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箕子故里”之称,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故乡也在太谷。本文梳理了太谷秧歌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对太谷秧歌的两种误解,并对太谷秧歌名称的由来进行考证。
一、太谷秧歌的历史渊源
太谷秧歌是起源于太谷,以家庭琐事、民间习俗、社会风尚为主要题材的民歌体地方小戏,其曲调丰富优美深受人民的喜爱,广泛流布于祁县、榆次、清徐、平遥、介休、文水、交城、小店、晋源、古交、寿阳、平定等十余个县市。
丰富的文化为太谷秧歌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经济方面太谷繁华的商业更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清中期以后盛传着这样的民谣 ——“金太谷,银祁县,吃喝不完米面的榆次县”,这则民谣充分反映了当时太谷繁荣的经济和富足的面貌,作为晋商故里的太谷以“金”字列在了首位,足见其不可动摇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虽然历史文献中没有对太谷秧歌进行专门的记载,但是在太谷民间却有这样的传说,“庄王耍丑耍的好,正宫娘娘把头包,真龙天子唱秧歌,满朝文武把锣敲”,这说明在后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秧歌。太谷秧歌起源于太谷,是由太谷民间小调逐渐融入舞蹈、武术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其渊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这一时期盛行于民间农事劳动和民俗活动中的小调与里巷歌谣应该是其形成发展的基础。唐宋年间,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闹秧歌”活动,是民间社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宋元时期,经过几次民族大融合,北方匈奴民族音乐“胡茄十八拍”融入秧歌中,大大丰富了太谷秧歌的调式。明后期“闹秧歌”活动发展为以舞蹈为主的“过街秧歌”和以说唱为主带叙述故事的“地秧歌”,自此太谷秧歌便开始逐渐向戏曲化的方向发展了。到了清中叶,太谷商业发展繁盛,乾隆晚期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前,是其商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当时的太谷城,是山西的商业中心,有“旱码头”、“小北京”、“金太谷”的美誉。商贸的频繁交易,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快速发展,凤阳花鼓、花灯等外地艺术的引入,促成了太谷秧歌在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发展。光绪二年,太谷有了专业秧歌班社。光绪十年,太谷范村镇西仉村戏台出现“太谷德盛社在此一乐也”的舞台题壁,光绪二十二年清徐尧城村舞台题壁上留有:“大清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七日,祁太德胜社,首日早,吃油馍、採茶;午,换碗、求妻、哭五更;晚,翠屏山、大算命、卖豆腐。正日早……”足见太谷秧歌已经在太谷农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范围逐渐扩散到了临近各县。自民国八九年起,太谷相继成立了风搅雪班、双梨园、荣盛园和太谷秧歌剧团,太谷秧歌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二、太谷秧歌的“误解”
在《中国戏曲曲艺词典》(1981年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1983.8版)中,把太谷秧歌写成了“祁太秧歌”,之后又有称之为“晋中秧歌”的,这些称呼都体现出了对剧种认识的不准确,也体现了背离艺术本体的个人意识。太谷秧歌从清中期走向繁盛以后,有“中国华尔街”之称的太谷,其商人对太谷秧歌的发展和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首先,商人为太谷秧歌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其次,商人走到哪儿秧歌也就跟到哪儿,扩大了传播范围;另外,由于长期走外还会把别的地方好的曲调、故事带回太谷,进一步丰富、推动太谷秧歌的发展,比如《小放牛》、《苏三起解》、《李三娘推磨》、《踢绣球》等。当然当时的祁县、平遥的晋商活动也很频繁,他们对太谷秧歌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寄园公牍》布告一卷中有《布告禁止秧歌文》:
查唱演秧歌,多系淫词俚曲,伤风败俗莫此为甚。太谷秧歌素即驰名,现值春节甫过,深恐人民习沿旧惯,仍有唱演情事,合亟布告禁止。仰县属各村,一体知照。如有违犯,定行从重处罚,决不宽贷,勿谓言之不预也,特此布告。
知事 安恭己
中华民国九年
这是“太谷秧歌”作为专有名词第一次以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这则材料虽为禁止秧歌的布告,但是它说明了以下几点:一,太谷秧歌在民国九年(1920)即驰名各地,证明了它的发展最起码在清中叶,明确了其发展历史;二,在1920年前太谷秧歌的称谓已经远近皆知;三,太谷秧歌当时发展势头甚好,影响巨大;四,太谷秧歌内容上存在一些有伤风化的东西。1952年11月,由榆次专署文教局召开太谷、祁县、交城、文水四县文化馆长会议,责成祁县主办,成立祁太秧歌研改社,推选祁县文化馆馆长薛贵棻为主任,邀请四县的秧歌名艺人参加,把秧歌剧目分类排队并演出了《送嫁妆》、《俩情愿》、《挑女婿》等现代戏,历时四十余天解散。从此之后便有了“祁太秧歌”的称谓,之后在《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和《中国戏曲剧种手册》中相继出现“祁太秧歌”。
“晋中秧歌”则出现于1955年,当时榆次集中晋中地区秧歌艺人,成立秧歌剧团,因这些艺人不仅仅来自太谷,还有祁县、交城、文水、榆次等晋中各地的艺人,故而称为“晋中秧歌”。这种称谓显然是一种想当然的做法,试想,如果把全国各地有名的京剧演员集合到一起组个剧团,难道还改名叫“中国剧”或“全国剧”等名称不成?在新版《寿阳县志》中也客观地记述:“寿阳地区流传的秧歌主要是晋中秧歌,它原为太谷秧歌,解放后,也称祁太秧歌”。
三、太谷秧歌得名的原因
太谷秧歌不能随便称之为“祁太秧歌”或“晋中秧歌”,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太谷秧歌的称谓是其自身在不断发展和流布中约定俗成的,上文中民国九年《布告禁止秧歌文》即是佐证。第二,在太谷秧歌的发展过程中,祁县、交城、文水等地的秧歌活动也很繁盛,他们对太谷秧歌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但是,所有的艺人在唱太谷秧歌时用的都是太谷话,否则根本就没有韵味;在剧本创作时,也必须从太谷方言角度来合辙押韵。第三,在各地秧歌活动发展中,太谷最为繁盛。“全县有秧歌班社活动的村镇多达166个。占自然村总数的50.4%。最早有东炉、贯家堡、北六门、等村的班社,活动于光绪十年(1884)左右。现在,太谷仍是秧歌活动最活跃,拥有剧团最多的县,而祁县则一个剧团都没有。第四,有人根据前文中清徐尧城村舞台题壁上“祁太德胜社”断定应为祁太秧歌,其实这只是祁县和太谷合在一起的一个班社,分开则是祁县德胜社和太谷德胜社,并非祁太秧歌的班社。第五,在流行太谷秧歌的各地,老百姓都叫“太谷秧歌”,或称“秧歌”,但是,大家却不知道有“祁太秧歌”,听了这样一个称谓大家反而会露出一脸的迷茫。第六,有人认为太谷秧歌主要流行于祁县、太谷,从流布区域上讲叫“祁太秧歌”比较合适。不过,太谷秧歌还流布在交城、文水、平遥、榆次、清徐等地,那这些地区是不是也该包括在内呢?如若叫“晋中秧歌”则忽略了这一艺术样式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也未必妥当。综上所述,太谷秧歌的称谓符合历史,尊重现实,顺应了老百姓的习惯,而且对于这一地方小戏的艺术特征也做了准确的概括和充分的体现。
四、结语
当然,太谷秧歌叫什么名字,其实并不影响她的发展,也不会对她的艺术价值产生任何影响,本文只想说明其名称的历史衍化和广大民众的使用习惯,使这一小戏在博得大家掌声的同时,也得到大家一句亲切的称谓。太谷秧歌优美的曲调着实令每一位艺术爱好者着迷,其短小简洁的结构、幽默风趣的语言、情绪化的小调以及生活化的表演,丰富着太谷以及临近十余县市人民的生活。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朵美丽的奇葩绽放自己的光彩吧!
青年戏剧评论家 中国晋剧艺术网特约撰稿人 智联忠 / 文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