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文化情怀是检验官员执政境界的重要标志

从宽泛的意义上讲,进入人类意识范围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涉及文化。文化流贯在世界中,关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不可能在不涉及文化的状态中生存很久。一个官员,拥有社会公...

艺术形式与内容如何双丰收

近年来,随着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幅度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新形式、新内容探索激励政策的出台,成为艺术创新发展的催化剂。这除了反映在传统体裁形式的新发展上,还激励了跨界融合形式的...

在文化自信中自觉自强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自信 ,是基于我们党对人民赤子之心的理念和信仰。对人民赤子之心是一种政治理念,也是一种精神信仰,它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内核。这个自信也是文化自觉的持久动力和...

以高度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

国家兴旺,文化兴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

紫袍不是一朝绣 好戏尚需细细磨

提起武则天和狄仁杰这两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山西省京剧院创排的新编京剧《紫袍记》就是一部以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扎根山西、立足...

实践探新知 积累求建树——读安葵专著《戏曲理论与美学》

戏曲理论家安葵新著《戏曲理论与美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囊括了现代戏曲理论研究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最为艰深的一系列学术话题。 建设中国现代的戏曲理论必须以古典...

小剧场戏剧怎成大气候?——小剧场戏剧研讨会综述

当下北京的小剧场戏剧创作处于什么状态?在生存与发展中,小剧场戏剧遇到了哪些新的难题?如何让小剧场戏剧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提升艺术质量?小剧场戏剧的实践者如何看待自身发展...

李铁英先生对山西戏剧的贡献和启示

热烈庆祝山西省京剧院建院六十周年 李铁英先生像 小时候在家乡看的是大戏北路梆子。偶然也能听一听果子红的唱片《空城计》、《表刘流》,京 戏却只能听听到过北京见过大世面的人说。...

“南腔”与“北调”的音乐特征分析——以昆曲和晋剧为例

配图 一个是南戏在江南水乡的灵动间汲取了北曲的精华,一个是梆子在晋中大地的沉稳中吸收了南曲的韵律。 中国传统戏剧是将音乐、 文学、 舞蹈、 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据...

不被市场看好的折子戏,为什么还要发掘整理?

从福建折子戏晋京展演看折子戏对于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梨园流派传统剧目《吕蒙正过桥入窑》,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演出 不久前,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戏晋京展演,短短八场演出,汇...

当代文艺精品的对外翻译:不仅需要实施,更需要“落地”

配图 自网络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我们这个时代,呼唤中国文艺精品走出去 。优秀的文艺作品或者说文艺精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把它们推向世界舞台,借...

改善观演环境 观众是“第一责任人”

原标题:沉醉之余,别忘礼仪 配图 自网络 这些年,剧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说来是个幸事。剧场里上演的是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但假若你时常前往,难免会遇到令人不安的情形:有的观众晚...

  • 首页
  • 上一页
  • 402
  • 403
  • 404
  • 405
  • 406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