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仲夏,大同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孙大军先生送来他的好友刘晋川编著的《雁北耍孩儿记忆》样书,请我审阅并作序。耍孩儿作为一个戏曲剧种,是在宋元俗曲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发展衍化而成的,流行于雁北地区广大乡村。我最早接触这个剧种是20世纪80年代编纂《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时,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我看到了有关“耍孩儿”的文字介绍,不久又看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室录制的耍孩儿经典剧目《扇坟》《千里送京娘》《金木鱼》。一方面被耍孩儿这个剧种独特的声腔艺术所吸引,另一方面也被辛致极(飞罗面)、高宪(三娃旦)、薛国治(小飞罗面)、孙有等老艺术家的精湛演出所感染。
21世纪以来,因参加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和传统戏剧传承保护工作及少数民族戏剧汇演,有幸带学生到大同参观考察,多次观摩大同市耍孩儿剧团薛瑞红、王斌祥等年轻一代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孙大军调任大同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后,积极开展雁北地区传统戏剧的调查研究工作,出版了一系列丛书,其中有介绍耍孩儿剧种和音乐、汇集剧目的专著。因此,我对耍孩儿这个剧种并不陌生,但当我翻阅了这本样书后,特别是听孙大军介绍了书的作者后,还是深受感动。
其一,此书以图片为主,辅以剧种、剧团、名家介绍。书中的每一幅照片均经过精挑细选,老照片具有彰往昭来的历史价值,如大同市耍孩儿剧团的前身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仁县工农职业剧团、大同市民间戏剧团时期的演职人员合影、名家演出剧照、经典剧目照片、有关文物文献照片等。新照片具有生动、亮丽、醒目的艺术风格,无论是表现艺术家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风采,还是反映剧团上山下乡在基层演出的活动,或是在首都戏剧舞台上接受上级领导和专家学者观摩检阅的历史瞬间,均让人眼前一亮,留下深刻印象。
其二,部分摄影作品对耍孩儿剧种历史研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如应县北楼口关帝庙古戏台及戏台墙上曾有的题壁:“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起日《二龙山》《对联珠》,正日《送饭》《狮子洞》,末日《花园会》《金木鱼》,耍孩儿一班在此一乐。”“耍孩儿”这个曲调在元杂剧中就广泛运用,但其什么时候由一个曲子发展衍生出一个剧种,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有了这条舞台题壁,再加以元杂剧中有“云中派”,北曲杂剧在清初在山西流行,还有傅山等大文豪写杂剧形式的剧本,那么,耍孩儿作为一个剧种应该形成于清中叶,道光年间已经成熟,并在雁北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三,通过此书的自序和孙大军先生的介绍,我得知作者刘晋川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这使我十分惊讶和感动!一个与戏曲不相干的“局外人”,干了一般戏曲界人士干不出来的事!如果没有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没有对耍孩儿这一地方戏的热爱、没有对耍孩儿艺术家们的尊崇及过硬的摄影技术,要出版这样一本高质量的图文并茂的耍孩儿专著是不可能的。
感谢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为读者捧出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印刷精美的耍孩儿剧种形象史。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