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转眼之间,蒲剧名家武俊英从艺已经五十个春秋。她因创立了与慷慨激昂的蒲剧“豪放派”交相辉映的“婉约派”和刚柔相济、优美动听的俊英腔,使蒲剧声腔艺术更加完善,在蒲剧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随着年龄增长,武俊英舞台演出逐渐减少,但有关部门对她的表演艺术,尤其是声腔艺术的理论研究、总结却更加重视:2009年,山西职业戏剧学院教师吕红磊将他与笔者合写的《俊英腔与蒲剧音乐改革》作为他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使武俊英声腔艺术理论研究首次进入大学校园;2016年9月,山西三晋文化研究会、山西省社科院蒲剧研究中心举办了“武俊英唱腔文化艺术研讨会”;2017年4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为武俊英、王爱爱、宋转转、张爱珍4位山西戏曲名家举办“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并安排她们分别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学员授课;2018年4月,应南京东南大学艺术研究院之邀,武俊英与昆剧名家孔爱萍为该院硕士研究生学员举办“昆剧蒲剧对谈”,并为该院艺术系本科生举办蒲剧讲座。上述活动是对武俊英声腔艺术集中进行的理论研讨,而武俊英砥砺前行、梨园追梦、继承创新发展蒲剧艺术的独特经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思考。
从艺五十年,武俊英艺术阅历丰富,演出剧目众多,但在其流派艺术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节点,却是《送女》《苏三起解》《西厢记》如下三个剧目的问世。
《送女》一鸣惊人,俊英腔雏形初显
武俊英成名之后,业界曾有两种说法,一是谈到俊英腔的形成,认为是“爹妈给了她一副好嗓子”;二是“武俊英只能演悲剧和文戏”。这两种说法其实都不准确。好嗓子固然是先天的,但嗓子好未必就有好唱腔,更别说形成流派了。
武俊英12岁从艺,师从蒲剧表演大师筱兰香,“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很快就以《红灯记》中李铁梅等角色站在了舞台中央。她在艺术上崭露头角的同时,也暴露出先天的不足:满口方言土语,“中东”“江阳”不分,发声中“音裹字、声吃词”现象严重,这成为她艺术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团长郭炳森、恩师筱兰香于1972年安排16岁的武俊英暂时离团参加县办艺训班。在这里,她既是进修学习的学员,又是负责女生队练功的带功老师,而在蒲剧唱腔艺术上贡献突出的冯安荣流派传人、著名男旦宋荣庭老师重点辅导武俊英唱、念,武俊英在纠正吐字、发声、行腔、运气等方面狠下了功夫,潜心学习冯派“按、点、顿、拉、闪、放”演唱技巧,收到明显效果。艺训班的强化训练,恩师筱兰香等老师的苦心培养,武俊英本人特殊的悟性和后天的不懈努力,使她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以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迅速进入艺术创造高峰期,主演了《朝阳沟》《山鹰》《前进路上》《孔雀岭》等唱做重头戏,还主演了《太岳民兵》《磐石湾》《杜鹃山》《洪湖赤卫队》等一批做功戏,成为能唱善演的全才型演员。京剧导演邓军为她排导的《杜鹃山》,使她的白语吸收了京剧白语的特点,达到了新的境界。
传统戏解禁以后,武俊英先在武打折子戏《山神庙》中扮演以武旦应工的“小二妻”,后在《逼上梁山》中扮演林娘子。之后,连续主演了《十五贯》《打金枝》《藏舟》《窦娥冤》《貂蝉》《白蛇传》等传统戏,塑造了一大批性格迥然的艺术形象。在声腔艺术上,武俊英纵向继承、横向借鉴,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完成了最初的艺术积累。1982年排演赴省汇演的新版《送女》时,她在没有设计音乐的情况下,参与创腔,反复吟唱,与业务人员密切合作,一字一句探索出了《送女》新颖别致的成套唱腔。加上清新细腻的表演,《送女》在全省汇演中一鸣惊人,武俊英荣获山西省最佳青年演员奖。此时,“俊英腔”雏形初显,武俊英则成为剧团的头牌演员。“新绛剧团进运城,戏票就吃紧!”运城各剧院工作人员常常如是感叹。
《起解》创造奇迹,俊英腔趋于成熟
1985年,在宣传文化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武俊英和景雪变、吉有芳、马建义等一批新秀同时调入运城地区蒲剧团,与王艺华、张巨、马建义等打造了一批经典折子戏,参加全省振兴戏曲青年团调演。由韩树荆、郭炳森、高中秋、李井岗等业务人员联手打造,武俊英、兰敬生联袂主演的新编《苏三起解》在全省四大梆子组台开幕式上“压轴”演出,该剧跌宕起伏、前后呼应的结构,新颖的艺术手法,高雅的音乐,尤其是武俊英抒情委婉、优美动听、刚柔相济、情动于衷的唱腔,彻底征服了观众,引起轰动,剧目获综合治理奖,武俊英荣获金牌表演奖。年底,在山西戏剧杏花奖广播大赛中,武俊英荣登榜首。该剧则创造了一个半月三赴省(1986年4月、5月,先后赴省汇演、应邀为全省劳模大会演出、为前来山西视察的彭真委员长演出专场),一年半三进京的奇迹(1987年4月,武俊英随团进京,《苏三起解》演出6场,演火京城,获得高度评价;1988年5月赴京,在梅花奖颁奖晚会上献演;同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首届戏曲节第四轮开幕式演出4场并获优秀演出奖,各大剧种纷纷移植)。一个折子戏演到这个分上,在全国戏曲史上也是少有。
1988年5月17日,在中国剧协为第5届梅花奖获奖演员举办的座谈会上,中国剧协常务理事李超说:“流派不是自封的,必须获得观众承认。武俊英的唱腔很有特色,可以形成自己的流派。”得知武俊英正排《孟姜女》时,李超高兴地说:“很好啊,你可以创造武派的孟姜女,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形象,创造出具有时代意识的新产品。”《苏三起解》的频频闪光,标志着俊英腔的成型、成熟。李超的发言,则成为武俊英流派唱腔从实践到理论的权威性定位。
《西厢记》惊艳亮相,俊英腔达到巅峰
1990年11月,山西省振兴蒲州梆子调演在河东会堂、盐湖会堂、建工剧院同步进行,这是蒲剧史上规模最大、参演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盛会。运城、临汾、晋城、河南三门峡18个蒲剧团拿出看家本领,倾力打造19台戏、29个剧目参赛,演出38场。晋、秦、豫、京、津、沪各路专家云集,对此次汇演评价很高。由山西省文化厅鲁克义代厅长偕二位导演与韩树荆、裴青莲、高中秋、畅元发等合力打造,武俊英领衔主演的新版《西厢记》以鲜明的主题,俗中见雅、节奏明快、情节凝练的艺术风格大获成功,好评如潮。调演之外,应观众强烈要求连加3场。西安来的业界人士观后连声赞叹:“《西厢记》很值得一看!如果戏都像这样搞,不信没有观众!”外地专家则由衷感叹:“河东大地不愧为戏曲之乡!”经评议,《西厢记》位列综合治理金杯奖头名,武俊英荣登金牌奖之首。
1991年9月,《西厢记》赴省参加“山西省一周两节”演出,荣获金杯奖,名列第一。
1992年10月,在文化部主办的秦、晋、豫金三角戏曲交流演出中,武俊英以《起解》一剧荣获优秀表演奖。应组委会之邀,运城地区蒲剧团为汇演大会演出3场、对外公演4场,武俊英主演的《西厢记》《苏三起解》《送女》每场必上,轰动古城西安。
1996年,由央视文艺部拍摄的首部蒲剧电视连续剧《西厢记》荣获广电部“飞天奖”和“展播奖”。
2003年12月,武俊英携《西厢记》的“五步走”,帮她的搭档、红娘扮演者吉有芳摘取了第21届中国戏曲梅花奖。
《西厢记》的诞生,是蒲剧艺术的鸿篇巨制,使武俊英流派艺术的巅峰之作。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类第一名、国家级非遗项目蒲州梆子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党的十五大代表、全国劳模等系列荣誉,是对武俊英梨园追梦五十载的丰厚回报。而“独占蒲苑第一腔”七个大字,则写尽了武俊英对创新蒲剧声腔艺术的独特贡献。
多种措施并举,倾力传承蒲剧
2008年,武俊英调任运城市文联副主席,后任处级调研员,舞台演出逐步减少,但她通过弟子传承——收徒授艺,机构传承——市文联成立武俊英艺术工作室,基地传承——将河津小梅花蒲剧团确定为传承基地,剧目传承——在梅花版《狸猫换太子》中饰李娘娘、《西厢记》中饰崔莺莺、《玉蝉泪》中饰曹芳儿,采取以师带徒、师徒同台演出《玉蝉泪》,示范演出《苏三起解》《送女》等,继续为弘扬、传承蒲剧艺术奔忙。2008年12月,武俊英正式收贾菊兰、苏鹏、王苗苗、李红莉、孙凤梅、张瑾6人为徒,2018年,新收黄丹、张萍2名弟子,入门弟子达到8人。
艺术既需要相互学习借鉴,同时又是在激烈竞争中相生相长的,武俊英深明此道。她的流派艺术的形成,得益于博采众长,吸纳各种艺术营养。她对弟子授艺时,从来不抱门户之见,而是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学习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特点。贾菊兰双笔书画、反书,苏鹏火彩绝技,李红莉擅唱4个剧种,张萍多才多艺,不仅善唱,而且能拉二胡,能弹琴,能打板,都是兼收并蓄所取得的成果。8位弟子在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一人荣获梅花奖,4人获中国戏剧红梅奖,5人获省杏花奖,3人获山西“走进大戏台”大奖。这些成绩的获得,固然是一代新人自身努力的结果,但与其师武俊英全新的艺术理念、博大的胸怀和全力培养密不可分。梅花奖获得者贾菊兰每每忆及恩师的关心鼓励、苦心培养,总是情不自禁地感动落泪。
弟子们的艺术成就,成了武俊英的“专著”。武俊英则因流派艺术的传承发展,成为戏曲艺术永不凋落的霞光。
五十年从艺路放飞理想,五十年倾心血铸造辉煌。
五十年重继承创新发展,五十年新起点再谱华章!
愿武俊英以蒲剧传承为己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培育新人,为蒲剧事业的发扬光大再作贡献。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