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在山西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2016-03-08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丽霞摘 要: 豫剧在山西民间的演出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 然而, 由于现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 近年来豫剧在山西的发展逐渐陷入窘境。 因此, 豫剧要想在山西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就必须与时俱进, 认真面对和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所处的窘境, 并从剧团的经营管理、剧目的建设、演员的素质培养等方面来加强自身的建设。 这不仅对豫剧来说是种全新的提高和出路, 而且对于中国戏曲和戏曲文化等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 言
豫剧从民国前期开始传入山西, 经历百年的发展, 在山西民间的演出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然而, 由于现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豫剧在山西的发展逐渐陷入窘境。作为外来剧种, 豫剧在山西依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就目前情况而言, 豫剧在山西的发展是喜忧参半, 本文将从豫剧在山西的演出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出路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豫剧在山西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尽管山西与河南两省相邻, 具有地理优势,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山西作为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是不适合大规模文艺表演的, 因此, 只有豫剧班社在民间的零星演出, 而没有专业的豫剧团体的表演。解放以后, 豫剧才开始在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天津发展起来。[1 ]204有关豫剧在山西各地的演出情况, 山西各地县的地方志里均有记载, 囿于字数限制, 笔者只列举最早的几个为佐证:
《徐沟县志· 民俗志》记载: “清末民初之际, 民生渐凋, 又有因戏价太高而以河南来所谓? XΛㄌ XΛ班者勉以酬神, 然不久亦亡。” [2 ]《左权县志》记载: “豫剧, 亦称高调或河南梆子,民国前期传入, 流行于东南乡, 主要剧目有《韩琪杀庙》、《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白蛇传》等, 桐峪剧团、上麻田剧团演出水平较高, 上麻田剧团女演员王月梅, 在现代戏《朝阳沟》中扮演的银环和《红灯记》中扮演的李铁梅, 以及桐峪剧团的女演员张巧兰在历史剧《白蛇传》中扮演的白娘子全县叫好, 现在业余剧团已经不再演出。” 446《壶关县志》记载: “民国初年, 本县农村的自乐班蓬勃发展。 据考证, 村村都有戏班, 较大的村庄有2~3个戏曲自乐班, 演出的剧种主要有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壶关秧歌、河南豫剧、襄武秧歌等。” 建国以后, 山西成立了太原豫剧团、阳泉豫剧团、绛县豫剧团、长治豫剧团等几个专业性的豫剧演出团体, 在山西巡回演出。除此之外, 20世纪 50年代初, 省外的豫剧团也频繁赴晋演出。 多年来, 豫剧在山西的发展受到了蒲州梆子、秦腔等兄弟剧种的有益滋补, 在传统唱腔的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作为外来剧种, 尽管豫剧在山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但其在山西的发展也必须面对戏曲艺术普遍存在的窘境。据笔者调查, 山西豫剧团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山西本地剧种具有地方优势
山西的戏曲剧种丰富, 剧团众多。就拿长治市来说, 长治一直是戏曲艺术的繁盛之地, 不仅有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等地方剧种, 而且还有豫剧、 秦腔等外来剧种。然而, 长治市豫剧团的演出收入就是赶不上当地的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剧团的收入。 究其原因, 这不是因为豫剧团的剧目和演出质量不过硬, 而是因为“强龙难压地头蛇”, 即数量众多的当地剧团太多, 而且还具有地方优势。无论从历史的记载还是目前的情况看, 长治豫剧团的剧目和演出质量从没有降低到河南二流剧团的水平。 特别是 21世纪以来, 他们的常演剧目连续三年都在长治市年终汇演中夺魁。 然而, 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是晋东南地区的地方剧种, 唯长治、晋城所独有, 当地观众就是对此情有独钟, 可见, 这两个剧种所占有的地域性优势,是像豫剧这样的外来剧种所无法比拟的。 长治市如此, 整个山西也如此。 2006年 7月, 笔者在太原市调查过程中发现, 太原市郊几个乡村正值赶庙会, 他们会搭台唱戏, 连续唱十几天, 但大多是当地人爱听的晋剧, 没有豫剧。当问到这个问题时, 其中的一位观众说:俺们也喜欢豫剧, 但要是有咱山西的晋剧, 还是愿意听晋剧。 山西人就要听山西的戏。
1. 2 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剧团竞争激烈
山西是戏曲大省, 省内的戏曲剧团的数量非常多。 每年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各省的地方剧团就有30 多个, 而且他们中间大多采取“低戏价, 多演出”的演出策略, 甚至个别“冒牌团”采用不正当手段来争夺演出市场。 可见, 尽管山西的专业豫剧团仅有四、五个, 但面对外来的地方剧团的竞争, 他们是分不到更多“蛋糕”的, 有的甚至面临丢失“蛋糕”的危机。
1.3 观众的严重分流
在改革开放以前, 戏曲艺术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领域一直独领风骚。 “据文化部统计数据, 由文化部门直接管理在编的豫剧表演团体不下 200个, 豫剧是除京剧之外最大的一个地方剧种。② 改革开放以后, 尤其是 21世纪以来, 其地位不断受到现代科技和新兴文化艺术的冲击。尤其在城市, 人们的娱乐方式也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戏曲艺术不得不让位于电影、电视、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姊妹艺术。 近年来,戏曲艺术所存在的危机已经凸显出来, 大量的戏曲观众被分流, 加上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严重, 导致本来就有点颓废的戏曲市场更加惨淡。上班族忙于工作,上学族要用心学习, 观看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少, 豫剧身处其中, 当然不会幸免。 在调查中, 笔者发现一些青年观众不看戏曲, 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戏曲, 而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戏曲艺术, 看不懂戏曲, 不理解戏曲的表演动作, 也缺乏环境和条件去了解戏曲。戏曲虽然是咱祖宗留下的宝贝, 说句实话也不是很难听, 可问题是当你坐那儿, 看戏时, 就是看不进去, 你说这也奇怪。 一看戏就打盹, 瞌睡, 没办法。
此外, 由于戏曲人才的严重流失, 剧目得不到更新, 多少年来就那么几种经典剧目, 根本无法吸收高口味的观众。 这些都是目前豫剧在山西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2 发展出路之我见
目前, 我国戏曲艺术普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在山西这样一个戏曲大省, 尤其是拥有丰富剧种的晋东南, 豫剧作为一个外来剧种, 要想继续保持繁盛的生存状态, 就必须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出路。笔者认为一个剧种的发展, 主要应该从剧团的经营管理、剧目的建设、演员的素质培养等三个方面寻求出路。
2. 1 剧团的管理
作为戏曲演出的特定组织单位, 剧团经营管理的好坏对一个剧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 1. 1 剧团的社会化
虽然剧团的社会化早在 20世纪 80年代就有专家学者提出过, 但时至今日真正能够做到的却不多。这里的社会化不是指剧团应该由国家政府来承办,剧团享受国家补贴, 演员抱着“铁饭碗”, 而是指剧团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竞争, 来靠自己寻求发展的出路。
面对社会给予的压力, 豫剧团应该在社会上享受平等的“待遇”, 甚至可以实行股份制剧团, 让所有成员参与到剧团的经营管理中。 剧团还应派专人定期作详细的社会调查, 以了解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及观众对剧团表演的评价, 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2 . 1. 2 剧团的市场化
随着社会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的剧团势必要走市场化的道路。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就意味着演员即是工人, 而剧目则是自己的“产品”。因此,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化发展中取胜, 剧团首先必须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 及时调整“产品”规格。当然, 只有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在剧团的市场化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2 . 1. 3 剧团的现代化
剧团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剧团设施的现代化、剧目的现代化, 更重要的是戏曲传播的现代化。山东大学文学院的焦幅民, 在其《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一文中, 谈到戏曲的传播时这样说:针对于戏曲的传播来说, 传媒必须满足戏曲唱、念、做、打等基本要素的传递, 目前主要是指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大众传媒的运用, 声像媒介能够取代先前的现实舞台演出, 使得演出能够被“保留下来”, 一场戏可以由名家多次地“演出”, 这就极大地拓展了戏曲的传播空间, 为戏曲艺术的传播和提高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豫剧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讯设备、网络传播媒介手段, 加强对自身宣传和包装的力度;豫剧团可以发动剧团所有成员对外宣传, 甚至可以实行“包产到户”的策略来促进豫剧的现代化发展。
2. 2 剧目的建设
剧目是戏曲的基础, 剧目建设的好坏对于豫剧团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经典剧目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经典, 不仅是因为其获奖, 更为重要的是剧目本身的新颖独特、内涵深刻和艺术性强。笔者认为经典剧目的魅力还在于演出效果好, 有更多的观众认同。这一点对于戏曲剧目的流传与演出更为重要。
2. 2 . 1 扬长避短, 发挥豫剧自身的优势
目前, 戏曲市场上普遍存在一种“老戏老演, 老演老戏”的恶性循环现象。 剧团缺乏人才, 演出缺乏新剧目。豫剧在今天戏曲艺术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她能够坚持以编演现代戏为主。在豫剧发展进程中, 每一个特定的时期, 豫剧都有轰动剧坛的新剧目, 作为时代社会变迁的见证。 创作于 1958年的《朝阳沟》可以作为豫剧的代表性剧目。 此后一个又一个现代戏剧目都与时俱进, 反映改革, 在中国现代戏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有人说, 现在的戏曲观众在日渐减少, 笔者认为, 其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真正能够吸引观众的剧目。因此, 豫剧在山西乃至全国今后的发展, 必须发挥自身的剧种优势, 坚持上演反映时代风貌的新剧目。
2. 2 . 2 剧目的移植和新剧目的编排
剧目移植不是简单的照搬, 而是对剧目的二次创作。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戏曲海洋里, 其中不乏剧目名称相同, 却分属于不同剧种, 同时又是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戏曲作品。相同的故事情节, 由于经过不同剧种的移植, 加之不同的唱腔特色, 又经过不同艺术家的演绎, 新会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观众也自然喜欢这种全新的演绎风格。 因此, 移植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为豫剧所用就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如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原创的《画龙点睛》, 就被国内的好几个剧种移植。长治市豫剧团就以此移植剧目, 在“杏花奖”大赛中获奖。 《画龙点睛》主要反映了老百姓反对贪官污吏的历史主题, 表达了老百姓对清官的拥载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起到了以古喻今的社会效果。在太原市郊区调查的过程中, 庙会演出戏中也有晋剧《画龙点睛》, 可见该剧目在民间演出之盛和观众对其的喜爱程度。 因此, 移植剧目不仅能够广泛借鉴其他姊妹剧种的长处, 而且能够取长补短、发挥自己剧种的优势, 紧跟时代, 更多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虽然如此, 人们的欣赏需求毕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需要新的剧目和演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豫剧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要想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 就必须及时推陈出新, 编排出适应新时代的新剧目。
3 演员的培养
演员是戏曲艺术的传递者, 是剧作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演员的演技水平关系到观众对于作者创
作意图的领会程度。 一个演技高超的演员不仅能够把观众带入剧中所表现的情境中, 而且能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常香玉在《拷红》中饰演的红娘, 她已经把红娘演得出神入化, 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其艺术水准。尽管这其中有观众先入为主、思维定
势等原因, 但老一辈艺术家高超的演技是非常关键
的一个因素。
3. 1 关注戏曲教育, 重视后继人才的培养
在旧中国, 艺人大多数出身贫寒, 因无法维持生活而入班学戏。 如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就是一个例子。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一状况从根本上有所改观, 但剧团成员还是来自农村的居多。教育的改革, 使得艺术类学校的收费偏高, 因此导致一部分家长即使有心想让孩子进入戏校, 学得一技之长,也因昂贵的学费而不敢问津, 从而影响了戏校的生源状况。 然而, 戏曲学校是培养戏曲人才的主要基地, 戏校的发展关乎整个戏曲事业的兴衰。就拿长治市豫剧团来说, 有 90%的演员都来自于长治戏校。只有戏校的发展兴旺, 一批又一批根基扎实、本领过硬的演员才能登上戏曲舞台, 才能保证戏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由山西电视台主办的《超级少年》和由河南电视台主办的《梨园春》栏目, 就使我们看到了戏曲可以生存下去的希望, 缓解了时下戏曲艺术所面临的危机。
3. 2 提高演员素质, 适应当前演出方式
对于戏曲演员来说, 创新不仅是演员的生命力,更是艺术的生命力。大部分演员为恪守师门传统, 不敢向新东西学习, 无法形成自己独创性的东西, 导致整个演员队伍缺少创新。 这样不仅影响了演员自己的发挥, 而且关系到整个剧团甚至剧种的生存。演员是一个剧团的主体, 也是这个剧团生命力之所在。只有具有一大批素质很高的演员, 剧团才会兴旺发达。演员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重唱功是豫剧的一大特色。 无数经典剧目之所以能够流传深远, 多少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声誉,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具有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 中国戏曲的表演手段包括“唱、念、做、打”四种, 即所谓的四种基本功,简称“四功”。作为一个戏曲演员, 熟练而全面地掌握技能技巧, 具有牢固而扎实的基本功。 在戏曲“四功”中, 唱功居于首要地位, 而豫剧又是以唱功见长的地方剧种, 因此豫剧演员首先要苦练唱功。据说一些豫剧大家, 如老一辈豫剧艺术家常香玉、陈素真等没有天生的好嗓子, 全是靠自己后天的苦练才取得了如此高的艺术成就。 此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 演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文化艺术大繁荣的时代步伐。
3. 3 培养梨园骨干, 加大“台柱子”的作用
一个剧种的繁荣兴旺, 离不开具有深厚艺术功力、卓越创造才能、在观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艺术家的贡献。 实力雄厚的演员队伍是一个剧团在竞争中获胜的首要前提。这一点和现代社会提倡的“名人效应”是基本一致的。 现代社会, 一个重量级的演员不仅能够带动整个剧团全体演职员工的活力, 而且他对观众的吸引力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 一个剧团如果能够真正培养几个享有很高艺术声望的演员, 剧团的声誉也会随之大振的。 “一出戏唱活了一个剧种”, 同样一个优秀的演员也能唱红一个剧团、一个剧种。在调查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晋东南观众对长治市豫剧团还是较为认可的。当剧团下乡演出时, 观众首先要问的是“赵祥④ 有没有来”, “有没有赵祥老师的戏”等话题。这些都说明积极培养梨园骨干和剧团的名角, 不仅能撑起该剧团的门面, 而且还能唱红一个剧团, 唱响一个剧种。
4 结 语
相对于山西的其他地方小戏, 豫剧在山西的发展令人欣慰。尽管专业豫剧团的数目有所减少, 但是这并不等于剧种传播的失败, 并不意味着该剧种在这个地区没有市场。 相反取而代之的是流动班社的经常性演出, 文化的相同导致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审美的趋同,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 这恰恰证明了该剧种强大的生命力。“中原文化孕育的豫剧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但在流布四方的过程中, 又很自然地融入在当地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发展、壮大。所以, 当他们带着这些`地域化’ 的品格重新展示在观众面前时, 更带给人一份新鲜与独特的审美。” 如在临汾地区, 由于种种原因, 临汾市豫剧团早在“文革”时期
就改演蒲剧, 但在今天, 豫剧在临汾地区还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 每年一度的广胜寺水神庙庙会都会请豫剧班社助兴演出。
目前, 豫剧在全国的影响仍在继续扩大, 并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全国最大的地方戏剧种, 豫剧在山西的发展对于中国戏曲以及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豫剧只要与时俱进, 适时调整和提高自己, 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 2] 刘文炳. 徐沟县志· 民俗志 [M ].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992 .
[ 3] 左权县志编辑委员会. 左权县志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
[ 4] 壶关县志编辑委员会. 壶关县志 [M ]. 北京: 海潮出版社 , 1999 .
[ 5] 焦幅民. 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 [ J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2): 69-77 .
[ 6 ] 谭静波. 豫剧谱华章—— 第二届中国豫剧节综述 [J ].中国戏剧, 2011( 11):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