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碗碗腔《赵五娘》感触
 看碗碗腔《赵五娘》感触
2019-02-19  来源:山西戏剧网  作者:曲润海

一、改编得有新意。

这是一本根据传奇《琵琶记》改编的新戏,不是《琵琶记》的浓缩本。《琵琶记》昆剧团都演,演得最多的是《吃糠》,尤其精彩动人。看全剧总会产生赵五娘结局怎么办?虽然张广才在坟前打了蔡伯喈,为五娘出了气,落个全忠全孝,也解决不了疑问。因为蔡伯喈即蔡邕的女儿蔡琰即蔡文姬,女承父业,也是大文人,显然来历非等闲。我没有考证过赵五娘是否真实的人物,看戏只作为艺术形象欣赏。其实原作者高明即高则诚就是改编的南戏《赵贞女》,金院本《蔡伯喈》,把原故事中蔡伯喈背亲弃妇改成了全忠全孝,把赵五娘改成了坚守三从四德的孝妇。秦腔的改编者则把蔡伯喈改成了敢于违抗君命的大孝子,而把赵五娘改成了孝妇烈女,全剧不再是大团圆,而是大悲剧,让观众多一些思考。这样的改编是允许的,既允许高明,也允许秦腔剧作者,而且是成功的。

二、移植得有价值。

一个县剧团,特别是一个“天下第一团”的县剧团,它的上演剧目,是三类。一类是从师傅那里传承来的经典折子戏和改编的传统戏,二类是新创作的现代戏和古代戏,三类是从外面移植的有定评的好戏。但凡能活下来的老剧种和稀有小剧种,大概都走着这样的路。

移植的戏,大都是人家演得出了名,或者人家演了多少年精品,移植这样的戏一般都能成功,老百姓爱看。孝义碗碗腔长期兼唱中路梆子,过去的《满床笏》《下河东》《明公断》《卧虎令》《花中君子》不都是吃现成的吗?

现在是全盘碗碗腔了,当然不能吃现成,要全部改成碗碗腔音乐唱腔,尽量把碗碗腔的表演程式、特技运用上就成了碗碗腔的代表剧目。

移植《赵五娘》,既充实了演出剧目,又锻炼了青年人才,还学习了秦腔的创作经验,三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三、赶上了好时机。

在2019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文化和旅游厅举办基层院团调演,虽然时间不长,参演剧种、剧团、剧目不算多,但它的意义却不小。这个调演是专为县剧团和民间剧团举办的,它的意义和价值堪比文化部当年举办的 “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那个展演其意义在于“保护稀有剧种,扶植基层剧团”,那么山西这个调演也不外如此,还多了民间剧团。

这也看出了山西宣传文化部门心中有基层,有百姓,是实实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北京讲话精神,依据山西实情办实事,不是传达学习完了事。它的意义也在于从根本上保护戏曲艺术,只要基层民间还有戏曲艰难地活着,就不怕有人咒它消亡。小剧种、基层剧团、它的人还在,就有希望。小剧种、基层剧团好比原上草,春风一吹,它就会活起来。孝义碗碗腔以及孝义木偶皮影一直活着,而且一直有所作为,这既与孝义有关领导的引导支持分不开,也与孝义的戏剧人们不懈的努力分不开。孝义碗碗腔带着移植的《赵五娘》参加调演,实在是赶上了好时机,他们比那些自生自灭了的、转死了的县剧团幸运得多。

四、可推动基层剧团艺术创新。

孝义碗碗腔《赵五娘》移植得成功,在艺术上也有一些可取之处。一是尊重原改编者的创作权,没有像一些剧团改了几个字就署上自己的名。但是在节目单上没有暑改编者的名却是不妥的。

二是在音乐唱腔上完全碗碗腔化了,就音乐唱腔而言,改编同样是一种创作。可喜的是,他们用自己的乐队伴奏,没有过早地录用伴奏带。这样便于跟演员多磨合一些时间,便于演员临场发挥,也便于调动观众呼应。在此次调演中,多数剧团带着乐队,效果不错,有的新戏过早地录用伴奏带,大轰大嗡,效果反而欠佳,颇为遗憾。

三是没有堆砌钢材木材,没有限制人才的表演。赵五娘最后碰死在“贞节牌匾”上,而没有造一堵墙让赵五娘去碰。腾出了空间,省下了钱财,也显示了赵五娘性格的变化。在舞台上堆砌钢材木材,是“石崇斗富”的舞美,算不得戏曲舞美,而是艺术活动中的一种腐败,和石崇斗富一样不会有好结果。(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