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地方戏要重返乡村主场

图为山西省晋剧院演出一团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合龙山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资料图 地方戏源于田间地头、巷间胡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由于多种因素很...[详细]

“一个文艺家要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 ——读王西

近日,笔者认真阅读了王西兰老师《艺术是生命的支撑》一书。该书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出版,共分文坛足迹品文论艺一路同行三个部分,收录了作者从2001年至2015年创作的65篇文章...

构建春节演剧新传统和新记忆

春节是岁首之节,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戏曲是民族之花,保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二者相互促进,节日成为戏曲传播的重要契机,演剧则是节日民俗的重要内容。戏曲演出娱...

春节里的艺术在传续中弘扬与发展

春节是人民的节日,春节的美学就是人民的美学,是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春节中人的文化行为,体现出中华民族最古老也最深情的活态文化叙事风格与精神信仰。 在传统春节的民俗艺术中,中...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 ——浅谈川剧《江姐》的成功改编

川剧《江姐》剧照 重庆市川剧院推出的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领衔的新版川剧《江姐》,在短短数年内,不但摘得文华奖,同时走向全国,演出...

以高质量文艺创作彰显文化软实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文艺高质量发展也是推...

文艺评价是促进文艺繁荣的重要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文艺以审美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写照,表达情感、认知和价...

三条老传统,一把好“谷子”

剧院外,是新建的现代化楼宇;剧院内,是传统的古典式设计,尤其舞台美术按故宫环境打造,演出格局仿宫廷形制,令人产生不同于一般镜框式舞台,更不同于街巷勾栏、亭台家班的宫廷戏...

明清堂会舞台探秘

堂会是明清戏曲的重要展演场所,其发展是在遵循观演合一的传统模式下逐步成熟的。它由表演者、场地及观众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作为观演平台,空间布局既要满足演出的实际需求,还要兼...

戏剧创新不可放逐主体性

古往今来,国内外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戏剧形态,有的至今仍存续、活跃于舞台,有的已经化作历史烟云。演出的舞台也从传统剧场、镜框式舞台到自然山水、城市街巷,再到现如今各种各样...

繁荣文艺创作 滋养精神生活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优秀文艺作品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11月26日至30日,山西省第十二届群星奖终评暨2024年山西省群众文化优秀作品展演在...

舞台艺术电影的转换融合之道

舞剧电影《只此青绿》剧照 今年,中国电影市场有多部舞台艺术作品被搬上大银幕,大型情景史诗舞台艺术电影《伟大征程》、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作品的出现,不仅...

守正创新,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文章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

  • 首页
  • 上一页
  • 12
  • 13
  • 14
  • 15
  • 16
  • 下一页
  • 末页
  • 504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