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痛定思痛”的宋城演艺要做室外演出了
 疫情之下,“痛定思痛”的宋城演艺要做室外演出了
2020-05-19  来源:新京报  作者:郑艺佳

5月18日,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城演艺”)举行了2019年度经营回顾及未来展望投资者交流活动。活动中,宋城演艺董事长黄巧灵坦言,这次疫情给宋城演艺带来了非常大的震动。同时宋城演艺方面也透露,项目预计在6月中旬恢复开业,为暑期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宋城演艺计划于景区建设1-2个室外剧院

在国内各大主题公园品牌纷纷全部或部分恢复正常运营之际,以演艺项目为代表的宋城演艺仍在“缺席”。背后原因不难理解,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宋城演艺的演出项目多以室内为主,所以预计开放时间会晚于大部分户外景区。作为少数以室内演艺项目为主要盈利手段的旅游类上市公司,宋城演艺受疫情影响较大,而且未来还可能受到持续的影响。

今年一季度,宋城演艺实现营收1.34亿元,净利润4996万元,分别同比下滑83.71%和86.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4.44万元,同比下滑102.85%。

在今日的交流活动中,宋城演艺董事长黄巧灵也并未回避这一问题。黄巧灵坦言:“这次疫情给了我们非常大的震动,宋城演艺都是室内剧院,让我们开我们也不敢开。” 不过,据宋城演艺常务副总裁商玲霞透露,项目预计在6月中旬恢复开业,为暑期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宋城演艺也在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做好随时开业的准备。

目前,宋城演艺也对疫情暴露出的问题“痛定思痛”,采取应对措施。据介绍,在疫情开始的一个月内,宋城演艺便在一次会议中决定,今年内,除九寨沟等比较小的项目之外,要在所有千古情景点建立1-2个室外千古情剧院,同时也可以演出其他的实景项目。据透露,届时景区夜间时至少可以上演两场演出,可接待约6000名游客,一些难以在室内采用的技术和设备也可在室外项目中运用。“也就是说,今后再有疫情,我们的室外演出足够支持游客看一天。”黄巧灵表示。

不过,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也表示,如何恢复游客对主题公园的信心,是当下行业复苏的首要问题,而宋城演艺这样以室内项目为主的主题公园,正是其中最困难的类型。在此背景下,宋城演艺如何重振游客信心,仍是一大挑战。

“演艺王国”落子上海,城市演艺如何一较高下?

与此同时,“演艺王国”成为了此次交流活动中的高频词。在2019年年报中,宋城演艺明确提出在2020年间,将全面推进各景区剧院矩阵的建设和多元化内容的打造。杭州、上海和西安作为宋城演艺王国的首批项目,将实现从单台演出到多台演出、单张门票到多种门票组合的转型升级。其中,西安和上海项目是宋城演艺2020年新项目打造的重中之重。

资料显示,宋城演艺上海世博大舞台项目于2018年开始动工,总投资约8.3亿元,这也是宋城演艺第一次落户一线城市,实现旅游演艺向城市演艺的转变之举。对于该项目,黄巧灵表示高度看好:“上海有挖不完的市场,以上海的经济水平,这个城市的容量和它的演艺是不匹配的。”

《2019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大剧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等上海49家剧院的67个剧场共计完成演出活动8820场,较上年增长12.6%;其中主/合办演出4080场,占比46.3%,观众达631.64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3%。剧场售出票房10.98亿元,租场收入2.42亿元,共计13.4亿元,同比上升38%。

据黄巧灵介绍,宋城演艺的上海项目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演艺集群”,目前已安排有10台剧目。除了宋城演艺自身的演艺产品外,还可为其他演出提供场地、餐饮和住宿等。

此前有分析指出,过去宋城演艺始终扎根于景区演艺,业内对其艺术地位、艺术性时有诟病。若能以城市演艺拿下上海市场,将对宋城演艺的品牌带来有力提升。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宋城演艺需要走出景区演艺,以寻求更广的受众群体和市场空间。但另一方面,城市演艺也对项目的艺术品质要求更高、更需要打磨。近年来,上海不仅有《永不消逝的电波》、《战上海》这样优秀的本土作品,还有如《巴黎圣母院》、《贝隆夫人》等一系列海外剧目来沪演出。竞争之下,宋城演艺能否在上海站稳脚跟,也将成为挑战。

据介绍,上海项目有望在今年暑期推出,而西安项目计划于6月下旬具备开园条件。此外,日前动工的珠海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工作,整体方案也基本完成。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