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因为演唱不配丝弦,仅以锣鼓伴奏而取名。流行于垣曲、万荣、临猗等地。
锣鼓杂戏,相传过去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庙会时,临猗县村镇锣鼓杂戏班都要在县城登台演出。而临猗县的新庄、上里、高家垛三个村的锣鼓杂戏班还相互轮流到龙岩寺演出,已经成为习俗,所以,人们也叫锣鼓杂戏为“龙岩杂戏”。
该戏的演出,有一套固定的仪式。演出前挑选数名精干小伙,在寺前做跑马表演。戏班全体角色列队走街串巷,人称“摆道”。尔后,分别到各自的宗族宗庙祭祖,再登台演出。演出时,由一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打报者”引着各种角色上台至左角入坐。角色登场用“念”的方式自报家门,举手动步及唱、吟、念、白都配锣鼓。“打报者”还负责拉前场、传令、禀报,给观众解说剧情以及充当树木、石头道具,类似宋代杂剧中的“竹竿子”。
杂剧为吟诵体,演唱不配丝弦,念多唱少,有“不被丝弦、锣鼓断句”的特征。
剧目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以“三国戏”为多。剧中无论单人表演或多人交战,从脚步手势和刀枪对阵,一招一式始终贯穿拳术动作,形成一定套路和程式。剧中原无旦角,自一九二二年临猗县的新剧目《三请诸葛》、《苏护征西》中增加了徐母和邓玉蝉两个女性,才开始有妇女形象。
锣鼓杂戏中,操战鼓者指挥乐队,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列儿鼓”、“跌场鼓”、“行营鼓”等八种。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