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汾戏曲电影的精心之作,《父亲啊!父亲》将眉户精品现代戏搬上大银幕,用电影的手段展现戏曲艺术魅力、传播戏曲艺术精髓,无疑为这一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涵。
临汾,“戏曲梅花之乡”,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时至今日,“大梅花”争奇斗艳,59朵“小梅花”傲视全国地级市。近日,首部眉户电影《父亲啊!父亲》的首映更是为戏曲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尝试,成为一桩业界美事。
再叙“父爱如山”
黄河滩头,身染重疾的小春欲纵身跳入滚滚河水,“十八年原是一场梦,命运对我太不公,不如一死了此生……爸,你不用再劝我了,养育之恩只有来世再报答了!”获知身世的少女不忍再拖累善良的养父一家。
“要说死也该我先死呀,我作为一个父亲,救不了自己的女儿,我才不该赖在这世上。”踉跄而至的养父牛耕田懂得女儿内心的苦,他宁愿自己一死换回眼前这个花季的生命。
情急之下的一巴掌,打在了小春的脸上,却疼在了牛耕田自己的心里。眼前是无奈的现实,身后是奔腾的河水,父女俩相拥而泣……
最令人动容的这一情节,54岁的观众胡培华是流着泪看完的。“这位父亲太伟大了!”沉浸于剧情之中,胡培华几度哽咽,“这是一部传递正能量的影片!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年轻一代最需要看看,从中了解父辈们的艰辛不易。”
富有人情味的影片同样打动了观众吉红遍。在她看来,整部电影主题鲜明、情节紧凑、故事感人,人物形象丰满,生活气息浓郁,画面配乐精致,不失为一部能够给观众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和思想启迪的优秀作品,“尤其影片中展现的地域性文化,迅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戏曲电影《父亲啊!父亲》根据创排于2007年的大型现代眉户剧《父亲》改编。该剧以农民牛耕田的家庭生活为背景,以养女牛小春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一位善良、朴实、勤劳、担当的父亲牛耕田,为抚养孩子、救治养女,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感人至深的故事。经过市眉户剧艺术研究中心十余年来的精心打磨,该剧剧本日臻成熟、演员配合日趋默契,跻身国家精品文化工程扶持剧目,其中父亲牛耕田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有着广泛的人缘和影响。
看到自己执导的第七部戏曲电影获得观众认可,总导演尹大为感到心满意足。“戏曲电影不是舞台录像,也不是舞台艺术片,它是用电影的语言和叙事手法来讲述戏曲的故事。”为了拍好这部作品,早在2018年8月21日开机前,身为国家一级导演、曾担任法国戛纳环球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尹大为就率领摄制团队,先后三次来临汾前期选景,带头学习了解了眉户剧的相关知识、反复观摩了舞台演出视频。21天的拍摄中,他和团队既坚持了一贯的电影化风格,又在尊重舞台原创的基础上,坚持了全方位改革创新,使之最终呈现在了银幕上。
尹大为曾动情地说:“父爱如山,社会呼唤牛耕田式的平民英雄,塑造好这样的艺术形象是电影人的责任和义务。戏曲是国粹,作为一名导演也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戏曲电影,把眉户剧这一地方剧种更广泛地传播,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临汾的风土民情和文化底蕴。”
从舞台走向大
时长两个小时的戏曲电影银幕《父亲啊!父亲》,由市眉户剧团团长、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潘国梁领衔主演,山西省“杏花奖”获得者贾福林、张云霞、张剑、王倩主演。
“从舞台走向大银幕,既不丢戏曲元素,又趋于生活化,全景式、多角度的拍摄对于戏曲演员而言是一种挑战。”回想过往,尹大为为演员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点赞,“我很敬佩眉户剧团的演员们,他们能够迅速理解导演意图,在戏曲与电影融合的尺度上拿捏准确。”
雨夜,为了让需要肾脏移植的小春得到及时救治,身心俱疲的牛耕田跌跌撞撞地冒雨前去寻找女儿的生父……这场戏从晚上8时拍到凌晨,两辆消防车交叉喷水,倾盆“大雨”浇得饰演者潘国梁喘不过气来。秋凉如水,即使开拍前喝了点白酒,他依旧冻得嘴唇发紫,不得不趁拍摄间歇喝姜汤驱寒。谈及这一细节,有媒体报道时说“这场戏潘国梁用掉了20条浴巾、4个浴袍。回到酒店,他冲了一个小时的热水澡才缓解。”……
事实上,对于戏曲演员而言,拍摄戏曲电影的考验远不止这些。“戏曲舞台艺术与电影艺术区别不小。前者的情节连贯,演出时一气呵成,而后者运用蒙太奇手法,每场戏的感情衔接就是问题。”有过影视剧表演经历的潘国梁感慨,除此之外,电影艺术要求表现生活原态,特别是特写镜头具有放大效应,对演员的表情、眼神乃至内心活动的表现要求更为严格,也更考验表演功力。
相比舞台表演,电影对演员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克服舞台表演的痕迹,饰演好小春这个角色,青年演员王倩没少花心思。拍摄前,她一面解决形体问题,使之接近角色要求,一面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唱词琢磨了再琢磨、练习了再练习。正因如此,大银幕上王倩那孱弱的外形、细腻的表演、凄美的唱段才愈发令人心生怜悯。有观众在观看“认父”一幕后感叹,“小春那步伐,那眼神,那表情,只有做足了功课的王倩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来。”
《父亲啊!父亲》的拍摄经历,给同样第一次“触电”的贾福林和张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贾福林在片中饰演小春的生父高麦山,他说:“电影表演要求演员的眼神、表情乃至呼吸都要到位。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我就专门找与人物年龄相仿的人交朋友,细心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格外注意他们说话时的语态。”而饰演牛耕田之子小强的张剑则干脆从零开始学起,通过看影视剧来揣摩演员的眼神、表情、形态乃至气息,最终成功塑造了电影人物。
起初,“眼睛的戏”让饰演奶奶的张云霞有些不适应,“由于奶奶这一角色是盲人,所以拍摄时导演时常提醒我,‘老太太,你的眼睛不能有神!’”幸好有多年的人物塑造经验和导演的循循善诱,随着拍摄的进行,张云霞渐渐地适应了这种“与镜头交流的艺术”。
在观看影片后,运城市剧协原副主席、戏剧评论家王思恭给予了高度评价。“戏剧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存在衔接问题,如何发挥电影艺术的优势,同时又不丢舞台艺术的特点,是给电影导演和演员出的一道题。”在他看来,《父亲啊!父亲》用电影的手法讲述戏曲故事,结合得比较完美。“在实景拍摄中,特别是在特写镜头前,这些演员都很投入,他们生活化的表演很自然、贴切、到位,可以说分寸适当、收放自如。”虽然曾参与过《父亲》剧本的修改,对其中的情节了然于胸,但王思恭坦言自己还是掉着眼泪看完整部影片的,“演员们对人物情绪的精准把握,以及他们投入感情的真挚、相互交流的恰如其分,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在展现父爱伟大的同时具有了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力量。”
对此,山西大学影视学院研究生导师张明芳在《山西类型电影的突破——以戏曲电影<父亲啊!父亲>为例》中分析认为,戏曲电影《父亲啊!父亲》中戏曲的主导性,专业的演唱形式和舞台演员实现了戏曲艺术和电影艺术的有机融合,由此戏曲电影的类型特征才更加明确。
振兴戏曲艺术的生动实践
回溯中国电影百余年发展史,不难发现与戏曲有着深厚的渊源。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谭鑫培主演的戏剧纪录片《定军山》;第一部彩色电影则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由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是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简言之,中国电影起始于“戏曲电影”。
身在“戏曲梅花之乡”,眉户剧《父亲》是潘国梁得以成为第24届梅花奖榜首获得者的主打戏,而能够拍一部眉户电影是他的夙愿。潘国梁说:“戏曲是国粹,地方戏是地方人的DNA。作为剧团的团长,同时作为一名眉户剧老演员、国家级非遗(晋南眉户)传承人,我想用电影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喜爱戏曲,从而把眉户这种地方剧种传播得更广。”
临汾,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与元大都(今北京)齐名,是戏曲创作和演出中心,古往今来群星璀璨,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摇篮”。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蒲剧、眉户剧为代表的传统剧种扎根于这方沃土,成为见证临汾70年辉煌成就的文化品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支持并鼓励广大戏曲工作者牢记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传统、锐意创新,潜心创作、精益求精,创排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培养了一批广受好评的好演员。正是在这样的形势催动下,潘国梁的愿望得以实现。
作为临汾戏曲电影的精心之作,《父亲啊!父亲》将眉户精品现代戏搬上大银幕,用电影的手段展现戏曲艺术魅力、传播戏曲艺术精髓,无疑为这一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涵。“让年轻人对戏曲的陌生,通过电影的手段表现更加热爱电影、热爱中国戏曲。”无论是潘国梁,还是尹大为,都坚信通过电影媒介更好地推广,戏曲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诚如舆论所言,眉户电影《父亲啊!父亲》开启了临汾戏曲电影的新纪元,既是促进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举措,也是临汾振兴戏曲传承发展的有力实践,更是努力推动临汾由戏曲大市迈向戏曲强市、建设文化强市的有益尝试。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