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戏曲中的京华风韵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李简主编、薛舒丹编注、文津出版社 《观榜图》(局部)清梁亯选自《古代戏曲中的北京》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这是建于清康...

多元共生 戏韵无间 ​——从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

日前,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在江苏苏州举行。23部展演剧目在11天里连续上演,既保持了小剧场戏剧的探索品格与创新精神,也呈现出多元共生、戏韵无间的艺术姿态,彰显了大...

戏剧评论须紧贴现实、紧扣舞台

高质量、高水平的戏剧评论,能反映现实、观照舞台,帮助创作者发现问题、打开思路、拓宽视野,对于打造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戏剧作品和引领观众鉴赏艺术有着重要作用。...

开拓戏曲新市场的“要与不要”

在精品化创作与大众化追求中拓展,在主动借势、借力中开掘,在充分彰显戏曲审美个性中开拓,在高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以及新媒体传播中前行,戏曲的市场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环...

传统戏曲应充分利用数字科技

一座大型剧院满座不过两千余人,而一段百万播放量的戏曲视频,通过数字网络辐射的人数相当于500座大型剧院的观众体量。庞大的观众体量下,大数据能够带来直观的、即时的反馈,在网上...

艺术与文学:中国古代戏曲史的简明品格

《中国古代戏曲简史》赵鹏程胡胜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戏曲源远流长,其中不仅产生了元杂剧、明清传奇等经典戏曲艺术样式,也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总结。在《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一...

继续昂首阔步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热烈

日前,爱国主义题材话剧《联大往事》在北京大学上演。该剧讲述了西南联大在极度艰苦简陋的环境下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为国家培养杰出人才的故事。该剧为云南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此次...

别让剧场的边界限制戏剧发展

越剧《新龙门客栈》演出现场。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将自然景观与表演内容相结合。资料图片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媒介演变,丰富多样的演艺新形态在不断出现:沉浸式剧场、旅游剧...

戏剧属于剧场 边界不容模糊

舞台剧《重庆1949》,舞台和观众席由5个可360度旋转的圆环组成,观众区和舞台完全融合。 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观众佩戴着白色面具跟随演员在五层楼的空间内自由移动,成为剧中故事...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推动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戏曲“破圈”是为了“守圈”

戏曲的破圈并非只是为了一路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也是为了更好地守圈,更好地传承弘扬戏曲艺术。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戏曲前进的脚步,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恪守正...

  • 首页
  • 上一页
  • 24
  • 25
  • 26
  • 27
  • 28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