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生态的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生态的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
2020-06-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凤霞
配图

戏曲是我们的民族瑰宝、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追溯历史,我国传统戏曲萌芽于秦汉,定型于宋元,发展于明清,经千百年而不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戏曲将民族文化、世情人伦与高台艺术、地域特色相结合,展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在多样化的大众娱乐手段和现代视觉艺术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戏曲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戏曲文化生态的概念阐释与发展流变

戏曲文化生态,是戏曲从业人员与戏曲创作、编导、演出、评论等相关社群的联动活动及与戏曲发展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综合构成的总体生态系统。就其内涵而言,大致有三方面内容,一为戏曲本体的生态结构,含戏曲的创作、演出、观看及戏曲的批评或理论生成。其中,创作是基础,演出是中心,观看是保证,批评反过来影响戏曲发展;二为与戏曲外围相关的泛文化生态,含戏曲的经营活动、戏曲文化产业以及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中影响戏曲发展的因素;三为孕育、催生、影响戏曲的中国民间文化土壤,含中华民族精神、人伦关系、民间审美、民俗活动,以及中国人的道德诉求、人生哲学、对天地自然万物的特定态度等。其中,戏曲演出、戏曲经营和区域文化空间是影响戏曲文化生态的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共同推动了戏曲文化生态的变迁。

从戏曲发展源流看,戏曲作为中国人的传统娱乐形式,表现出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的基本特征。同时,戏曲作为中国人文化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态,证明了中国人对传统戏曲符号化、象征化、装饰性的高度认可态度,表现出特定时间段内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和中国各地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生活。中国传统戏曲基于庙会、节庆等民俗活动,祭祀、歌舞等礼仪需求,听戏、观戏、评戏等休闲娱乐互动,逐渐发展出中国人一以贯之的特定戏曲审美趣味,并构成了以地方剧团为演出主体、地方观众为接收对象的艺术格局和传播生态,形成了以地方剧种为主要标识的戏曲文化生态。

当前我国戏曲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清朝乾隆以降,属于雅部的昆剧与花部所属的梆子、皮黄、弦索和弋阳等各类声腔剧种此消彼长,以致形成昆腔雅部消歇、花部激长的戏剧生态格局。时至今日,昆曲与其他戏曲一起,构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方戏曲生态格局。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娱乐手段的丰富以及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

地方剧目创作题材陈旧,戏曲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就传统戏剧戏曲的创作而言,主要的困境表现为:一是囿于资金和创作队伍的局限,戏曲发展缓慢多数仍停留于陈旧老戏,戏曲演出难以达到应有的艺术水准。戏曲题材内容或缺乏对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有悖于戏曲艺术精神而进行编造。二是对传统剧目改编,忽视戏曲原本所秉承的民族审美和民俗艺术,任意改变戏曲艺术的本质和本体特征,地方戏曲盲目跟风学习西洋歌剧,少数民族戏曲盲目模仿汉族戏曲,导致演出趋同性明显,缺乏地域色彩、个性化特色和思想性。三是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原有创作人员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戏曲艺术修养,呈现出戏曲创作人才低端化现象。

观众数量急剧减少,地方戏市场萎缩。时代沧桑剧变,大众传播手段由单一发展至多元,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视频等各种方式不一而足,戏曲失去了大量观众,其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现实挑战。与晚清民国戏曲繁荣发展不同,当前中国的戏曲受众已大幅减少。据中国戏曲学院相关研究发现,中国戏曲观众老龄化现象明显,197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对戏曲欣赏缺乏兴趣,基本不看传统戏曲演出,他们周末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以及淘宝等购物平台,日常消遣则主要是短视频、电视剧、电影、网络剧、综艺节目等大众娱乐方式。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戏曲专业人才也纷纷转行,戏曲表演团队难以承担城市高额的剧院场租,在村镇则化整为零,局限于喜庆、婚丧活动中的片段式、重复式演出。

传统戏曲赖以发展的社会基础不断瓦解,戏曲创造和传承遭遇瓶颈。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的嬗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戏曲发展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大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过着群居生活,人际关系相对稳定,拥有相同的方言作为交流媒介,有祠堂、露天广场等固定的戏曲活动场所,具备戏曲产生、接受和传播的社会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剧变,传统的农耕劳作方式转向机械化生产,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普通话的推广,进一步导致地方戏的生活语言基础即方言日渐式微。

植根于良好的戏曲发展生态,合力建构优良的戏曲文化生态发展体系

注重本色,坚持戏曲本体艺术精神。戏曲应该是一种活态艺术,不应固化在静态博物馆里。好的戏曲作品一定是反映民众的喜怒哀乐、日常生活的,这样才能实现戏曲受众和表演者、创作者的精神共振。好的戏曲创作应注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在戏曲本体艺术精神构建方面,应营造良好的创作演出生态,鼓励创作优秀剧目。戏曲从业者应该在保留戏曲精粹、传承民族艺术的前提下,编写出体现大众文化心理、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优秀剧本。

协力共进,营造良性的演出生态。传统戏曲创作者应坚持戏曲本色底线,关注社会生活,适应新需求新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如创新传统表演艺术,培养新一代戏剧表演艺术大师,树立地方戏艺术的新标杆新品牌,与电视、电影、综艺等节目结合,不断创新呈现形式以满足观众多元化需求,为地方戏发展开辟新途径。探索地方戏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举办彰显乡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节,拓展地方戏发展空间,适当利用网络技术和手机APP,开发戏剧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戏剧文化产业经营活动,为传统戏剧戏曲的传承搭建起具有现代科技支撑的网络传播平台。

还戏于民,培养戏曲受众的后备军。戏曲生于民间,长于民间,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显著的民间特性。新时代戏曲应做到雅俗共赏,在乡村、城市打造戏曲文化活动空间,做到“还戏于民、雅俗共赏”。可以逐步排演一些节奏明快、寓教于乐的传统戏曲剧目,通过村镇相关部门逐步推广,将广大农村地区打造为地方、民间戏曲的展示舞台。有条件的乡镇可建设农村专业剧场,使乡镇成为地方剧团演出的主要阵地。在城市居民社区,可以预留一些场地,主打文化戏曲,锁定文化精英观众群。同时,可争取更多社区居民群众,最重要的是大量培养青少年戏曲演员和观众。当前,传统戏曲文化的薪火相传重任迫在眉睫,应注重激发青少年欣赏、消费戏曲产品的兴趣,培养其观戏习惯。如将戏曲课程纳入基础教育和高校教育课程体系,在全国青少年范围内强化戏曲文化的传承;对于戏曲演员与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可设立专项基金给予扶持。

(作者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