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孝义碗碗腔剧团:一团传承一剧种
 山西孝义碗碗腔剧团:一团传承一剧种
2017-03-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建斌

3月16日上午,在山西省孝义市大堡村,被称为“天下唯一团”的孝义碗碗腔剧团的碗碗腔《逼婚记》演出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台上音乐节奏明快,演员表演卖力,台下观众听得出神、看得过瘾。

山西孝义碗碗腔剧团:一团传承一剧种
碗碗腔《逼婚记》剧照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摄/光明图片

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孝义周边,碗碗腔是最受欢迎的剧种。”孝义碗碗腔剧团团长郭纹铭介绍,他们团每年要演出300余场,特别是在农村演出时,总能吸引周边村里的人前来观看。

今年38岁的赵正江是孝义碗碗腔戏迷协会会长,他的职业是搞蔬菜批发。赵正江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听戏,近几年日子过得轻松些了,就联系一些票友,自发成立了碗碗腔戏迷协会。这一举动得到了剧团团长郭纹铭的支持,不仅免费把团里的排演厅提供给他们使用,还专门为他们置办了全套乐器。郭纹铭说:“戏剧要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必须得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学戏苦,更需要做好传承

“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碗状乐器。”回答“为什么叫‘碗碗腔’”时,郭纹铭拿起碗碗腔所独有的乐器“盅盅节子”解释说,“在孝义一带,小一点儿的碗就叫‘盅盅’。”说着,他又拿起挂在一旁连在一起的两块长约15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的木条说:“这个就是节子,多是用枣木做的,打起来声音特别脆。”简单示范后,他递给记者让试试,没打几下,食指上就被夹出了一个血泡。一旁打板的老艺人笑着伸出手说:“你看,我手指上的茧子有多厚。”郭纹铭说:“学戏苦!现在喜欢戏剧的年轻人少了,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做好传承。”

孝义碗碗腔是流传在山西吕梁孝义周边几县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原为纱窗皮影戏曲调。1959年孝义成立第一个专业碗碗腔表演艺术团——孝义县跃进剧团,将原来的皮影戏表演搬上真人表演舞台,让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机。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孝义碗碗腔不仅传承了经典剧目,还逐步出现了反映时代主题的现代剧目。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孝义碗碗腔迎来发展高峰。2006年,孝义碗碗腔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反映煤矿工人生活的碗碗腔数字电影《酸枣坡》参加“中美第五届电影节”角逐,荣获“金天使”大奖,在山西乃至全国戏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能让这项艺术消失

光辉成绩的背后,孝义碗碗腔也一直过着“艰难的日子”。1959年我国尚有368个剧种,到2015年时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全国稀有剧种的碗碗腔举步维艰,人才严重匮乏。这是剧团亟待解决的大事,关系着碗碗腔能否传承下去。

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剧团也想过一些办法。2007年到2010年3年间,剧团同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联合办学,招收了30名学生进行强化培养,但由于毕业后解决不了待遇问题,现在仅剩下8人。“我们是碗碗腔最后的传人,不能让这项艺术在我们手里消失。”郭纹铭说,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孝义碗碗腔才坚持了下来,也等到了戏曲艺术的春天。

带来“春天”的是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郭纹铭说这两个文件中提出的每一项都让他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文件中提到的一些,我们之前已经探索着做了。”郭纹铭说,去年,孝义市财政补助160余万元,启动了“孝义碗碗腔传统剧目录音录像整理”工程,目前已完成整理剧本5本,录制完成两台剧目。“孝义碗碗腔记忆系列丛书”编纂工作立项,第一本已定初稿。开展“非遗精品进基层”“周末大舞台”等慰问演出活动。此外,孝义市财政对剧团员工工资实行80%差额补助,有力消除了剧团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谈到剧团下一步发展时,郭纹铭说:“吸引产业资金投入,以市场化的方式创作、演出、运营,让更多人爱上碗碗腔。”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