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再去去文艺圈的浮躁

十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在全国上下引发强烈反响。它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一样是历史性的,既是锚航定向,也是激浊扬清,引领新时代文艺事...[详细]

培养好非遗传承人

沈海涛 图 非遗特展、非遗市集、非遗手作小课堂山西非遗展示月活动前不久落下帷幕,全省各地举办的百余项活动呈现出山西非遗的万千气象,与此同时,众多非遗传承人也通过面食、戏剧、...

用倾注深情的创作让观众怦然心动 ——从越剧《新龙门客栈

2023年,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由我编剧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因小百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两位青年演员的演绎而火爆出圈,百年女子越剧也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重返年轻观众的...

人工智能对戏曲剧本创作的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AI对于艺术领域的影响是显而易...

从“小众雅玩”到“国潮新宠” ——数字赋能戏曲“出圈”

近年来,越来越多戏曲院团开始拥抱数字智慧舞台,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虽然兼具雅俗共赏的特性,但却面...

艺术类高校如何开展美育

开往春天的列车(中国画)李雨蒙 海渊之光奋斗者号(中国画)张孙哲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指导思...

看得见的中华文化之礼 ——评《华服霓裳:京剧戏服探秘》

《华服霓裳》刘飞刘连伦著北京教育出版社 男红团龙蟒《四郎探母》中牛冬玲饰杨延辉 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服饰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

“网络直播+戏曲”:为传统艺术打造“第二舞台”

传统戏曲走进直播间,帮助戏曲从业者收获第二个舞台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

审美如脱节,应及时解决

审美脱节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因为只有思路合拍,才能拉近创作人员跟观众的距离,创作人员才能以知心人好朋友的身份,通过作品跟观众交心。 舞台艺术创作有一个重要环节,即剧本专家...

老戏新演说“立意”

对老戏重新立意的创作不能信马由缰,需要考虑几个关键性的问题。首先是要清楚一些老戏有没有被重新立意的价值,其次是要从真实的人性视角考虑,最后是要尊重民众的审美心理。 戏曲艺...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坚持两个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推动...

文艺领域的改革须在体制机制上发力 ——对党的二十届三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正上演着气势磅礴的历史壮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事业,推向一个新的...

舞台服装:从“穿”戏服到“带”人物

民族舞剧《红楼梦》中十二金钗人物服装上的云肩设计图样资料图片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资料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资料图片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青绿身影绰约,一身青绿色...

  • 首页
  • 上一页
  • 15
  • 16
  • 17
  • 18
  • 19
  • 下一页
  • 末页
  • 493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