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
订阅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手机版
|
关于山西戏剧网
站内搜索
晋剧
蒲剧
上党梆子
北路梆子
京剧
话剧
歌剧
舞剧
视野
文艺评论
最新消息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竞演5月8日至23日在广州举行
新编蒲剧《大明廉吏曹于汴》亮相省城
晋城:戏曲进校园“圈粉”孩子们
上党落子焕新生
左权小花戏唱响太行山
歌舞剧《北魏长歌》惠民演出观众热情爆棚
乐享晋剧文化“大餐”
中俄将加强文艺等领域交流合作
世界戏剧日:唯有我们,有能力去传承生命!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综述
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剧目展演公示
我省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西4部作品入选全国戏曲会演暨梆子声腔剧目展演
支持稀有剧种保护传承,省财政下达2125万元
2位山西戏剧推优“最佳新人”参加中国梆子大会
新编蒲剧《大明廉吏曹于汴》亮相省城
山西艺考全面取消校考 部分专业不再专业能力考试
晋剧
山西省晋剧院丁果仙大剧院初具演出条件
2022年12月29日,位于太原市新建南路东侧的山西省晋剧院丁果仙...
[查看详情]
晋剧《武汉鼎》入选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
阳泉:戏曲文化进校园 “心行教育”结硕果
晋剧名家表演迷住小学生
孝义:戏曲票友汇演启幕
巧用方言俗语的有益尝试 ——小戏《借猪》的语言特色
苗洁委员:传承发展戏曲艺术,政策要落地、教育要有倾
送戏下乡
梨园蓓蕾花开可期
介休:梨园闹新春 好戏连台看
盛世梨园2023新春三晋戏曲演唱会拉开帷幕
新编廉政晋剧《三代帝师祁寯藻》首演
大同:纯阳宫戏台好戏连台
太原市优秀剧目展演迎元宵
乐享晋剧文化“大餐”
午夜严寒演出 观众掌声不断温暖不减
井陉:惠民晋剧唱到百姓家门口
盛世梨园2023新春三晋戏曲演唱会将于元宵佳节举办
苗洁担任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扎根万全的华梅少年晋剧团
演出预告
名家演绎晋剧经典《打金枝》11月13日晚上演
演出时间:2022年11月13日周五19:30 演出地点:太原市工人文化宫...
[查看详情]
盛世梨园2023新春三晋戏曲演唱会节目单
2023年新春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日程安排
10场晋剧演出12月15日起晋中大剧院上演
2022年山西优秀剧目展演:看地方好戏 树文化自信
名家演绎晋剧经典《打金枝》11月13日晚上演
原定11月4日演出的晋剧《打金枝》调整至11月13日
晋剧人物
一代鼓师陈跟东
评点当今晋剧舞台优秀鼓师,人们不约而...
[查看详情]
晋剧表演艺术家任玉玲去世 享年
晋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任玉玲,不...
[查看详情]
作曲指挥家关庆顺去世 享年95岁
一级作曲、指挥家关庆顺不幸于2023年1月...
[查看详情]
流派纷呈
悲歌壮曲,独树一帜 ——试谈晋剧花派演唱特色
悲歌壮曲,独树一帜 ——试谈晋
常忆牛桂英
鸣琴音韵必长留 ——怀念晋剧表
晋剧“丁、牛、郭、冀”流派人才
丁派艺术的传承经验
论晋剧田派花旦的表演艺术特色
谈冀美莲与冀派的传承
韵味流长的“爱爱腔”
院团机构
吕梁市晋剧院:服务乡村文艺舞台 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吕梁市晋剧院:服务乡村文艺舞台
吕梁市晋剧院、青年晋剧院慰问疫
吕梁市晋剧院面向社会招聘演职人
太原市人民剧团慰问朝鲜志愿军回
农家小院里的晋剧声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晋剧”学校
传承戏曲意境之美 探索戏曲教学
晋剧传承 基地担当
山西演艺“演绎”百姓好生活
蒲剧
新编蒲剧《大明廉吏曹于汴》亮相省城
3月12日至13日晚,由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演出的新编廉政历史剧...
[查看详情]
稷山:农民娃加工戏剧鞋帽成了“香饽饽”
盐湖区:推动蒲剧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培养“梅花”为己任 ——蒲剧表演艺术家李爱玲印
临汾市第七届“梨花奖”戏曲大赛决赛(专业组)举
新编蒲剧《大明廉吏曹于汴》亮相省城
梆子声激荡在乡野
蒲剧《中条山上党旗红》感动省城观众
中国·永济第二届蒲剧艺术节3月13日开幕
盐湖区戏迷协会演唱团蒲景苑亮相记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名家陈素琴在京演出多剧种《大登殿》
3月19日晚,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陈素琴在京梅兰芳大...
[查看详情]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入选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
上党梆子名家陈素琴在京演出多剧种《大登殿》
千余场大戏送到群众家门口
阳城:“村民剧团”唱响乡村大舞台
晋城:戏曲进校园“圈粉”孩子们
“上党梆子”与“山东枣梆”
上党梆子《申纪兰》3月2日至3日省城南宫剧场上演
晋城市第15届“凤鸣春晓”赵树理戏剧奖优秀剧目展演
长治市非遗传统戏曲驻场演出正月初六开演
北路梆子
忻州市举办庆“七一”北路梆子戏曲晚会
情景剧《阳明堡大捷》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喜迎党的...
[查看详情]
北路梆子现代戏《段家湾》在五寨上演
戏曲鲜活了古城
忻州古城庙会独特风俗
戏曲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
大同市“戏曲进校园”活动首站走进大同一职中
《涛声泉韵·武兆鹏文集》出版
北路梆子《血手印》录制完成
北路梆子名家杨仲义武汉授艺
忻州市举办庆“七一”北路梆子戏曲晚会
京剧
于魁智、李胜素唱响京剧戏歌《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查看详情]
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去世
试论舞台监督在京剧新创剧目演出中的职责和作
梅派经典《霸王别姬》对新时代戏曲创作的启示
上京新版京剧《大唐贵妃》在京演出
以“浸染”精神补京剧之学空白 ——《冯耿光笔
唱响中华“时代大歌” ——听京剧戏歌《中华》
于魁智、李胜素唱响京剧戏歌《中华》
富连成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贡献
第七届京剧“青研班”开学
地方戏曲
上党落子惠进群众的心坎里
近日来,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走进长治市平顺县青羊镇中...
[查看详情]
专项资金保护濒危剧种 今年将购买4250场演出给百
支持稀有剧种保护传承,省财政下达市县保护资
“河东说唱道情”沿革
上党落子惠进群众的心坎里
上党落子焕新生
临猗桌子戏参加央视《一鸣惊人》栏目录制
沁源秧歌大赛展现独特地域文化魅力
“让传统戏曲留得住、传得开、唱得响” ——上
上党落子现代戏《魏拯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旅游演艺
我省多个剧场有序恢复线下演出活动
12月9日,山西平遥古城景区(含双林寺、镇国寺)恢复运营并在...
[查看详情]
新时代文旅演艺如何讲好红色故事
主题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023年首演
《又见平遥》今日复演
关于开展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
我省多个剧场有序恢复线下演出活动
《如梦晋阳》演出季收官
实景剧《梦回南圪垛》传承吕梁精神
丰富以晋商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演艺产品
晋城:皇城相府国粹文化艺术节举行
特别关注
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在沪开幕
因故延期至今年举行的2022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11日在上海拉开...
[查看详情]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积极推进2023年“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竞演5月8日至23日在广
山西4部作品入选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
山西师大戏剧与影视学院举办“世界戏剧日”活
世界戏剧日:唯有我们,有能力去传承生命!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工作座谈会在京举
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非遗佳品 畅销全国
我省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文艺评论
鼓励“村民剧团”赋能乡村振兴
在晋城市阳城县次营镇固隆村,有个拥有着光辉历史的村民剧团...
[查看详情]
鼓励“村民剧团”赋能乡村振兴
文艺评论的三重境界
守正创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社会主义文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明星参演舞台剧不可本末倒置
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舞台艺术作品
开掘人文精神,寻求意象表达
激活小剧场戏曲的创造精神
面对演艺新生态,剧院如何赋能城市文化发展?
话剧
话剧2022: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一抹飞虹赋精神 ——艺术党课《西口飞虹》魅力
曹禺作品在越南
观看话剧《桂梅老师》致敬时代楷模
“戏剧是他心中生生不息的终极使命” ——北京
话剧《于成龙》开启全省巡演
《摩蹬时代》在晋城大剧院首演
独角戏,中国戏剧人的“当众孤独”
品味文化年 情景剧《晋公嫁女》热闹上演
歌剧
/
舞剧
新时代歌剧:十年前行路,中国精神贯始终
舞蹈诗剧《天下大同》走进校园
以昂扬的身姿舞进新时代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
山西省文化馆获殊荣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关于举办2023年民族歌剧创作
现场演出的梦幻之旅 ——评歌剧《托斯卡》202
让精品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由《舞上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歌剧节
原创芭蕾舞剧《红楼梦》在京首演
儿童剧
儿童文艺应坚持儿童本位
儿童文艺应坚持儿童本位
音乐儿童剧《甪端》:通过戏剧的力量让文物“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优秀儿
新时代儿童戏剧为成长助力
用童真之眼映现星海璀璨 ——评儿童剧《遇见星
故宫首部音乐儿童剧上演
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
立德树人应是儿童戏剧的“美育”核心
音乐剧
舞台艺术精品让文化福祉大感不同
为“舶来”艺术形式赋予中国气质:音乐剧在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名单公布 歌舞剧《北魏长歌》
舞台艺术精品让文化福祉大感不同
歌舞剧《北魏长歌》惠民演出观众热情爆棚
大同市歌舞剧院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歌舞剧《北魏长歌》2月4日至6日大同大剧院惠民
音乐诗剧《大河》为黄河精神注入时代元素
离“上乘”还有一步之遥 ——评音乐剧《赵氏孤
音乐剧演唱中的戏剧思维
艺术星河
乡村八音会
让山西民歌“五更调”焕发新生
乡村八音会
歌声在静山乐水回荡 ——中国交响乐团赴静乐演
将孝义皮影戏发扬光大
文艺轻骑兵要跑出时代“加速度”
青春版《朝阳沟》首演
歌声在吕梁山回响 ——中国交响乐团下基层侧记
长治市豫剧团复排剧目《朝阳沟》即将首演
民族交响乐《关公颂》奏响福建泉州
唱响民歌鼓士气
送戏进村 文化惠民
广播剧“声”名鹊起 主旋律“声”入人心
《元宵夜笑汇》在省城上演
孝义皮影戏耀眼亮相年俗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