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地舞亭众多,座座都可以感受戏剧的发展和成熟。
车文明先生在《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一书中指出,就在各地纷纷搭建露台的同时或稍晚,山西中南部农村神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演出场所——“舞亭”“舞楼”。从字面意义看:亭,就是在台基上立柱搭顶,四面透空。名之为“楼”,大约是因其高高在上,类似寺庙里的钟鼓楼之故。
毫无疑问,从露台到舞亭是一大进步。这一大进步,不仅是演出场所的进步,也是戏剧演艺的进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可以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类比。相对于戏剧来说,戏台是毛,戏剧是皮,戏台总是依附在戏剧上的。如此推演,倘没有戏剧春潮的波澜壮阔涌动,也就不会有着纷纷搭建露台,纷纷建造舞亭的可能。由露台到舞亭,别看在书页里只要手指稍稍掀动就可以跨越,而在实际生活里那可要经历漫长的岁月。至少,我们在汉代就能远眺到露台了,那舞亭呢?往早的说也在宋代才会姗姗露脸,中间相隔一千年呀!
宋代出现了百戏杂陈的景象。百戏杂陈,催生了露台,进而催生出舞亭。时光远去,百戏杂陈的舞亭在神州大地很难找到遗迹。不过,表里山河的山西总能给世人以惊喜。我以为金元戏台或多或少都带着宋代舞亭的痕迹。现在,就让我们注目一下泽州冶底村东岳庙元代舞楼、临汾市尧都区魏村牛王庙乐亭和翼城县武池村乔泽庙元代舞楼。
泽州冶底村东岳庙有座元代舞亭,碑刻铭记的时间为元至元十一年(1274)。该舞楼坐南朝北,十字歇山顶,可以三面观看。面阔、进深各5米左右,平面为正方形。台基高1米,四周有砖砌花心护栏。四根方形凹角沙石柱立于四角,顶戴屋冠。外观翘檐飞角,斗栱层叠支撑;内瞻藻井重架,方井、圆井和八角井躬体捧顶。如此建构,结实而精巧。
临汾市尧都区魏村牛王庙,亦名三王庙,民间称是祭祀牛王、马王、药王的庙宇。戏台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至治元年(1321)重修,略迟于冶底村舞楼。形制与前者大致相同,也可三面观看,体量稍大,面阔、进深分别为7.45米和7.55米。台基高1.15米,四角也有立柱。叠架屋顶的斗栱用材宏大,更见力度。藻井虽不见冶底舞楼的圆井,但是具有宋代常用的斗八井,即紧挨屋顶的一层,由方形和内八角形构成。如此,更加华丽,更加美观。
翼城县武池村乔泽庙元代舞楼,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同样坐南朝北,同样可以三面观看,同样约呈正方形,面阔、进深接近,分别为9.38米和9.25米。台基增高到1.8米,四梁八柱,角檐微翘,举折较高,三面敞朗,使之气宇轩昂,更见威势。在现存元代戏台中,唯有这座体量最大,规模最大。
稍加留意便可发现,这三座舞亭有一个共同点,即三面开口,三面均可观看。请原谅我武断地将之都称作舞亭,实在是缺少了三面的围墙,远观近看,其形姿都近似于亭子。这即提示我们,三面能够观看固然方便,演出的不仅是故事连贯、情节起伏的戏剧,更多的可能是歌舞杂耍。
无疑,上演这样的歌舞杂耍,那三面开口、三面观看的舞亭就是最好的场所。若问其由,还是那个道理,戏剧是皮,戏台也好,舞亭也罢,皆是依附之物。百戏杂陈的演出更多的是歌舞杂耍因素,无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舞亭的流行就是一种必然。
山西舞亭,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不断勾起世人对百戏杂陈的回忆。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