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展示北魏融合发展的历史大戏 《平城赋》京城献演满堂彩
 一部展示北魏融合发展的历史大戏 《平城赋》京城献演满堂彩
2018-06-13  来源:山西戏剧网  作者:崔莉英 于宏
 
 
 
 

由大同市北路梆子传习中心排演的北路梆子《平城赋》,作为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上演的第四个剧目,6月5日、6日应邀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这部地域特色鲜明、演唱慷慨激昂的历史大剧震撼了首都观众,他们以拍手称赞、大声叫好来表示赞赏和喜爱之情。在专家评议会上,戏剧专家也是众口称赞。在京期间,记者对戏迷观众、该剧主创人员、戏剧专家进行了采访。

观 众

看戏了解了历史北魏王朝不寻常

5日的演出过后,北京一位观众沈先生说,他对南北朝的历史并不了解,对于大同曾是北魏都城并不知情,这次从《平城赋》这部戏中详细了解到了北魏王朝的历史。

主人公冯雁是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的宫奴、文成帝时期的皇后、献文帝时期的皇太后、孝文帝时期的太皇太后。在北魏政治改革中,冯雁主要是辅助文成帝废除祖制、改革弊政、尊儒崇佛,在平城内修建孔庙,在云冈开凿佛窟,凝聚民心。在献文帝朝,冯雁的主要作为是抚育拓跋弘成长、助他顺利登基,诛杀叛贼乙浑,反对鲜卑旧族复辟。面对拓跋弘的“厌政”之情,冯雁硬下心来废了皇帝另立皇孙。

在孝文帝时期,身为太皇太后的冯雁临朝称制,主要作为是进行“太和改制”,继续推行班禄制,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县衙小吏,一律拿朝廷俸禄,不准贪污勒索敛财。朝臣告发太皇太后兄长镇国公冯熙收下了波斯商人所送的“三尺布,百颗珠”稀世珍宝,一面是国家法度,一面是患难与共的兄长,在万难的抉择中,为了巩固北魏新政,冯雁选择了大义灭亲。
作品真实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把观众带入1600多年前,在帝王更替、朝廷演变中,了解了北魏平城的这段历史和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台词设计很精彩演员唱功不寻常

6日晚,记者采访了一位坐在前排直到演员谢幕还不愿离开的观众陆先生。他说,他从京戏迷好友会微信群读到一位群友5日晚观看北路梆子《平城赋》后写的诗,便约了几位好友来看戏,看后喜欢上了大同的北路梆子戏。这个剧高亢激昂,听来特别过瘾;唱词之美实不多见,慷慨激越、稳健粗犷的大段唱腔令人折服。梅花奖得主张彩平唱功十分了得,人物塑造也十分到位,而且很有气场,不时引导观众随着她的表演和情感变化进入剧情。

陆先生说,剧中冯太后和皇叔拓跋子推在朝堂上唇枪舌剑、激烈争辩的一大段对唱最见唱功,台词也相当精彩:

男:你假公济私屡干政,女:我替天行道为民争。

男:你借口改制窥权鼎,女:我问心无愧家国情……

男演员是梆子戏中的大花脸,唱腔激昂豪迈、中气十足,这与京剧裘派花脸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一段对唱是全剧的高潮,好多观众都由衷地叫好。

陆先生说,记忆深刻的还有皇太子拓跋濬的台词:“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既有表达《关雎》之情的现场感,又表现了拓跋鲜卑皇家子弟内在的汉儒之风修养。

还有现场观众说,剧中独唱、对唱、伴唱与合唱应时出现,这与传统戏曲有所区别,体现出北路梆子的与时俱进。

主 创

唱腔有活力舞美有创意

该剧汇集了国内一流的主创团队,特邀著名舞台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石玉昆、李红梅联合执导,著名编剧、国家一级编剧王卫中担任编剧,国家一级作曲恩和巴雅尔担任音乐设计,国家一级作曲孙宏旺担任唱腔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赵国良担任舞美设计,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师蒙秦担任灯光设计,国家一级服装设计师蓝玲担任服装造型设计。

演出谢幕后,记者采访了国家一级作曲孙宏旺以及剧组多位工作人员。

孙宏旺说,这部表现北魏王朝建都平城的历史题材的戏,用北路梆子来呈现,可以说是比较完美的,北路梆子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能表现出拓跋鲜卑民族“慷慨悲歌”的边塞风骨。在唱腔设计上,音乐节奏突出直爽豪迈,映衬拓跋鲜卑这一游牧民族强悍的性格,在音乐器乐的运用上,开篇有马头琴和口簧琴的演奏,体现的是马背民族的音乐特色,随着剧情的展开,故事中汉化的深入,则又改用汉族音乐器乐来表现。

剧组多位工作人员说,这部戏整体构架完美,导演手法新颖,舞美有创意。一开场舞台上便是雪花飘飘、杀气腾腾,众多大兵围困冯府,那一段武打设计非常精彩,既烘托了悲剧氛围,又显得井井有条。还有一幕是文成帝突然驾崩,皇后冯氏痛不欲生,大丧第三天,在灵前焚烧文成帝遗物时冯氏要纵身跃入火中,一队宫娥边舞边阻止皇后殉情,舞台呈现精致考究,在意境营造上又注重诗情画意。还有宫女采梅舞蹈的柔美,壮士建造云冈石窟舞蹈的刚健,祝贺太皇太后万寿日黄花群舞的妖娆,都与情节发展紧密相接。

大同市北路梆子传习中心负责人张彩平说,这部戏在舞美设计上,艺术视野更加开阔,设计师们面对现代戏剧观众群体进行设计,在继承传统美学体系的基础上求新图变,使舞台效果更加丰富,剧中的群舞不是脱离戏曲本体、追求舞台华丽的“变异”,而是顺势而为、顺理成章,安排得当,产生强烈的艺术美感。在舞美呈现上,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学生们的群舞表演可以说是相当出彩,为整部戏锦上添花。

专 家

演员唱得陶醉 观众看得过瘾

会演期间,专门邀请戏剧专家对每一部演出的剧目进行一剧一评。

6日,在《平城赋》演出结束后举行的专家评议会上,多数专家认为,《平城赋》整台演出恢宏大气,音乐新颖时尚,地域特色鲜明,唱腔优美动听,舞美简约大方,服装制作考究,既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在戏曲创作方面精湛的艺术,又巧妙融合了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厚重文化,展现了古都平城辉煌的人文历史。可以说,这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以地域声腔艺术再现恢弘历史时代的史诗性大戏。

国家京剧院一级导演李学忠说,这台戏综合艺术效果好,大气磅礴,气势恢宏,而且是大同的剧团演大同题材的戏,非常难能可贵,小剧种演出了大戏的风貌,让他对这一剧种有了全新的认识。

北方昆曲剧剧院长杨凤一说,这是会演中她看到的完美的一台戏,每一位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主演张彩平以独具天分的嗓音和表演才能,在念白唱腔方面着重用声音变化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情绪的变化,把冯太后的艺术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之成功地矗立在舞台上。配戏的(如扮演拓跋子推的花脸、扮演冯熙的须生等)表演也非常到位,使得整出戏十分出彩。看完这出戏,不仅记住了冯太后,还记住了皇叔、镇国公等。

国家京剧院创作研究室副主任彭维说,台上演员唱得陶醉,台下观众看得过瘾。全剧围绕冯太后的家国事展开,每一幕都有故事可看,剧种特色非常鲜明,有地域感,可以说地地道道的北路梆子唱腔和音乐吸引了观众。舞台道具如乘辇、銮驾等都特别写实,不同于传统戏曲的虚化处理,演员的服装特别有个性也很有特色,服装设计贴近于人物所处的朝代。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副研究员王瑜瑜认为,这是一部传记题材戏曲,表现了北魏冯太后的一生,这种创作方式与传统戏曲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其中反腐的情节与当今现实结合得很到位。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