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场昆曲“万人演唱会” ,如同当年《牡丹亭》回归园林的演出,都是青年艺术家探索传统艺术在当下传承发展中的一次次尝试。对于他们的努力,我们不应该也不能过早地以简单的成功或者失败来定论,应该看到其内在的创新精神,对他们的成败得失进行更加包容、更加理性的观察和思索。
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清丽悠远,一唱三叹”冠绝梨园,人们认为它理应出现在戏园或者剧场,但青年演员张军大胆变革,将昆曲表演艺术与时下流行的演唱会形式结合。5月18日,“昆曲王子”张军以“相见·只为再爱一次”为题,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了令人震撼的新昆曲·水磨新调·万人演唱会。
此次的昆曲“万人演唱会” ,张军将昆曲与流行音乐结合,试图让昆曲打破传统戏曲舞台的限制,使得这一古老的艺术真正走进当代观众的视野,适应当下的娱乐需要,为从未接触过昆曲的青年人搭起一座桥梁。演出当天,张军邀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共同吟唱一阙《明月几时有》 ;寻国际古典美声黄英,将中西方的经典之声音激情碰撞;请摇滚乐队“指行者” ,让摇滚版的古诗词作品与昆曲唱腔同台献唱……强强联合、跨界演绎,为此次“万人演唱会”赚足了噱头,也为昆曲演出吸引来大量观众。演唱会中,张军不仅演唱了《水磨新调》中的作品,还邀请昆曲学习班的少年表演《长刀大弓》 、昆曲业余爱好者集体表演《皂罗帕》 。事实上,“万人演唱会”不是单纯的一人演唱、万人倾听,而是试图展现“万人”的表演,以及他们对于昆曲艺术的喜爱和追随。
有些戏迷朋友认为,这样的演绎形式削弱了传统昆曲艺术的美。其实,纵观整场演出,不难发现张军在努力实现对于“新昆曲”的解读。“新”的演出与传统的程式化表演大相径庭,全场演出中张军没有选择传统戏曲的装扮和程式化表演,而是和现代化紧密结合。昆曲讲究“一桌二椅” 、“虚拟性” 、“意境美”的戏曲舞台转变成为绚丽耀眼的舞台。脸谱、服饰等戏曲元素基本不再出现,仅仅在出场时,张军的头上插着单支翎子。而在戏曲器乐中,也加入了贝斯、吉他、电音键盘等现代西洋乐器。戏曲身段不复存在,“戏”“曲”演出仅仅保留了“曲” ……或许这才是张军此场演唱会的初衷—— “挑战不可能” ,将戏曲表演以戏曲唱腔展示的形式歌唱出来,让更多的人听到并喜爱昆曲的声音。
这样一场昆曲“万人演唱会” ,这种演出形式上的崭新举措,如同当年《牡丹亭》回归园林的演出,都是青年艺术家探索传统艺术在当下传承发展中的一次次尝试。毕竟,艺术终归要适应时代的潮流,要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虽然,此次演出可能会在视觉与听觉上给适应了传统昆曲的观众带来极大冲击,引起观众心理上的落差,但作为新时期的观众,我们也要认识到,艺术与时代的融合发展必定有个磨合期。尽管传统的戏曲舞台演出要有大量的继承性,可是也要怀有一颗对艺术的包容与宽容之心,为其留下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包括张军在内的很多致力于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转换的青年艺术家无疑有着良好的创作愿景,他们试图将艺术与时代接轨,将青年一代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入昆曲,让传统艺术形式“年轻化” ,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但是,包括历经六百多年的昆曲在内的各种传统艺术,至今尚存舞台,除了一代代艺人的躬身传承外,还得益于其自身醇厚延绵的艺术魅力。艺术紧跟时代无可厚非,时代对于艺术的多重改编和演绎也在情理之中,可若是以创新的名义,忽视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各门类艺术进行肆无忌惮的嫁接,恐怕会削弱艺术本身的独特魅力。这一点,无疑是值得创新者所警惕的。
另外,对于评论界、观众,也应该看到,大量青年文艺工作者深知传统艺术的精髓与魅力,但仍然在创新的道路上备尝艰辛,一路走来,对于他们的努力,我们不应该也不能过早地以简单的成功或者失败来定论,应该看到其内在的创新精神,对他们的成败得失进行更加包容、更加理性的观察和思索,而不是一味地唱衰或捧杀。这,或许才是我们在听到此次昆曲“万人演唱会”在舆论场上所遇到的各类声音后,在今后的评议、观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