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把人民作为审美的中心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和思想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的文艺思想始终把人民作为审美的中心。党的文艺思想要求,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

地方戏逆袭,需找准现代观众的频道

在作家莫言的乡愁里,有一种因高密茂腔而起的忧伤曾经,县里的剧团到村里演出都一票难求,可现在地方党委政府很关注、很努力,但是却没有人看,这样的艺术很难长久。 寂寞不光是茂腔...

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刘卫兵 摄 专家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自信的深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

心灵的仪式 情感的升华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王晔 摄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舞美设计几点体会 在建党95周年之际,我有幸承担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舞美设计的光荣任务,从...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

配图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传统的。如果我们把现代文化理解为是适合于现代工业化与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基础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那...

晋剧经典的当代审美价值——由《算粮登殿》说开去

打不完的金枝算不完的粮形象的形容了在晋剧传统剧目中《打金枝》与《算粮登殿》这两出戏的重要地位。那么金枝何以打不完,粮何以算不完呢?之所以金枝打不完、粮算不完的说法,主要...

以“一棵菜”精神,让戏曲界生发更多“张火丁现象”

京剧《白蛇传》剧照,张火丁饰白素贞、叶少兰饰许仙、徐畅饰小青 李峰 摄 这几年,无论评论家还是媒体、圈内还是圈外如何热捧,张火丁始终鲜见于各种热闹的场合,即使在关于自己艺术...

专家评戏,真情与真知不可或缺

配图 笔者参加过不少舞台作品研讨会,一些会议拉拉杂杂3个多小时,除去客套话、空话,竟难以提炼出什么真知灼见。一些专家的评论听似新奇,却是用术语或非常规词汇包装起来的精致的废...

中国戏曲,不能在翻译中自我迷失

配图 中 国戏曲走出国门,首先就会遇上外语翻译的问题。20世纪是西方人的世纪,戏曲一词翻译成英文就成了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京剧被译成Beijing opera,依此类推,各地方戏如豫剧被译...

一场缺斤少两的结义——观新编历史京剧《桃园三结义》

京剧《桃园三结义》剧照。长城网 王潇 摄 6月23日晚,长安大戏院上演了一出华北某戏曲大省晋京演出的开幕大戏新编历史京剧《桃园三结义》。这部戏讲的是张飞事母至孝,张母不准张飞结...

文化走出去亟须因地制宜——来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

外国人对长城等中国人文资源的认知度最高,对和谐这一哲学概念认知度也很高,而对昆曲等中国艺术形态的认知度偏低,对老子等中国古今人物的认知度最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

文化工作别瞎赶时髦

配图 与文无关 近来,一些地方文化部门在部署工作时,不忘加入一些时髦表述,出现频率较高的莫过于新常态文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面看,这些表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但有些地方...

  • 首页
  • 上一页
  • 419
  • 420
  • 421
  • 422
  • 423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