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的苦难中汲取力量
2025-01-10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丁贵梓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将130多万字原著、559个人物搬上中国舞台——
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其以1812年俄法战争为中心,以博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作品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剧等艺术形式,深受世界各国观众喜爱。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国家大剧院将《战争与和平》搬上音乐剧舞台,让经典名著焕发新的生机。据悉,这也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原创音乐剧。
该剧由舒楠作曲,喻荣军编剧、作词,俄罗斯导演阿丽娜·切维克执导。130多万字的原著、559个人物、200年前的历史故事……把这部经典名著搬上音乐剧舞台,需要做哪些取舍?
“音乐剧《战争与和平》从酝酿到推出历时两年。”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透露,创作前期,国家大剧院艺术创作中心专门前往北京、上海的多家剧院进行调研,了解音乐剧的创排规律、工作方式,与业内专家开展交流研讨。
在最终的舞台呈现中,音乐剧《战争与和平》保留了原著中波澜壮阔的史诗场景,并以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三人为主要故事线索,串联起系列人物,这种处理也使得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尤其是主角安德烈反感上流社会的虚伪,追求理想、忠贞爱国,却不得不被时代浪潮裹挟,结局引人深思。
为使剧目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喻荣军在剧本中浓缩了大量剧情及人物,并在唱词上使用了现代化、通俗化的表达。舒楠则为主要角色创作了风格迥异的唱段,展现主角的成长及命运。
“音乐剧《战争与和平》交叉描写战争与和平两种生活、两条线索,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赞美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认清生活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人民,书写了一部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安德烈饰演者、音乐剧演员何亮辰说。
多年来,各国艺术家对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改编不胜枚举,其以音乐剧的形式花开中国,离不开中俄两国艺术家的共同努力。
此次合作,俄方导演阿丽娜给中方主创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阿丽娜在音乐剧排演、制作领域经验丰富,2024年10月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的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亦出自她手。在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前期创作阶段,她与中方主创团队碰撞思想、激发艺术灵感。在排练过程中,她为演员深入解读角色、指导表演,希望演员能接收更多信息,真切地体验那个时代的背景,慢慢把人物勾勒出来。
当前的音乐剧市场纷繁复杂,各类海外版权剧目屡见不鲜、竞争激烈。演员想要走进作家构建的时代和人物、真切传递出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并非易事。
“俄罗斯人表达感情直抒胸臆,中国人则比较含蓄,剧中的一些情节和思想,如果用我们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很奇怪,所以两国主创需要不断磨合、交流,把作品的精神内核通过音乐剧表达出来。”何亮辰认为,舞台剧与翻译文学作品相似,但会“翻译”得更生动,“如果只是硬生生地把翻译的文字搬到舞台上,某些歌词或台词就会显得生硬,观众很难理解,也不愿意看。”
要将130万字“翻译”成3个小时的演出,唯有理解原著的精神内核和思想深度,并给予其现代表达,观众才更愿意买账。对于这次改写剧本,喻荣军希望中国观众在看后能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从生活的苦难中汲取力量。
“人不管经历什么,总要有活下去的勇气。我们要自己去寻找力量,这是幸福的源泉。”喻荣军说,在迷雾与弯路中摸索,寻觅真我、获得成长,才能真正踏上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