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夏,我驱车行驶在太原晋源区的晋祠路上,路过一家偌大的仓库,本不起眼,但里面隐隐约约传来锣鼓声,便寻声而去,看到里面十几个人在吹拉弹唱,梆子、马锣、胡胡、扬琴等乐器,附和着演员的声音飞扬在整个仓库上空,看这武场上的“家具”估计是晋剧票班。仔细听来,并不像,这是什么剧种?怎么听着如此熟悉却又陌生呢?一系列疑惑封锁住我离开的脚步,原来这就散落在民间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秧歌。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类称,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唱的歌曲,后来又和各地的方言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秧歌小戏。比如:山西就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伞头秧歌、繁峙秧歌等等。而此时这里演唱的就是起源于太原县城的太原秧歌。
据现任团长崔云东介绍,“聚文汇”班社是清道光年间由马家兄弟俩开办的戏曲票社。上世纪30年代期间,坐底的梨园艺人有丁果仙、天贵旦、三儿生、毛毛旦、十四红、狮子黑、大牛牛、二牛牛。常演剧目《昆曲》《草坡》《嫁妹》和中路梆子《蛟绡帕》《明公断》《宝莲灯》等等。那时候,班社对周边演出的剧种、剧目、剧本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并延续至今,大大丰富了山西戏曲舞台剧目。
后来由于马家兄弟俩在艺术上产生了分歧,逐渐演变成文戏居多的“祁太秧歌”和武戏为主的“太原秧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秧歌艺人杜二清接过太原南郊秧歌剧团,又自筹资金和徐拖福等人招收学员,进行太原秧歌的教学、演出。1983年,由学员崔云冬和杜芳香主演的《翠屏山》在省城太原演出一炮打响。原定在省公安礼堂的三场演出,不仅场场爆满,还临时加演了一周的戏。《翠屏山》也成为太原秧歌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努力坚持7年后,太原南郊秧歌剧团最终以解散告终,演员们也各谋生路,回家务农,外出打工,改唱晋剧……2017年,崔云冬、梁丽琴和几个师兄妹念念不忘师傅嘱托,经过走访联系,和当年的乐师,演员组织了一次大聚会,说是叙旧聚会,其实他们几个主心骨早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这样,在秧歌剧团解散30年后,他们又自筹资金恢复起来太原秧歌的演唱,并且组织汇报演出,补办拜师仪式。
演员、乐队师傅再见面,已不是当初的少年,武场几个师傅加起来都将近400岁,演员们南来的,北往的,远嫁的,也都不计个人得失,不顾路途遥远,按时到场排练。
大家这种拧成一股劲的热情和敬业,相互感染,他们陆续恢复传统剧目《翠屏山》《狮子楼》《杀狗》《日月图》《庆顶珠》《伍子胥过江》等,又编创了许多贴时代生活的小戏,《龙城新貌晋源情》《双喜临门》《这就好》《护航》等。人全了,剧目也有了,正当为演出市场发愁时,太原市晋源区政府雪中送炭,为他们更新设备、购买剧目,提供排练场地,舞台设备等等。
从2017年恢复至今,太原聚文汇秧歌剧团的足迹几乎走遍太原晋源区的90多个村庄,30多个社区,成为宣传党和政府好政策最基层前沿的文艺排头兵,同时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让大家在传统艺术形式中寓教于乐。
除了走下去,接着还要走出去,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太原秧歌,经太原市艺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推荐,太原秧歌将赴昆山2020年戏曲百戏盛典,我们也期待散落在民间的太原秧歌能成为太原晋源区文化新的燃点。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