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豫剧 >

豫剧《全家福》:以破碎家庭警示贪腐恶果

2015-04-22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怡梦

一部反腐戏,打动众人心。4月16日、17日、18日,由河南豫剧院三团演出的现代廉政豫剧《全家福》在中央党校和梅兰芳大剧院连续上演,为来自中纪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直机关单位、河南省纪委、河南省委宣传部的党员领导干部上了一次特殊的“廉政课”。

演出活动后,观众们深有感触地说,贪念私欲让“全家福”跌入了“全家苦”、“全家哭”的结局,耐人回味,令人警醒。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和戒惧,让良好家风涵养廉政文化,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用清正廉洁守护好“全家福”。

河南豫剧院廉政豫剧《全家福》晋京走进中央国家机关演出

“在反腐败问题上,我们党没有退路”“你爸爸走到这一步,我们周围的人,包括家里人,都有责任” “在与贪欲的搏斗中,失败的、倒下的是我们全家” ……随着台上念出一句句令人警醒的台词,台下响起一阵阵掌声, 4月16日晚,由河南豫剧院三团创排的廉政豫剧《全家福》为中央党校教师、职工、在校学员进行了首场晋京演出。

当故事演到主人公“双规”后不吃饭、不吃药,自言对不起党、国家和人民,“不想活了”的情节时,台下一阵唏嘘;当演到主人公的父亲骂儿子辜负了党的信任、人民的抬举,说出“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时,观众为父亲的耿直叫好。散场后,有男性观众坦言,看到主人公的女儿唱出无论爸当官还是爸坐牢,父女情始终如一这段唱词,并给“双规”父亲喂饭时,他流下了眼泪。

“这部廉政豫剧不是歌颂共产党员清廉形象的作品,也不是为反腐干部铁面无私塑像的作品。 ”执导《全家福》的国家一级导演张平说:“以前我也排过很多反腐廉政戏,都是以优秀的共产党员、纪检干部为主人公的,这种戏也能够感人,但是往往不能触及观众内心痛处。 ” 《全家福》在创作思路上反其道而行之,主人公是党培养多年的厅级干部,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故事开篇时,他即将升任市长,父亲大寿,女儿办婚事,这本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由于他在任期间“伸了不该伸的手,拿了不该拿的钱” ,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导致了整个家庭的破碎。“我们没有展现男主人公犯罪的过程,而是突出了他犯罪以后,家庭成员的痛苦,这是为了告诉观众,一个共产党员如果忘记了党的原则,违背了入党誓言,终将造成整个家庭的悲剧。 ”张平说。

在素材的采撷上,这部作品得到了河南省纪委的大力支持,主创人员采访了真实案例的当事人。剧中的男主人公从农村走向城市,姐姐为供他读书,不仅甘愿辍学,而且在务工中遇难。他担任党的领导干部后,从拒绝一切红包,到收受百万元贿赂,这样的成长经历、堕落过程,有现实中许多党员干部、贪腐分子的影子。张平表示,这部作品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一次创作实践, “我们真正要写主人公身边的事,写观众身边的事” 。主人公违法犯罪之后,女儿婚事中止,妻子疯癫,父亲病逝,张平希望这些情节,能像一根针一样扎到一些人心里,看完之后,不是简单地认为这是一项宣传教育工作,而是切身感觉到自己身上疼,真正让一些党员干部体会到“我如果涉足贪腐,我的家庭也会变成这样” ,同时,也令其家庭成员引起重视,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作品自去年11月首演至今已演出111场,观众达15万人次,受到广泛好评。据张平介绍,这次晋京演出,为达到更好的效果,作品还听取观众、专家、学者的建议,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一些重复的情节进行了精简,家庭情感体现有所节制,主人公作为共产党员,为信仰的丢失、愧对国家和人民的扪心自问有所强化。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观剧后表示,这个戏让人看了之后,不是不能不敢涉足贪腐,而是站在更高层次,从主观上不再想涉足腐败,这就是精神的力量。为什么我们在宣传法治的时候需要艺术,因为它是用情感来打动人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说:“反腐题材很敏感,创作难度非常大,但题材无禁区,关键看创作者是否选取了恰当的角度。驾驭这种敏感题材,河南豫剧一直有敏锐的感知度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写好反腐题材,对艺术家的思想高度和艺术表现力有很高要求。 ” 《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赓续华认为,这部作品展现了人性的力量、情感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对于已经堕落的贪腐分子来说特别重要,对于观众来说也特别有感染力。

《全家福》由河南省纪委、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工委、省文化厅统一部署,河南省豫剧院、河南江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