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祥缘定一生的戏剧情
 杨利祥缘定一生的戏剧情
2017-04-14  来源:山西戏剧网  作者:王杰 马韶义

在山西戏曲舞台上,有一支成立早、名气大、扎根在农村、至今还依然活跃、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县各种殊荣的县级剧团,这就是如今的山西省壶关县上党梆子剧团。

图为:剧团正在下乡演出

而在剧团的背后,只要一提起杨利祥,人们就会津津乐道传颂着,他对地方戏剧保护和传承的那份执著、那份痴情,60年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一颗普通党员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在上党戏剧这方文化的诗意家园,永不停歇地跋涉着、耕耘着、奉献着……

清明节前夕,冒着丝丝春雨,我们特意走近他进行专访,得知老人从艺道路上一些鲜为人知艰辛历程。

自幼结缘 出手不凡赢赞声

慈善、和蔼,思路清晰……在笔者看来,72岁的杨利祥有着超越这个年龄的活力和干劲。投身地方戏剧事业,这对熟悉他的人来说完全意想不到,杨利祥则解释为他心中深藏着戏剧情结。

杨利祥从小喜爱戏曲,他从11岁开始,步入乡村青训班学习一年,之后加入了壶关县人民剧团。从此,他开始了与戏曲舞台一生的不解之缘。

图为:杨利祥(右)正在业余教演员武技

在剧团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指导下,总是早起晚睡,勤恳地学习。为了练出一身好功夫,他不怕苦不怕累,在舞台演出中,他以大方利落的动作,细腻逼真的情态,处处赢得台下观众的喝彩。他以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演出经验,逐渐受到了老师和领导们的重视,也由此逐渐从娃娃生,小生变成了剧中主角,最后成为一名剧团出色的武功演员。

杨利祥生性精明,从小就好动脑筋,爱琢磨、善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常常利用排练演出的间隙,因地制宜地做各种小道具,为演出效果增添了不少色彩,获得了团内团外的一致好评。据杨利祥回忆,在七十年代排演的样板戏《沙家滨》曾在太原海子边礼堂专场给全省文艺团体表演选段,前半场用电打布景,后半场用汽灯打布景的效果,令在场观众耳目一新,赢得了阵阵喝彩声。次日省城各文艺团体邀请杨利祥亲自表演,看完表演后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

矢志改革创新 小剧团享誉京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地方物质文化生活严重匮乏,地方戏曲演出成为山区群众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尤其是壶关县是国家典型的贫困县,素有“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顺口溜广泛流传。而作为剧团下乡演出时由于交通不便,车辆奇缺,戏箱沉重,十分辛苦。为改变现状,杨利祥只身上北京赴上海等大城市实地考察,选择改革材料,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践,终于将原来300多斤重的灯光改为仅30斤重的小灯光,而且灯光效果更佳。同时杨利祥还将原来每台戏需要一套布景改为活动景架,利用尼龙扣方便粘合的特性,无论演什么,只需将布景贴上即可。从原来的四辆大卡车才能将所有演出用品拉走,减少到7台节目“一车装”的目标,大大减轻了剧团下乡的成本,方便了下乡演出,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剧团实现“三小”(小灯光、小布景、小节目)后,其改革成果引起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1972年7月,“一车装”7台节目赴省城红旗剧院展演一个月,出色的演出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曾有13个省的省委书记亲临现场参观,当时一位省委副书记说:“壶关剧团的发展方向,应成为全省所有剧团的改革发展方向。”

1974年全国木偶皮影在北京调研,山西代表队由壶关(灯光,布景),省晋剧院(音响效果),孝义县,浮山县(演员)组成,在北京西苑大旅社表演。演出期间,中央文化部组织26个省市的文艺团体参观了壶关的小灯光,布景,并召开了现场会,随后中央文化部给各省下发了简报,表彰壶关“三小”方针是全国文艺团体学习的榜样。接着,全国各地文艺团体都来壶关参观指导,远及云南,贵州,上海文艺团体及上海光尧舞台灯光厂均来壶关参观取经。这次改革的成功一时间声震内外,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嘉奖,也大大提高了壶关剧团的知名度,还被当时的人们亲切地称作“庄户剧团”,“三小”改革曾被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山西日报》多次登载,并荣获山西省文化厅舞台科研新成果三等奖,当时的晋东南文艺团体多次在壶关召开现场会,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79年至1980年,杨利祥自主设计、制作完成的“舞台小灯具和活动轻便景架”荣获原晋东南地区行署科学技术工作二等奖。

图为:杨利祥指导演员

由于杨利祥出色的表现,1979年担任了壶关落子剧团团长职务,他带领剧团坚持常年下乡为农民演出,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和政策,大力歌颂农民改革,农业调产,农民致富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成为农村宣传的一支主力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杨利祥执导并负责道具制作的反映“三农”题材的现代小戏《地瓜宴》被中国剧协选中,代表壶关也是全省唯一的县级剧团参加了2006年4月份“第三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评比演出,通过激烈纷争的角逐,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荣获中国剧协优秀推荐剧目奖。此后连续五年参加全市戏剧调演,均获得优秀剧目,优秀舞美,优秀编剧,优秀导演奖,杨利祥还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

剧团不景气时,杨利祥改革化大为小,降低成本,后发展壮大,但落子戏是地方小剧种,观众不多,为适应市场需求,2006年再次改革将落子改为梆子。戏路宽了,走的地方也多了,小小剧团涉足晋冀豫三省6市巡回演出。

退而不休沥血舞台 只为乡亲看大戏

2004年,杨利祥退休后,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凭他的家境条件,完全可以无忧无虑、颐养天年,但他对戏剧事业的那份执著和眷恋却始终不愿停歇,相反更加全身心投入到他热衷的戏剧事业当中。

当时,明知戏曲艺术日渐萧条,地方剧团生存举步为难,但他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继续接任团长,把拥有50多人的上党梆子剧团接承下来,并通过自己的不断改革创新,让剧团声名鹊起,他们走乡进村奉献精彩演出,每年下乡演出350余场,将戏曲文化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成为当地戏剧演出市场的一棵“长青树”,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老百姓的剧团”。

南岭村与河南省交界,是壶关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县剧团每年都要跑120多里到村里演戏,俺们不出家门就能看演出,他们可真是咱老百姓的‘庄户剧团’啊!”今年80岁的李玉和老人是村里年龄最大的“老戏迷”,每当提起壶关县上党梆子剧团的演出,老人总会竖起大拇指夸个不停。

“剧团每到一处演出,村头都有人早早地迎接,一些村民还自发地帮助我们搬卸演出道具、音响等,离开演还有一两个小时,扶老携幼的村民就将舞台围得满满当当的,连周围的房顶上也坐满了人。还有村民忙前忙后地帮着搭台子,挂条幅,接电源。看到这些,我们演员们心里美滋滋的,演出也更卖力了。”演员贾小青激动地说。

为适应新时代需求,吸引观众眼球,杨利祥不断加大剧团现代化装备改革创新,2010年他一次性筹资28万元将原来静态布景改为LFD电子影屏,并请来专业电脑设计师按他的要求不断改进,演出效果十分明显,不仅提高了竞争力,赢得了观众点赞,也引来不少同行纷纷取经。而杨利祥对自己的创新成果从不保留,他追求的是整个戏剧生涯能立于不败之地。

“剧团就是靠演戏生存的,哪里有观众,哪里就是市场。广大农村就是巨大的演出市场,只要肯花心血,就会给你无尽的回报。” 杨利祥说:剧团要生存发展,不能“等、靠、要”,必须寻找自己的出路。要坚持走基层路线,扎根乡村,服务老百姓才是发展的根本所在。同时,要在满足于县内市场的基础上,扩大演出范围,利用三省交界区域优势,到周边的河北、河南等省市的乡村去开拓市场,服务更多的基层百姓。

今年3月5日至7日,剧团在壶关县大山南村杨利祥的家门口演出,说来患有高血压病的他完全可以晚上回家舒舒服服地休息,可他依然坚持与剧团演职人员同吃同住,一晚都没回过家。“我父亲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与事与人都要求特别严格,他对戏剧注入了太多的感情,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戏剧事业。”提起父亲,大儿子杨雷清脸上充满了自豪感。

“他爸组团唱戏这么多年,从来不说得失,有时剧团发不了工资,就是给家里和儿女们下任务,现在都还欠着儿女们的钱呢!反正一个爱好戏曲,谁也拿他没办法。”和杨利祥一路走来的妻子雷改英说。

杨利祥总说,文艺创作关键在人,文化传承关键在人,优秀剧目要靠优秀的表演人才通过精湛的表演表现出来。全团上下没有一个闲人,80%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台上是演员、台下是小工,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为提高演出水平,他们发挥老演员的“传帮带”作用,手把手教新学员演出技艺,每年还定期安排部分艺术骨干前往各地观摩取经、参加比赛,不断扩大艺术视野,提高艺术水准。

“剧团每年有8个多月时间在外地演出,演员们吃住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比自己的家人还长,感情如同姐妹弟兄。演出完了,大伙聚在一起有说有笑,遇端午节、中秋节,自己动手做棕子、打月饼,“味道比卖的香多了。”副团长王雪萍说道。

迄今,72岁的杨利祥经历了壶关剧团整个发展史,走过的路坎坷艰辛。当年风华正茂的杨利祥,如今虽已年过花甲,但仍然是勇气不减当年。在经历了六十年梨园风雨后的今天,他依然精神抖擞地行走在灯光闪耀的舞台上,为剧团添砖加瓦,为艺术出谋划策,为家乡地方戏的发展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因为他相信,戏艺人生永远不会老去!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