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豫剧 >

那年我在山西看到家乡戏

2015-12-22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刘永成

2004年春,我随表弟去山西省阳城县打工。表弟常年在阳城县农村给当地村民粉刷房子,干的也都是一些10天左右的小活。一路奔波,到了阳城。一个40岁左右的汉子开农用三轮车接我们去他家。已是二月底了,山里依旧寒风呼啸,尘土飞扬。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山。真是:“山上山下树木多,梯田层层把山腰缠”。生活在豫东平原的我,还是第一次深入到山区。道路蜿蜒起伏,穿山而过。翻过了一架架山,越过了一道道洼。天黑之前,我们终于赶到了他家——町店镇孔家村。村子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错落有致,多数人家住的还是窑洞,家家都是四合院。山西,中国的煤海。阳城县里煤矿众多,中青年男子多在煤矿工作,很少有人外出打工,举家团圆,其乐融融。当地居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鸡、猪都养在院子外面,夜里从没人偷。我酷爱戏曲,自然要问他们喜不喜欢豫剧?这家人很热情,包括他哥嫂。阳城离河南很近,他们对豫剧并不陌生。他哥嫂说:“一个月后,山下的增村庙会就到了,到时候还要唱你们河南豫剧。”

春暖花开,群山披绿。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们也刚好转移到增村。几天后的一个傍晚,这家女主人说:“今天晚上村子里要唱戏了。”顾不上吃饭,我急忙让他家七岁的小儿子带我去村委会看看舞台。阳城农村各个行政村都还保留了以前留下来的旧剧院。剧院保护的还好,舞台较大,为增强演出效果,舞台中央铺了10多块木板。河南省洛阳市青年豫剧团的舞台布置在灯光的照耀下尽显华美大气,古色古香。剧院外面的路上摆满了各种山西特色的小吃和服饰。晚上村民都在家,附近村庄的乡亲也来了,剧院里聚满了山西观众,有中老年观众,有抱着孩子的青年人,又跑来跑去的学生。我还见到了第一家东家的哥哥。当晚的开炮戏是《穆桂英挂帅》,领衔主演是马金凤大师的高徒、早期弟子王文慧。王文慧自幼跟随马老师学戏,花甲之年的她与剧中的穆桂英年龄相当,由她饰演的穆桂英从扮相表演到唱腔都酷似乃师,赢得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掌声。配角老太君、杨文广乃至家院杨洪都演的很好,配合默契,不失市级剧团的水准。观众说:“看着字幕他们都能听得懂戏。”我心里甚是欣慰,为有这么多山西人喜欢豫剧而高兴!

白天干活,我只好晚上去看戏。第二天晚上演出的是《对花枪》,在《对花枪》前加演了折子戏《挡马》。同是花甲之年的李小青饰演的罗义与王文慧饰演的姜桂芝特别有真实感。李小青的罗义,唱腔为正宗的豫西调,他嗓音浑厚,真实耐听,别具一番风味。可惜,戏只演了一半停电了,只好散戏。第三天晚上由该团优秀青年演员、李小青之子李西峰主演的《清风亭》,栩栩如生,催人泪下,虽都是豫西调唱腔,但有别于李树建。

当地有所有剧团来演出都要演一场现代戏的风俗,当地人称现代戏为新戏。第四天晚上由李西峰主演的《噩梦惊魂》是一出宣传计划生育,批判重男轻女思想的现代悲剧。全体演员演的依旧娴熟,生动逼真。第五晚上,也就是最后一场演出的《泪洒相思地》,尤其是饰演王怜娟的演员,唱腔与声泪下,很有李金枝的韵味。看的我无限惆怅,两眼湿润。

在增村他们还演出了《桃花庵》、《打金枝》、《地塘板》等戏,遗憾的是这些我都没能看上。该团演员除李小青、王文慧外,全部是青年演员,可谓是真正的青年团。有好几位都是刚戏校毕业不久的,他们在空闲时跟着名家的磁带练唱腔,十分敬业。就连30多岁的台柱子李西峰也穿靴扎靠舞起枪刀。剧团演戏认真,一招一式都很讲究。王文慧说:“我们经常来山西演出。”

又一个月后,我们已转到第五家了。距离阳城县不远的一个村子,村子离镇上很近。一天晚上,突然传来豫剧的锣鼓声。我问主人,她说是镇上逢会唱戏的。次日晚上,我们一行五人抹黑路去看戏,赶到时已开戏多时了。演的是《疯哑怨》,河南省辉县市豫剧团的演出自然不错,但与洛阳市青年豫剧团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后台与演员聊天时,我还得知团里有一个山西的小演员。

眼看就要麦收了,我来山西只不过是暂打零工,以后也不可能会来了。表弟带我们去阳城县城逛逛,除了高楼大厦,其他建筑皆具山西特色。随便在街上逛了逛,中午在一个闹市区附近,我看到了山西省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的高架舞台。此时早已散戏了,黑木板上书下午演出剧目《枪挑梁王》。我多想看看下午的演出啊!哪怕只看一会。因表兄弟他们不大喜欢戏曲,我也只能割舍这难得的机会。阳城新华书店里卖有大量戏曲音像,有晋剧、上党梆子、豫剧、曲剧等。大街上有我省著名豫剧演员近期去阳城演出的海报。几天后,我便回家收麦了。

八年来,我先后在上海、杭州打工。但在阳城看家乡戏的美好回忆,一直铭记在心,丝丝甜意时时涌上心头。近日我联系上了现在洛阳市豫剧院工作的李西峰,两周前他们刚去长治市演出,一周后又要到河津市演出了。我多想再去一次山西住住窑洞,喝碗小米稀饭,感受那淳朴亲切的民风和在他乡看家乡戏的异样心情!

他乡遇知音,在山西看家乡戏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