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戏曲电影期待“挺进”城市院线

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之际,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的系列戏曲电影受到观众赞誉。近几年戏曲电影在农村市场热度不减,但在城市院线还处于市场起步阶段 戏曲电影期待挺进城市院线 下...

文化建设应着力培育和发扬中国精神

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仅是文化走出去的数据堆积,也不单是某些中国文化符号的国际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我们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

文艺传播与大众媒介的共同演进

评曾耀农新著《文艺传播学》 文艺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手段,将文艺信息、思想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简而言之,它是文艺家、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文艺信息...

剧场可否设置“微信时间”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看演出到精彩处,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拍照,之后迫不及待地发到微信朋友圈,引来好友点赞。可是,拍照这样的举动在剧场里可是犯了大忌。在举起手机的瞬间...

总结影视传播的特点与方法

评曾耀农教授新著《现代影视传播》 影视传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传播的快速性和声音画面的易逝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视听的被动型;传播的广泛性和收听的随意性;声画并茂和信息...

让戏曲演出票房和上座率干净坦荡

这说来可能像是一场戏剧。笔者购票走进剧场观演,然而突如其来的是一种土豪的感觉,除了自己再没其他观众了,暗问自己这里是被我承包了吗。很怀疑,该场演出是否会正常开始。...

戏曲艺术要创新,必须打破崇古思维

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的水袖舞《百花争妍》是对戏曲时尚化、川剧大众化的一次创新尝试 当前戏曲界有一现象不容忽视,即崇古思维的影响。崇古思维在戏曲创作和研究中表现为厚古薄...

万达的文化产业担当和野心

万达的文化产业担当和野心从武汉万达汉秀说起 由万达集团打造的大型舞台驻场演出秀汉秀,自2014年12月20日在湖北武汉惊艳亮相以来,受到观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开演的3个多月里...

《叮咯咙咚呛》:戏曲与韩流碰撞

近年来,各类明星真人秀节目从唱歌、跳舞、下厨到旅行,频出奇招,而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央视,却将视角放在了传统文化与时下最热的韩流上,创新制作出明星跨界体验类戏曲真人...

戏曲演出的阵地战尝试

《南戏印象琵琶记》日前在温州南戏博物馆驻场演出,这是一次静态与动态紧密联动的成功尝试。从前些年厅堂版《牡丹亭》驻场北京皇家粮仓、越剧《红楼梦》驻场北京正乙祠,到...

丁牛郭冀程 晋剧五大流派百年流芳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是我省主要传统剧种之一。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中路梆子的舞台上即出现以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形成了具有...

汉秀,是一台什么样的演出

由万达集团和德贡集团联袂打造的汉秀首演至今已逾百天,世界前沿技术与挑战人体极限的表演结合,带来的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感官盛宴。这场造梦般的秀赢得了观众的惊呼和掌声:华...

  • 首页
  • 上一页
  • 472
  • 473
  • 474
  • 475
  • 476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