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孝义碗碗腔《状元与乞丐》精彩亮相省城

1月7日至8日晚,2025年两节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由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出有限公司演出的孝义碗碗腔《状元与乞丐》在省城太原星光剧场精彩上演。 《状元与乞丐》是孝义碗碗腔的经典剧目之一...[详细]

风雪中的锣鼓杂戏

锣鼓杂戏,又叫铙鼓杂戏,诞生于宋代,兴盛于元代以后,比昆曲起源更早,至今已有千余年...

山西永济:“道情志愿演出团”把快乐带给老年人

2014年10月24日上午,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夕阳红养老托老中心,沐浴着杲杲秋阳的孤寡老...

右玉道情百年历史就是一出戏

右玉道情与神池道情、繁 (峙)代(县)道情统称晋北道情。 晋北道情戏作为地方小剧种是我国北...

张家口二人台惠民演出扮靓市民假期生活

5月2日至3日,以二人台剧目为主的惠民演出在大境门挂红灯大戏楼举行。二人台歌舞、二人台...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雁北耍孩儿

雁北耍孩儿是流行于我省大同、怀仁、山阴县以及山西与内蒙古交界部分地区的剧种。 关于耍...

有情有义铸英模——上党落子《申纪兰》观后感

资料图 2010年末,山西推梅委员会开会的时候,委员们闲聊了去长治观看上党落子《申纪兰》的感受,他们都认为这部戏排得非常不错,剧场效果很好,是一部好戏。他们这样一说,对...

山西临汾帝尧古都文化旅游节地方戏曲展演开幕

乔增军图 4月14日晚,眉户剧《雷雨》在临汾市影剧院上演,拉开了山西临汾帝尧古都文化旅游节地方戏曲展演的帷幕。 眉户剧《雷雨》由京剧《雷雨》改编而成,由国家一级演员,梅...

康保二人台发展史迹

民国初年,二人台在康保一带除卖艺乞讨表演外,在一些大众场合也有了较正规的表演。表演时一般为一、两人,并且有了丑、旦之分,旦角由男性扮演。场地大多在露天,观众在四周...

山西和顺“凤台小戏” 500年后面临“凋零”

凤山脚下一枝花,元夜飞红分外佳,歌舞飘香入万户,千年传艺在农家。这首诗在和顺当地广为流传,诗中也充分反映了这一民间剧种的历史艺术价值和地方特色。 凤台小戏是具有和顺...

眉户《杨三姐告状》成功首演

2015年3月13日晚,由临猗县眉户剧团移植自评剧《杨三姐告状》的同名眉户在河东会堂首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该团团长闫慧芳领衔主演,引爆全场。 民国年间,土豪高某之子,...

《康保二人台史话》出版

2006年,河北康保二人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将该民间艺术挖掘、传承和创新,2012年康保县组织编写《康保二人台史话》,17日下午,该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张家...

和顺“凤台小戏”

和顺凤台小戏 凤台小戏,是由二、三人扮成角色的民歌表演唱形式,因产生于和顺县凤台村而得名。约形成于清代中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凤台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

  • 首页
  • 上一页
  • 59
  • 60
  • 61
  • 62
  • 63
  • 下一页
  • 末页
  • 6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