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等了32年的“脱贫戏”
 一场等了32年的“脱贫戏”
2018-05-25  来源:新华社  作者:吕梦琦、赵阳

眼下,太行山深处的孔旺村正值农闲。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一场等了32年欢庆脱贫的戏正在村头戏台上演。

一周前,村民们刚给地里的葫芦苗打完药。气温不冷不热,正适合看戏。

戏是河南豫剧,连唱5天,戏班子是村里花23000元从河南开封请来的,《花打朝》《麻疯女》《卖庙郎》……一出比一出好看。

对于一个刚脱贫的山村来说,这多少有些奢侈。但脱贫是村民盼了多少年的大事,村里愿花这个钱,现在也花得起。

孔旺村隶属于山西省安泽县,四面环山。这里风景优美,以前却“五谷不丰,牛马不肥”。全村139户380口人,近一半是贫困户。

去年底,村里整村脱了贫。全村人均收入从2600元增加到6100元,村集体有了38万元收入。戏班子的锣鼓声终于再次响起。

台下听戏的人并不多。这些年,贫穷逼得孔旺村人越走越少,只剩下一些年迈的老人,这次都来了。

83岁的张沙牛是最年长的。他穿着过年买的新衣服,打着伞坐在最前面。老人说,这出戏他已经等了整整32年,雨再大,也得听。

“听的是戏,可咂摸起来却苦辣酸甜,啥滋味都有。”他说。

张沙牛1948年跟着爷爷和父亲从河南林县逃荒到孔旺村。70年来,村里只演过四回戏,却“场场精彩,叫人一辈子忘不了”。

第一回是在1950年。那年张沙牛15岁,已是家里的整劳力。

新中国成立让孔旺村农民翻了身,家家户户分到了财产。张沙牛一家分了8亩地,一头骡子。他的父亲不再给地主打工,挣一天一升半(约1斤7两)的粮食,也不再四处逃荒要饭。

孔旺村每户摊了1斤粮食,请河北戏班连唱了3天平调落子,以庆祝过上安稳日子。张沙牛印象最深的是《呼延庆打擂》。

“那时候能有自己的地,是天大的喜事,因为能活得像个人了。”他说。

第二回是在1981年。

孔旺村和全国其他村庄一样,砸破了大锅饭,开始土地承包。张沙牛一家包了10亩土地,第二年就解决了温饱。3年后,他买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

张沙牛清楚地记得,那场戏是安泽县蒲剧团27名戏曲实习生免费到村里演的,全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最受欢迎,下午晚上各一场,连唱了4天。

1986年,孔旺村演了第三回戏。这一年,中央开始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张沙牛说,他提前1年就觉出了变化。因为1985年政府不再发救济,而是给村里通水通电。13米深的水井在岩层上足足打了4个月,架电线用了80根电线杆,一直用到现在。

那年春节,几百盏电灯第一次照亮了这个古老山村的除夕夜。

孔旺村开始有了水浇地,粮食大幅增产。有的村民开了加工作坊,有了点余钱。那年4月,村里请了20多人的河南林县豫剧团,又唱了4天戏。

1个月后,张沙牛从收音机里听到扶贫开发的消息。看着村口直径6米粗的水井和屋檐下的电线,他一下子明白了“扶贫开发”是个啥。

“就是让老百姓多挣钱。”他说,从那个时起,他开始盼脱贫。

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孔旺村通了水泥路,新房子越盖越多,领到了各种扶贫物资,却始终没有脱贫。

张沙牛开始怀疑、失落。他不明白,好政策为何让他脱不了贫?扶贫物资为什么非贫困户也能领?

2014年,脱贫的希望又重新点燃。电视上天天播精准扶贫的新闻。张沙牛不知道咋个精准法,但他感觉这一次和过去不一样。

没过多久,村里开始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张沙牛手印按了一个又一个,扶贫材料查了又查。所有扶贫资源都瞄准贫困户,没人敢乱发了。

村里还进驻了扶贫工作队,派了第一书记。有了“主心骨”,孔旺村开始加速脱贫。

张沙牛发现,这些干部和以前的不一样,“不练嘴皮子,1年干了7件大事。”

驻村扶贫工作队筹集27万元,给村里新建了戏台;第一书记程鹏抵押了自家房子贷款,垫资建了山泉水水厂。今年水厂再扩建1000平方米,以后每年能给村里上缴25万元。

20亩葫芦种植基地也已建成。葫芦刚出苗,有的客商就预定了村里的葫芦工艺品。到秋天,一亩葫芦可收入5000元。

安泽县还扶持孔旺村建了一个200千瓦的光伏电站,修了5公里柏油路,建起了4G通信基站,整治了村容村貌。

去年底,张沙牛和村里另外53户贫困户终于脱了贫。在全国,与他们同期脱贫的人口超过1000万人,平均每天有近3万人摆脱贫困。

“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精准扶贫的效果将更有保障。”安泽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主任丁波说。

雨已停,太阳露出了云层。戏还在唱,没有一个人提前散场。孔旺村村支书张栓锁说,现在村里有钱了,想看戏,啥时候都行,不用再等几十年。

这是一个村庄的变迁史,也见证着一个国家扶贫的奋斗史。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