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也是新编昆剧《十五贯》问世60周年,相对于400多岁的昆曲而言, 60岁的新编历史剧《十五贯》还是一个蓬勃少年。但在60年前,昆曲日渐式微,一片凋零,剧团难以维持,濒临倒闭,有戏剧人判断, “南昆已陷泯灭的边缘” ,是《十五贯》彻底改变了昆曲的颓势,让古老的剧种重新焕发了青春。
这个青春是怎么焕发的,不妨先看看当年《十五贯》的盛况:杭州胜利剧院首轮演出连演23场,浙江省文化局专设热线电话听取意见,几天就接到了200多个,别忘了那是1956年,电话凤毛麟角。外省首轮演出在上海永安剧场,连演25场,每场还发放剧团特制的朱印意见表,上面写得满满当当,这恐怕是最早的“豆瓣剧评”了。当然最高潮出现在北京,从1956年4月10日到5月27日,连演46场,观众7万多人次,毛泽东、周恩来各看了两场。5月17日,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首都文化界知名人士200多人,在中南海紫光阁举行昆曲《十五贯》座谈会,周恩来总理亲自出席座谈会,作了约1小时的长篇讲话,他把昆曲誉为江南兰花,并盛赞《十五贯》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榜样,赞誉“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 《人民日报》为此刊发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 。之后的全国巡演,共演出98场, 14万人次观看;之后又拍成电影,全国有500多个剧团先后演出过《十五贯》 。
这样的辉煌盛况,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当年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该剧揭露批判了封建官僚主观臆断、昏庸无能的官僚作风,讲的是一个清官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宁愿丢掉乌纱帽,也要深入实地考察冤案,将杀人案调查个水落石出,为民平反昭雪。没有实事求是、与民同心的政治勇气和艺术良心,是断然找不到这样的改编角度和创作立意的。欧阳予倩曾经评价:“谁说中国老戏,特别是昆腔戏没有现实主义?这就是现实主义。 ”即使60年以后, 《十五贯》尊重生命,追求司法公正的主题也不过时,仍然有着惊人的现实批判力,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一桩又一桩司法冤案不断揭露出来的时候,况钟这样以人为本、坚持真理的官员,放在今天依然值得老百姓的尊重和期待,因此, 《十五贯》折射出的是文艺作品的人民性,这样与党的政策、与人民的期盼高度一致、统一的文艺作品,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60岁的新编历史剧《十五贯》之所以长盛不衰,靠的还是艺术品质。仅仅主题正确,还不足以解释《十五贯》的巨大成功。想当年,无数比其更加切近当时政治需求的剧作,曾经获得过更多的赞誉,但政治热潮一过,也就成为明日黄花。为什么?因为在艺术上缺乏锤炼。 《十五贯》旧作原本要演12个小时,冗长拖沓不说,还充斥了许多“因果报应”的封建色彩。黄源等人在剧本改编上,把篇幅压缩到了一个晚上;删除了“双线结构” ,让故事发展更加清晰;最重要的是,况钟判案是从对犯人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端倪,而不是旧作中从鬼神处得到了启发,这一重大改动树立了况钟注重真凭实据、执法严明、刚正不阿的艺术形象。对此,艺术大师梅兰芳都十分肯定,参与创作京剧《沙家浜》的剧作家汪曾祺也曾经说过,整理传统戏剧最成功的一部就是《十五贯》 ,“它所达到的水平,比《将相和》 《杨门女将》更高一些,因为它写了况钟这样一个人物,写得那样具体,那样丰富,不带一点概念化和主题先行的痕迹” 。
另外,主要演员堪称一绝的演技也为艺术成功加分不少。周传瑛先生在昆曲界素有“褶子、扇子、翎子,三子唯传瑛”之誉,他把况钟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王传淞先生是昆曲界的名丑,特别擅长阴阳诡谲、奸诈刁钻的人物,他扮演的娄阿鼠让观众过目难忘。就是在一些细节上,《十五贯》也有创新,如小小的字幕条,把唱词、念白用幻灯片一张张打出来,便于观众看懂入戏,这在今天虽已熟视无睹,但在当年也是首创之举。
当年除了昆剧《十五贯》 ,还有越剧《红楼梦》 ,黄梅戏《天仙配》 ,豫剧《朝阳沟》等,这些艺术高峰出现并不是偶然。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备至,到“黄源们”的勇敢担当、尊重艺术和忘我牺牲,这些前辈的优良品质,将留给当下更多超过《十五贯》本身的思想启迪。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