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戏曲之乡,剧种之繁多,居全国首位,据中国晋剧艺术网2016年最新统计,山西戏曲共有剧种60个。在这众多的地方戏曲中,“锣鼓杂戏”最为特别。
锣鼓杂戏是一种祭祀戏剧,流传于山西省临猗县三管乡一带,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据当地唐代贞元二年的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故锣鼓杂戏又有“龙岩杂戏”之称。据传锣鼓杂戏最初是为了祭祀唐代贞元年间名将马燧。唐大历14(公元779)年,马燧迁河东节度使。其间他整饬武备,训练士卒,由兵甲寡弱至威震北方。在平定叛乱中,马燧功德卓著,获胜后,在屯兵营寨附近建龙岩寺。马燧身为武将,但对歌舞颇为喜爱。后人为了纪念他,于每年正月十六在龙岩寺演出锣鼓杂戏。后来推而广之,锣鼓杂戏成为诸神皆酬的祭祀戏了。
一部锣鼓杂戏分多场次,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登台人物多达40余人,整本戏往往要演出四个小时左右。锣鼓杂戏伴奏很特别:乐队由鼓、锣、铙、唢呐等组成,没有弦乐。大鼓为主奏,同时承担乐队指挥之责,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等。锣鼓杂戏的唱腔为吟诵形式,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锣鼓杂戏又一特别之处是演员全是男角,故又称“光棍戏”,演出剧目多是三国戏。其表演程式贯穿着拳术动作,刚劲有力。撼人魂魄的大鼓的节拍,激昂的唢呐吹奏,演员抑扬顿挫的吟诵,干斩利落的动作,整个戏洋溢着刚烈之气。
锣鼓杂戏历来无职业班社,全是自乐班。演员为世袭制,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口传身授,恪守规范。演出有一套固定仪式:登台前,全体演员要装扮齐备,列队转村驱邪,再行登台演出。演出开始,“引戏人”登场,简述剧情大意,继而入正戏。正是由于锣鼓杂戏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使得它流传范围很小,锣鼓杂戏的老艺人现今已寥寥无几。
锣鼓杂戏可以说是戏剧的原生态,活化石,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这种特殊价值期待着我们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这一珍稀剧种。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