山西省干部合唱团接受省委宣传部的委托,承担起演唱《长征组歌》的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一支业余合唱团,要排出高水平的节目,难度可想而知。没有自己的排练场地,如何排练?于是,找排练场地成为当务之急!经多方协调,合唱团团长终于找到一个排练场所——省体育馆羽毛球馆。虽然简陋,但终究可以排练了。
一开始排练,问题便接二连三。
干部合唱团虽然演出《长征组歌》有十多年历史,但是大部分老团员因年龄偏大不参加演出了。补充的新团员没有经历过长征,歌好练,情感却未必能表达准确。初次排练时合唱团声音整体苍老直白,没有色彩,严重影响史诗的情绪表达。这可是大问题啊!
更要命的是时值七八月份,酷暑难当,排练场地没有空调!合唱队员一个挨一个站在合唱台上,堪比蒸笼,个个大汗淋漓。虽然没有人提出不排演了,但是团领导急啊!费劲找来烤羊肉串的大风扇吹吧——热度没有减多少,却吵得老师讲话也听不清了。
常务副团长项红春编写并挂出红色标语,“学红军,千锤百炼不怕难;演红军,长征精神代代传;做红军,继续长征永向前。”
精神的力量还真大。酷暑中,合唱队员渐入佳境。当唱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时,我们浑身起鸡皮疙瘩。老队友说:“这就对了,说明你进入情境,动情了。”当时,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赋诗一首,记录排练实况:“酷暑炎炎似火烧,室内热浪如洗澡。合唱队员钢铁汉, 雪山草地 当空调。曲曲唱得涌心潮,句句重走长征道。深情演绎红军事,长征旗帜高高飘!”
就这样,在合唱团领导的支持督促下,在合唱团新老团员们的努力下,问题一个个被解决!
“群雁高飞头雁领”
山西省干部合唱团有一个和谐的特别能战斗的领导队伍。在姜新文团长领导下,常务副团长项红春全面部署,其他副团长和声部长全力配合、分工协作,合唱团排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
继任指挥任新宁老师,对艺术精益求精,带领他的团队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合唱团的声音出现问题,声乐老师来了。4个声乐老师面对面指导发声,队员收获很大,很快歌唱声音整体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同声部合唱队声音不靠拢,声部长出现了。他们召集本声部的队员反复训练,边唱边教,集体唱,单人唱,三人五人唱,直到大家的声音聚到一起抱成团。
歌唱中所带的动作不规范,舞蹈老师白晓红悉心指导。她精练的语言,形神具备的示范,令队员茅塞顿开,动作很快做到位。
“群雁高飞头雁领”,合唱团的项副团长作为一线指挥,所有的大局要掌控,所有的细节要琢磨,所有的漏洞要补齐,全然不顾自己身患重病,为《长征组歌》成功演出拼命奔波操劳。
我在微信上看到,当我们在台上演出,项副团长伴着音乐泪流满面。10月20日晚8:40,当合唱团唱完最后一个音符领导上台慰问照相时,他才匆匆离去,连夜赶往火车站乘夜车去北京看病。
有这么敬业的领导团队,全体团员更加刻苦排练。有的队友已经买好出国旅游的机票,为了排练《长征组歌》,毅然退票;有的队员做了小手术,轻伤不下火线,照样来参加排练……合唱团里这样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
以故事激发团员的激情
如何将80年前发生的那段伟大的历史,精彩演绎出来?合唱团的领导们想了很多办法。
姜团长工作特别忙,抽时间多次亲临一线给合唱团员们讲长征故事,阐释《长征组歌》的魅力。
指挥杨建中老师从一曲到十曲,一曲一曲讲解分析,逐字逐句抠,逐曲逐调品;将作品横向、纵向地梳理,整合了揉碎,揉碎了再整合,从唱词到曲子,反复讲解,反复练习,使每一个团员设身处地,理解长征,体会《长征组歌》内涵。
长征,是从逃难开始的!第一曲《告别》,“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场面难舍难分,催人泪下,红军要“去远方”。理解了第一曲,“去远方”将不再唱得那样坚定有力,而是唱得虚弱而模糊。因为红军要去什么地方?不知道!去多久?不知道!
理解了作品,每当唱到这里,几乎所有的团员眼眶里都噙满了泪水。
第六曲《过雪山草地》和第一曲不同,“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每唱必被红军那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感动的眼含热泪而尽情高歌!这是钦佩而激动的泪水。
第九曲《报喜》,写红军的二、四方面军终于汇合,多么不容易!“手足情,同志心”“边区军民喜若狂”,那种高兴,是一种狂喜,流下的是喜悦的泪水!我们在唱的时候,发自内心的喜悦,泪水却在眼眶中闪烁。
《长征组歌》的动作在演出中非常关键。每一曲都有动作。
最难最有深意的动作当属第六曲《过雪山草地》。伴随着音乐我们要做几组雕塑。每个人做一个行进中的动作,一动不动,告诉观众你在干什么!白老师一个一个教,一个一个示范。大家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向雪山的方向行进——指方向的,行军的,掉沟里被拉的,相互搀扶的,喊话的……
白老师讲不管你做什么动作,要用“心”去做。怎么做?我们的微信群里你言我语探讨起来。有人链接了一个故事:
“当时大部队已经过了草地,突然彭德怀来找他,说还有一个营的部队没有到,让他回去找。王平带着警卫员走到班佑河边时,正是黄昏,玫瑰色的夕阳挂在天边,他远远看见几百个红军小战士背靠着背在睡觉,他当时勃然大怒,走过去就推那些小战士,谁知推一个倒一个,700多个红军小战士再也经不起体力透支、饥寒交迫,在睡梦中全部死去了。”
一尊雕像一座丰碑!我们要做的“雕塑”,就是要雕刻出红军爬雪山的悲壮场面!十几秒钟的集体雕塑,我们一动不动,表情凝重而悲壮!之后,曲调一转,是一个战士吹笛子的场景。一开始我们真的无法想象,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每走几百米就有人永远地倒下,没有吃,没有穿,甚至吃草根皮带,应该苦着脸、颓然地躺在路边望天兴叹啊!可是,小红军为什么还能够在闲暇时拿出笛子吹奏悠扬的乐曲?不理解!
演唱《长征组歌》,我们找到了答案!当时的他们比今天的我们还要热爱生活!这种热爱,源自于对祖国山河的眷恋,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只不过,每一寸河山,都要用自己的鲜血来捍卫,每一秒幸福的未来,都要用宝贵的生命去争取!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抱定信仰一路高歌,奋勇向前,甚至乐于牺牲自己,换取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深情演绎《长征组歌》
穿上红军服,带上红军帽,站在合唱台上,所有合唱队员对红军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
大幕还未拉开,《长征组歌》首唱者之一马子跃老师那极富感染力的浑厚低沉的开场白,已经把我们拉回到80年前……
音乐响起,每个合唱队员好像远征中的红军战士。在任老师指挥下,我们的情绪在特定的环境中爆发,感情得到升华,深情演绎《长征组歌》。
第一曲《告别》中的“热泪沾衣叙情长”和最后一曲《大会师》中的“日寇胆魄将魂丧”曲调完全一样,但是我们的感情完全被剧情感染:“沾”字唱出了哭腔,唱出百姓“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的深情和追问;“胆”字则用“哈哈哈哈”的笑声来唱的,表达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
《飞越大渡河》,每一个合唱队员都把自己当作十七勇士,臂膀挽着臂膀,表现“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的战斗场面。“动作整齐划一,衔接完美,一气呵成:突起——急动——骤停;再缓起——缓动——急动——再到缓动——立正!用几乎完美的声音和动作,创造出过去历场演出之最!”有观众看完后这样评价演出。
《长征组歌》每一曲一个场景,每一曲一段历史。十曲唱下来,感觉就像走了一次长征路,身临其境感受那场伟大而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
“80年的长征史,50年的组歌情。红军用生命谱写的诗篇,我们将世代歌颂!”
〖相关链接〗
山西省干部合唱团微档案
山西省干部合唱团成立于1998年,是省直机关工委领导下的一支由在职干部组成的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政治素质、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业余合唱团体。合唱团成立以来,承担了山西省历次重点活动的演出任务,多次深入基层慰问演出,深受社会好评。该团曾先后两次与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总政歌舞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长征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