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勇当先锋——上党落子现代戏《第一书记》观后
 扶贫路上,勇当先锋——上党落子现代戏《第一书记》观后
2017-10-18  来源:山西戏剧网  作者:王笑林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观看了由暴玉喜、蔡建民编剧,蔡建民导演,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第一书记》,感觉到非常的振奋和鼓舞。这出戏也是山西省文化厅和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山西省10·17扶贫日文化扶贫演出剧目”的第一台剧目。我们的戏曲舞台就应该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党的干部的思想感情。《第一书记》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个主题,运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党的基层干部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经历,这样的艺术形象再现在舞台上,必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第一书记”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使农村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而提出的一个新的农村工作方法和形式,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新编现代戏上党落子《第一书记》中的张华,就是这样一位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农村扶贫战线的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张华也是烈士的后代,在她的身上体现了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光辉品质。她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客服种种困难,团结一心向前进的时代凯歌。无论是对由于家庭困难不能离家上学的孩子玲玲,还是平时好逸恶劳的懒汉丑孩,她都满怀热心的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和大伙一起走向幸福的道路。即使在因为要坟地开渠移坟的个人家庭大事面前,都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为大家做出了好的榜样。从主题立意上说,剧本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是一部体现社会正能量、奏响主旋律,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好戏。编剧暴玉喜同志曾经多年从事党的工作,所以他对党组织的许多思想工作方法都是很熟悉的,所以在剧中体现的许多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方法也都是非常正确和对广大基层干部具有指导性性。如果不是有多年党的工作的熏陶,是写不出来这样的戏曲剧目的。该剧不仅很好的塑造了几个很关键的人物,比如张华、槐树爷、王支书、玲玲等人,就是戏不多的梦生奶奶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过,这些人物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同他们的精彩表演,特别是令人叫绝的演唱分不开。主演王万丽扮演的张华当然是最为精彩的。她的唱腔不仅音色美,而且落子的韵味也十足,听她的演唱可以说是一种令人陶醉的艺术享受。郝桂芬扮演的玲玲虽说也是戏不多,但是在姑姑家她对张华诉说自己身世的唱段却非常的感人,单凭这段唱腔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非常有前途、具有非常好的唱功基础的旦角演员。张国平扮演的梦生奶奶是把上党落子的老旦表演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的一位演员,这样的老旦演员唱腔是广大戏曲观众非常喜欢听的,在这出戏里的唱段如果再多一些,观众可能会更欢迎。

其他音乐设计和舞台美术我觉得也基本完成了创作任务,为整台演出增色不少。幕间和情节之间的伴唱运用的也不错,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艺术感染力,非常有特色。

感觉到不满足的还是剧本问题。玉喜的唱词写得很好,基本是根据人物个性和戏剧情境为每个人物写出了一大段唱词,而这些演员体现的也不错。可惜剧本给人的完整性不够,许多情节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块一块的。比如玲玲上学的问题,开始给观众的感觉不错,她和姑姑相依为命的情节也令人同情,但是张华拿出五千块后就把这些矛盾都解决了。后面也基本没有什么情节的继续发展,这是不够的,等于是把剧本铺垫的东西又都放弃了。丑孩这个人物从开始铺垫的也不错,但是后面他和寡妇田婶将要发生的故事没有进展就放到幕后了,使观众感觉到这段情节有头无尾,同样是很可惜的。包括迁坟的事情,开始搞得惊天动地,后面老奶奶一段唱,把张华爷爷的身世讲出来,那条引水渠怎么修就没有下文了。另外,本身迁坟和张华爷爷的光辉历史同整个剧情的联系也不紧密,同前面的戏剧情节好像是两张皮,更是同精准扶贫,使老圪道村的脱贫致富的中心事件没有很大的关系,倒是和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有些联系。这样,做为第一书记的张华在村里的工作和对扶贫工作的辛苦就看不到多少了。特别是全剧的结尾,怎么体现“第一书记”的人物个性,基本看不出多少突出的地方。当然,这也和剧本赋予她完全是正面形象有关系。我们说塑造人物应该是立体、形象的,不应该是平面的,而张华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很平面的,基本没有多大挫折,没有在戏剧性上面体现多少困难和做工作不容易的地方,因此,这个人物只能说是“高大全”的,是无法感动观众的。特别是她独自上山采药,太幼稚了。前面已经表现了她并不认识山上的药材,如何没有懂行的人比人槐树爷引领就上山了呢?结果摔下来受伤了。这种莽撞做法不像是一个基层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的工作方法。虽说受伤后住院引出一段她和身患绝症的父亲的戏,也是同全剧的主题立意不怎么有关系的,当然父亲捐出了自己的五万块钱让女儿用在扶贫工作上,这些情节好像和扶贫有关联,但是都很勉强,对全剧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前面张华已经给玲玲拿出了五千块,这里父亲又拿出五万块,用自己的钱虽说精神可嘉,毕竟不是我们扶贫工作的根本方法,靠拿出自己个人的钱是不能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这也是党的扶贫工作早已明确了的。不能把扶贫变成搞“救济”,也正如剧中张华一到村里给大家讲明的,她不是到农村给大家送一些扶贫款,象“蜻蜓点水”一样很快就离开的,是要扎扎实实在村里为摆脱贫困帽子努力工作的。

尽管剧本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基础还是非常好的,主旋律、正能量的戏曲能达到如此的水平是很不容易的。提出一些不足的问题是希望编导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向更加完整和更高艺术水平迈进。所以,也要向全体剧组人员和落子团表示祝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