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加快建设中国戏曲博物馆 促进戏曲活态保护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

天地间一场大戏 ——读《戏中山河》

王芳的散文集《戏中山河》于2023年4月出版,我曾于2021年3月陪王芳考察《忠保国》剧中人物杨博在家乡蒲州的踪迹,所以有幸在第一时间收到她寄来的新书。王芳在新书扉页写下赠语宏图大业...

领略中国戏曲独特魅力 ——读《中国戏七讲》

《中国戏七讲》李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戏曲,是诗、词之后最中国的抒情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思维、记忆、表达和交流、互动的方式。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李楯教授的《中...

戏曲舞台如何直面UP主

《三击掌母女会》和《马前泼水》两出传统京剧在某地剧场演出的当晚,室外近摄氏零度低温,室内气氛热烈,观众席坐满了大学生模样或显然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连演的两出剧目均为...

用文艺精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艺界代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文...

增强精神力量 文艺服务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了根...

“艺术之花”为“人”开 ——谈“小百花”以人民为中心的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他谈道: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全国政协委员尹晓东:建议重点加强戏曲专业学位博士人才

他建议在博士授权单位申报中,应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给予戏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更多政策支持。 戏曲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尚未建立。今年全国两会期...

让舞台艺术创作更好契合时代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舞台艺术创作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涌现出来,得到各界观众的认可。同时不能忽略,与当前舞台艺术创作的巨大体量相比,精品的数量还不算多,创...

加强对中国歌剧的创作扶持和传播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 迄今为止,中国歌剧已走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艺术成就巨大,社会影响深远。与欧美歌剧相比,中国歌剧虽然历史不长,但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

坚持“整剧式”培养 扶持青年戏曲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赵秀君: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人才培养是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戏曲工作者努力下,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

运用新媒体平台更好地促进艺术院团发展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开展的各类型线上演播活动达1.21万场,民乐、戏曲、相声等优秀传统艺术形式,都已经在探索线上...

  • 首页
  • 上一页
  • 47
  • 48
  • 49
  • 50
  • 51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