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推动建立当代戏曲舞台表演风格

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第十三期 时间:2016年11月15日上午 地 点: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309会议室 主办: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 与会人员: 龚和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艺术评论应提倡多样化

黄卓绘图 艺术评论在艺术史演进的总体历程中,既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可谓古已有之,同时艺术评论又时常会被认定为一种新鲜事物,具有概念界定与规定性上的种种含混与模糊现象。...

文化自信:挺起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珍视中国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戏曲传承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戏曲是最能彰显民族审美风范、最能凝聚民族精神的综合表演艺术。在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国戏曲不论兴衰变化,总是积极地用高超的艺术表现贴近时代、展现生...

“文化自觉”更需要切近日常生活

费孝通先生是立足全球化背景与国内文化形势,最先提出文化自觉并系统论述的学者之一。他着眼于21世纪及人类在21世纪怎样才能和平地一起住在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教育体系;一国...

“点线面”结合让传统戏曲活起来

传统戏曲作为古代艺术的生动再现,其价值与美感无法估量。如何让堪称国宝的传统戏曲真正活在人们的心中,离不开三到位:传统戏曲精品频出质量到位、戏曲市场管理有序规范到位、戏曲...

有“戏”更要有“曲”

戏曲一词由来已久。早在南宋年间,刘勋就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这是戏曲一词现存最早的记录。刘勋所指的戏曲实际上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后来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

自信在心 人民是根 创新为本 理想是魂

深入的生活,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如今我们的生活色彩斑斓、多姿多彩,艺术家是否能用眼睛去发现、用大脑去思考,是否能把你多年的生活积累集中到你的艺术作品上发力,是一个重...

一切源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图自中国艺术报 广大文艺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无愧时代,不负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艺繁荣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 图 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高擎着文化的旗帜。 一个自信的民族,永...

在文艺的春天里纵情歌唱——文艺界喜迎中国文联第十次全

11月29日,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春华秋实20112015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就与风采展览。孟祥宁摄 11月28日,莫言(左)与阎晶明交谈。王纪国摄 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夕...

让剧院成为城市的文化客厅

配图 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起大量剧院,从演出市场较好的北上广一线城市到市场有待培育的三四线城市,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都有自己的剧院。然而提起剧院,人们往往会将其与高运营成本、...

  • 首页
  • 上一页
  • 400
  • 401
  • 402
  • 403
  • 404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