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戏剧节为城市提供精神滋养

都市人生百态和文化气质就是城市戏剧的样貌和气度。元代的大都、南宋的临安、清代的北京、近代的上海等城市发展进程上镌刻着元曲、杂剧、京剧、越剧等戏剧艺术的发展足迹和人文气息...

以青春视角致敬文学经典 ——观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剧照宋灏摄/光明图片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日前迎来回家之旅,江苏大剧院歌剧厅内座无虚席。该剧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

用戏剧讲好文明的故事

今天,我们以戏剧的方式,共话有关世界和平与理解的时代话题,意义深远且重大。我以为,世界的本质其实是带着一种戏剧性的运动,充满了人与人、人与族群、人与自然环境及自身的冲突...

从“唱戏时代”到“演播时代” ——专访著名剧作家罗怀臻

剧作家罗怀臻持续保持着对戏剧发展的文化生态、思潮走向和前沿实践的广泛观察和深入思考。从早期的都市化理念到后来提出再民间化、再乡土化,他一直强调都市化是路径,再乡土化是手...

戏曲的跨文化演绎:“中国版”还是“中国化”?

小剧场京剧《吝啬鬼》 小剧场京剧《吝啬鬼》、豫剧《复活》、沪剧《临湖明月》近几年,戏曲舞台上一批改编自外国名著、名剧的新作持续涌现。在跨文化演绎中,如何看待不同理念和演剧...

戏曲流量如何变“留量”

新媒体时代,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上的表现让人惊艳,流量爆款常有出现,如越剧《新龙门客...

清明“节令戏”略说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清明民俗最典型的就是祭祖和扫墓,另外就是踏青和春游。清明题材反映到戏曲舞台上的节令戏,也是以这两方面内容为主...

文艺“评论”与“研究”不能混为一谈

黄 卓 绘 文艺评论、文艺研究是文艺百花园中两朵不同的花儿,二者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为文艺大家庭的满园春色发挥出各自的独特作用。 然而,近年来笔者发现在各级、各类文艺评奖、学...

走进剧场,请放下手机

观众须知不是摆设,文明观演从小事做起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走进剧场看演出,每到精彩之处,身边总有人举起手机拍照、录像,有的发出咔咔响声,有的闪光灯闪个不停,本来跟着剧...

深入把握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

牵手新媒介,传统戏曲有多少种打开方式

戏曲行头新华社发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拍摄戏曲表演的短视频。光明图片/ICPHOTO 沉浸式昆曲《金陵寻梦夜瞻园》。光明图片/ICPHOTO 从舞台上的戏曲电视频道中的戏曲到直播间里的戏曲短视频中...

戏曲艺术爆红高校课堂 彰显“戏曲进校园”10年滴灌之功

近日,南昌大学赣剧艺术鉴赏课程的火爆场景从自媒体火到了主流媒体,梅花奖获得者现身大学课堂,舞水袖、教舞剑、耍花枪,还带着几位幸运听众学生现场体验身段,把戏曲课教成了爆款...

  • 首页
  • 上一页
  • 44
  • 45
  • 46
  • 47
  • 48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