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大型说唱剧《解放》重整行装再上舞台,在山西华夏剧场为西南地区巡演开启新帷幕。该剧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国家大剧院、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演出,邀请著名导演张继钢担任总导演、著名作曲家张千一担任作曲,一经上演便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山西文化崛起的重要标志”的赞誉。这次演出不少演职人员是首次登台,但其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演技和舞台表现力,将“解放”这一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该剧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解放”是关乎人类文明进步的宏大主题,“解放”二字,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来说,更有着深入骨髓、刻骨铭心的重大意义。该剧以“裹脚”的故事为题材,以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通过描述旧中国妇女“小脚”的解放,进而讴歌了思想的解放、民族的解放、人类的解放,谱写了一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平等、自由的颂歌。
在众多舞台艺术作品中,说唱剧《解放》独树一帜、特点鲜明,主要通过“三个融合”,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
一是叙事与寓理相融合,体现思想性。每当社会进行一次变革,必然要伴随着一场思想观念的更新,而思想观念的更新又促进了社会的变革。欧洲的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准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解放》就是通过女主人公小小,从不想裹脚到被迫主动裹脚再到彻底解放不用裹脚的转变,刻意将“小脚”的思想观念和“解放”的社会背景结合在一起,以小见大、用事说理,折射出时代的巨大变革,展现出“解放”的思想光芒。黄土高坡上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牵牵绊绊的走与离。漫漫古道中一段感天动地的大爱,缠缠绵绵的忍与痛。该剧叙事手法巧妙,剧中小小裹脚的“解放”故事揭示了个人的解放必然以民族整体的解放为背景。小小和亮亮弄耍耍过家家自由恋爱的爱情历程,实际上是对封建制度的无声反抗;小小从展示她的“大脚”到主动裹脚的变化,实际上是对世俗观念的无奈屈服。在剧情起伏的张力下,让人们联想到女性个体形式的解放,必须以全民族内在精神的解放为根本。只有女性解放了,才是民族真正的解放;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全剧的最后一幕,也是点睛之笔、升华之处——伴随着延安腰鼓的喧天动地,排山倒海般“解放”的呼喊,台上大幅度舞动着一段段红绸,长长的绸带上下翻涌,这喻示的正是滚滚而来的时代洪流,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彻底解放。这同时也启示我们,进入新时代、走上新征程,仍然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真正担负起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是晋风晋韵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体现艺术性。细细品味这部剧,就会沉浸于底蕴深厚的三晋文化,为浓郁质朴的晋风晋韵所吸引。该剧集山西特色艺术之大成,选取的素材有山西的民歌、戏曲、说唱等民间生态音乐,比如蒲剧《送女》、祁太秧歌《看秧歌》、神池民歌《割莜麦》、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等。山西民间音乐活泼轻快、诙谐幽默、高亢嘹亮,又不失细腻婉转、明快清纯等特点。在保持原有韵味的基础上, 《解放》对这些民间音乐进行重新诠释,使之更富于时代感和生命力。运用现代作曲手法,对原生态民间音乐进行改编,让其曲调更舒展,格局更雄浑,意境更高远,切合于时代与民俗审美取向。演员们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在剧场上空久久回荡,不少观众跟着剧中的小曲儿哼唱。无论是剧中的民歌、舞曲,还是戏曲,都与故事情节丝丝相扣、烘托映衬、相得益彰。比如,《姥姥哭》对原型《吃招待》的曲调进行了改编,把“中快板”速度变为哀伤、悠长的慢速,展现了剧中所需的沉郁凄婉之情,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桃花红杏花白》加大了旋律起伏和节奏的变化,把全剧推向高潮,渲染了“解放”的宏大氛围,让经典的民歌有了“史诗化”的曲调。
三是单一舞演与多元样式相融合,体现创新性。舞台表演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演绎形式,形态各异的艺术表达形成了不同的剧种。传统印象中,舞台表演形式是一元的,比如,经久不衰、深入人心的《茶馆》是话剧、《千手观音》是舞剧、《白毛女》是歌剧等。而《解放》的独特之处在于,开启了全新的舞台艺术样式——说唱剧,这一崭新的舞台艺术形式,是对叙述体戏剧表现形式的一次大胆创新。全剧以说书、舞蹈、民歌作为主要艺术形态,同时将戏曲、声乐、新媒体等多元样式巧妙融合。该剧有大段的独白,但不是话剧;有多姿多彩的舞蹈,但不是舞剧;有大量的民歌,但不是歌剧;有优美动听的音乐,但不是音乐剧;有多种戏曲元素,但不是戏剧。整部剧中,时而是说书人引人入胜的嬉笑怒骂,时而是男女主人公饱含深情的缠绵舞蹈,时而是民歌手粗犷辽远的原生态演唱……这些不同的表演形式,都是紧紧围绕着生命的“解放”而展开的,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视听感官,拉近了与观众的时空距离,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解放》的成功,除了思想深刻、寓意深长、剧体新颖外,更离不开全体创排人员的艰辛付出,离不开这支肯吃苦、能战斗、愿奉献的过硬队伍。自创排以来,演出场次达到1000余场,走遍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四进国家大剧院,观众达数百万人次。这一轮轮“解放热”,是几代“解放人”不懈奋斗、无悔追求的真实写照,他们一遍遍揣摩理解主题背景,一点点淬炼锻造基本功底,一次次排练演绎故事情节,不断地完善、沉淀、打磨,最终成就了这部经典耐看的舞台作品。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