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西厢记》:自古世间总多情
 蒲剧《西厢记》:自古世间总多情
2024-08-15  来源:运城晚报  作者:薛丽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总是令人心动。

上周末在蒲景苑·周末百姓剧场,重温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带来的蒲剧《西厢记》,再次感慨这相思入骨的传情绝调,让人不由想起苏轼的那句“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不论世事怎么变化,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对花好月圆的追求和憧憬。

一曲蒲剧腔,道尽西厢情。作为河东人,对《西厢记》是情有独钟的,该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我们永济普救寺。剧以寺而生,寺因剧而名,王实甫的《西厢记》让普救寺声名远播,也让唐朝才子张生与佳人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西厢记》可谓戏剧界的一座艺术丰碑,几百年来,经过数位名家的改编和演绎,至今各个剧种仍有不同的版本表达。蒲剧《西厢记》更是经典,在梨园影响颇大。现在版本的蒲剧《西厢记》顺应今人的观看习惯,将故事内容进行了压缩,情节环环相扣、台词简洁优美、舞台设计大气,通过巧相遇、退贼兵、赖婚约、双传简、跳粉墙、寄药方、西厢会、拷红娘、西厢别等情节,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完整的西厢记故事。

整个故事简单明了,节奏紧凑有趣,可谓一波三折。崔莺莺与张生在普救寺一见钟情,少男少女总多情,匆匆一瞥,暗生情愫。可两人恋情还未明了,又平生意外。叛将孙飞虎听闻崔莺莺倾城之容,竟率兵围了普救寺,放火烧毁寺庙,欲抢崔莺莺为压寨夫人。崔莺莺性格刚烈,崔老夫人情急之下传话,不管何人,只要能击退贼军,便将女儿许配给他。此时,张生挺身而出,说自己有妙计,可找驻守蒲关的故友白马将军杜确解围。危难解除,本以为有情人生死相依后,终能相守,不料酬谢宴上,崔老夫人嫌弃张生一介书生,临时又变了卦,让崔张二人结拜,兄妹相称。崔老夫人食言悔婚,张生痛苦失望,崔莺莺痴情不变,让红娘传简,约张生越墙相会,然碍于红娘在场而赖约,致张生忧思成病。崔莺莺悔恨不已,巧制“药方”,夜赴西厢与张生幽会。后被崔老夫人察觉,拷问红娘得实情,遂命张生赴京应试,崔张二人分别。

演员表演细节感人,传神的形态、动作、表情,将男女之间的青春活力、暧昧痴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崔莺莺美丽大方、温柔多情,张生俊美风流、痴情一片,二位演员将一对少男少女初见时的害羞心动,再见时的暗生情愫,相恋时的情难自已,相悦时的欢喜如蜜及被迫分开时的自欺欺人、患得患失,演绎得入木三分。红娘俏丽机智、口齿伶俐,表演灵动,让人印象深刻。张生读信时,她在一旁疑问多多、不断打趣,而面对老夫人的拷问时,她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反给老夫人定了三桩罪。崔莺莺的脉脉深情、张生的如醉如醉、红娘的机敏善良,就连传话的小沙弥也是动作灵巧、性格丰满,颇具看点。可以说,每个演员在台上都十分出彩,深受观众喜爱。

语言更是字斟句酌,除了延续经典优美唱段,地方特色也非常浓郁。“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跳过粉墙私会莺莺,被红娘撞上,崔莺莺情急之下指认张生为贼时,张生口中不断重复:“我是贼?我是贼?”难以自持,又气又恼,极具运城特色的方言质问,牵动着每个观众的心。因碍于礼节,情急失言,伤了心上人的心,崔莺莺悔恨不已,唱出了那句“我好悔”。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崔莺莺决定冲破束缚,不惧门第和礼教的阻碍,选择争取爱情,做出了“西厢会”的大胆决定。一大场的优美唱白,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时代气息。

整个舞台,不论布景设计,还是服装搭配、灯光变换,都贴合美好爱情的主题。没有传统拉幕,而是利用小沙弥上场摆道具或旁白进行转场。此外,蒲剧《西厢记》没有以张生考取功名、与莺莺团圆为结局,而是以张生进京赶考、与莺莺分别作开放式结尾,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当最后的千古绝唱响起,晚秋萧瑟之景配上恋人分别之情,怎能不让人落泪,让人感怀,给人想象?

自古情深多磨难,正因为曲折艰难,所以格外珍贵。待月西厢的故事,正是以赤诚之心谱写的经典爱情。这出戏穿越历史长河,久演不衰,流传至今,除了经过一代代人的演绎,越加出彩的人物性格外,更因为其所表达的爱情观超越时代,为了幸福,要努力坚持和争取。“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是某一时期、某一阶级人们的内心呼唤,而是世世代代真情儿女的心声愿望。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