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音乐剧 > 资讯 >

历经近90年发展 京剧演出在纽约更加活跃

2018-08-21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马 玢
梨园社青年团纽约演出现场

从梅兰芳先生1930年访美让美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京剧艺术起,近90年来京剧在美国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纽约地区作为美国的文化重镇、华人聚居地,民众更是喜爱京剧。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大纽约地区就有30余场京剧专场演出。

当年梅兰芳先生的到访掀起了美国的京剧热潮。那次访美的文字、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受梅兰芳先生邀请担任剧团总导演,在演出时长、剧目、讲解等方面作出了诸多本土化安排。1930年2月16日,梅剧团在纽约百老汇第四十街剧院进行了首场正式演出,这也是中国艺术家在美国舞台上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其意义自然非同一般。演出之前,提前两周预售的门票仅3天就销售一空。当时最高的票价是5美元,但在黑市中已被炒到18美元,这在当时经济十分萧条的纽约是不多见的。

1951年,郝德元、卓孚来、蒋中一、赵培忠4位在纽约的中国留学生创立了“雅集”,67年持续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当地影响力巨大的京剧社团。值得一提的是,郝德元是京剧大师郝寿臣之子,卓孚来是曾国藩后人,赵培忠是京剧名家赵培鑫之弟、洛杉矶赵氏演艺中心创办人,这3位如今已经作古。91岁高龄的蒋中一是数理经济学家,现在依旧拉得一手好胡琴。“雅集”集中了当时在纽约的众多中国名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雅集”在没有任何专业演员的情况下,自己负责服装、乐队、布景,“雅集”成员们用流利的英文四处联系演出,居然还赚了一些活动经费。有趣的是,上世纪50年代国内推出的《赵氏孤儿》《白蛇传》等新编京剧,很快就被这些靠听电台、看剧照的京剧传播者在美国复制出了“山寨版”。

60年代,纽约京剧界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发生。杨宝森的《空城计》、金少山和李多奎的《打龙袍》两张京剧黑胶唱片的出版,轰动一时。1968年,京剧名宿“寒山楼主”迁居纽约,使纽约的京剧演出水平更上一层楼。

80年代,开始有专业的中国京剧演员赴美。先是赵荣琛、张君秋、童芷苓等名家来访问、讲学;1988年,“小常宝”齐淑芳带领几位京剧演员在纽约成立了齐淑芳京剧团,为纽约京剧增添了大量武戏,使得当地京剧水平大大提升。在这个阶段,纽约有许多京剧院团涌现出来,比如同庆国剧社、业余国剧社、中兴国剧社等。这些院团和齐淑芳京剧团一起,30年来在北美各地不遗余力推广京剧。

现在,纽约京剧界已经进入了规范演出、普及演出的阶段。纽约的京剧院团也有专业、业余之分。不少院团演出以票友为主,专业演员、乐队辅助;齐淑芳京剧团、纽约梨园社等则以专业演员演出为主,并与票友结合。这些演出剧目基本是原汁原味的传统京剧,演出时打上中英文双语字幕,配合主持人的英文解说,使不懂中文的观众也能理解剧情。2006年,华裔地产商朱齐克创办纽约梨园社,10余年来延请多位名家在纽约演出整本大戏,成为纽约京剧推广的中坚力量。2012年,由纽约中国留学生组成的梨园社青年团成立,6年来在各大高校演出数十场,让美国本土年轻人也逐渐了解甚至喜爱上京剧。

在纽约,京剧的演出场所也是多种多样。大型演出在林肯中心、纽约大学Skirball中心、佩斯大学Schimmel中心、哥伦比亚大学Miller剧场等知名剧院。中小型演出多在纽约的两个中国城,以及老唐人街和法拉盛地区、切尔西地区、布鲁克林地区的剧场。在纽约这个多族裔的城市,每个地区的观众群都有极大的差异,对台上演出的反响也不尽相同。法拉盛地区多为新移民,演出效果如同国内一样热烈;唐人街文化比较港式,观众相对安静,一出唱完方响起掌声;美国观众则非常容易调动气氛,主持人介绍了如何叫好,往往在演出中就能听到多处叫好的声音。

纽约的京剧组织非常重视参与教育工作,各剧团常常在学校里演出,或者举办讲座、工作坊等,收效颇佳。这和整个美国的情况是一致的。美国很多大学的东亚研究系、音乐系、戏剧系都对京剧有着浓厚兴趣,常延请各组织进校办活动。比如在费城的京剧前辈李淑媛培养了几个在美国出生的小朋友唱武旦,如今她们已经具备了接近国内同龄专业演员的水平,令人称奇。

近年来,国内院团赴美交流、演出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14年,梅葆玖到纽约林肯中心演出,并在联合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举办讲座,观众席中有夏威夷大学教授、上世纪80年代就演出过英文京剧的魏丽莎;2013年,张火丁在林肯中心演出,主持人是密歇根大学教授陆大伟。魏丽莎、陆大伟这两位地道美国人对京剧的研究水平也是顶尖的。2017年9月,上海京剧院、上海广播电视台等联合在纽约举办京剧《霸王别姬》展演和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献映活动,京剧展演与电影展映交相辉映,舞台演出票和电影票双双售罄,京剧风席卷纽约。

回望京剧在纽约的近90年发展历程,一代代的京剧演员和爱好者凭着自己的热爱和努力,让中国国粹一步步成为西方世界的艺术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