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求忆与求异是当代戏曲实践与发展的一体两面,不可相互替代,更不能相互分离。求忆通过对文化经典的不断温习获得今人对古意的体认和互通,并借此为实践树立标尺,为拓新拟定方向;求...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稀有剧种发展在各方关注支持的基础上,亦须主动走出深闺,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活化演出形态,让更多观众见识其艺术魅力与时代价值,了解场上的关联环节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国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丰厚,自古以来文艺作品中不乏对收获的表达,如《诗经》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对戏曲现代戏来说,要表现的要素都是现代的、写实的,但其本体又须是写意的、戏曲的。 戏曲现代戏在舞台表达形式上,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模拟现实,而要能够赋予作品传统的文化意蕴,回...

9月20日晚,以礼赞新中国 逐梦新时代为主题的2024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秧歌舞大赛在高平市举行,全省18支代表队、80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是山西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形...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这一重要论断。中国精神涵养于我国独特的文化血脉和精神纽带,是中国戏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迈向高质...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戏曲依然肩负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任,需要持续释放艺术的生命力和亲和力,不断繁荣发展,更好担负起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

如何做到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主旋律戏剧创作曾经遇到的问题。近年来,经过戏剧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主旋律戏剧作品的艺术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舞台上光影流转、水袖翻飞,舞台下如痴如醉,掌声雷动。据光明日报报道,9月10日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暨500场庆典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20年间,青春版《牡丹亭》已于海内外巡演...

中国戏曲,一种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样艺术元素的传统艺术形式,拥有超过三百个剧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和豫剧等五大剧种广为人知。自汉、唐起,...

川剧《江姐》剧照。 重庆市川剧院供图 前不久,川剧《江姐》参加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该剧从2018年1月在重庆首演以来,已经演出超过130场。中国戏曲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