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之际,今年第20期《求是》杂志重新发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扎根人民、拥抱人民、表现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

今天(10月17日)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我国加入《公约...

从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同时期的戏曲艺术创作遵循不尽相同。当代戏曲艺术创作的根本遵循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给予了明确指引,那就是坚持以人民...

互联网时代,破圈成为一个时尚名词,多元化破圈也成为戏曲等传统文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戏曲跨界的传统由来已久。1905年,一部《定军山》令戏曲首次触电,中国第一部电影应运而生。之...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价值航向...

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 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演出剧照。 取材于中共早期隐蔽战线真人真事的京剧《龙潭英杰》。图为演出剧照。 图为沪剧《敦煌女儿》演出剧照。 十年前,习近平...

十年来的文艺创作,在充分承担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了值得高度肯定的成就。图为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在十年的文艺发展中,具有大众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开端,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文艺工作发表了很多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文艺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思想指引。这些重要论述在新时代语境下提出...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文艺工作者以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其中,戏剧艺术在民族盛衰、国家兴亡的重大时刻更...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与人民之间的联系。他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