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互联网+”为戏剧评论拓展新空间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兴起的网络匿名评论等现象成为近来戏剧评论界的关注点,虽然匿名评论有娱乐化、缺少专业性等倾向,但专家普遍期待新媒体环境下的...

现代戏接地气才能入情入理入心

不好玩,乏趣味,远离普通老百姓的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成为当下现代戏创作的一大弊病,对此,参加中国剧协第七届中青年编剧研修班的专家表示 现代戏接地气才能入情入理入心...

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体会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 我从事了60余年戏曲工作,戏曲艺术作为我毕生钟爱和从事的事业,至今仍觉得它是宝藏,究其根源就是它作...

剧目宣传别搞“标题党”

近年来,舞台艺术演出市场日渐火爆,越来越丰富多样的作品涌现在观众面前。京剧、昆曲、歌剧这一类对作品性质、类别的概括性描述已经无法表达主创团队力推作品的决心,他们因...

文艺维权,权利人要勇于争取最大利益

文艺作品遭遇侵权事件,诉讼时间长、举证难、耗费精力大。官司打不打,怎么打,私了行不行,会不会助长侵权者侥幸心理,有维权经验的权利人和律师建议 文艺维权,权利人要勇于...

壮大中国气派的文艺批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创作要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 ,并要求文艺评论工作者运用历史的...

罗怀臻:对剧作人才的培养不是“养”

无人入睡(油画)刘南一 编者按一些烧钱的大制作戏剧和一部分小剧场游戏式的戏剧,其实背离了戏剧的本质精神。我们真正缺失的是剧作家,而并不是缺少编剧匠。中国剧协副主席罗...

中国商业演出市场八大趋势

4月9-10日,第5届道略演艺产业年会暨2015演艺北京剧目交易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行。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2015商业演出市场票房报告》。 报告分析了中国商业演出八...

中国剧场的五个现象

4月9-10日,第5届道略演艺产业年会暨2015演艺北京剧目交易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行。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2015演出剧场发展报告》。 报告分析了中国剧场的五个现象...

孙惠柱:从戏剧看西方理论引入中国的误区

一百多年来,现代中国文化始终和西方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引进大都是从翻译开始的,由于具体作品的量大大超出概括性的理论,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很...

戏中清明:与清明有关的戏曲和评书作品

中国人的节令,都有对应的吃食和活动,其中最要紧是吃。清明在吃上似乎有短板,专门应节的吃食,也只有南方的青团尚可说说。但青团较之粽子、月饼、饺子种类的丰富,还嫌太过...

戏曲批评需要“体系”建构

戏曲批评是呈现戏曲美学精神、总结戏曲创作经验、促进戏曲发展的有利因素,这是戏曲从其成熟之际就已经被不断证明的事实。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中,理性、健康、深刻乃至具有...

  • 首页
  • 上一页
  • 471
  • 472
  • 473
  • 474
  • 475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