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和景区结合,为深度文旅融合探路
 非遗和景区结合,为深度文旅融合探路
2020-06-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唐晓云
配图 “非遗魅山水 文旅新体验”市集及游园活动现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是不同民族文化个性和多样思维的表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当代人认识和理解历史的活标本。在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开展了系列“非遗进景区”活动,创新性地将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产品与景区运营结合起来,既宣传了非遗知识,提升了景区活动的文化内涵,又促进了非遗传承人技艺的商业变现,是一次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的有益探索。

非遗为传统景区的产品拓展和内涵提升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游客消费需求进一步休闲化、生活化、品质化,引入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内容日渐成为传统景区创新升级的重要方式。通过引入非遗,景区探索形成了多种“非遗+景区”的结合方式,在业态调整、内涵提升、市场拓展、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包括并不限于创新形成了“非遗+景区”的主题展演模式,主要通过在景区不定期开设非遗展览和演艺,以非遗传承人技艺展示、非遗产品展示等方式向来景区游客宣传普及非遗的精彩,并达到吸引游客和促进消费的目的。其次是非遗的有机嵌入模式,通过在景区不同区域营造非遗的活化场景、设立游客沉浸式体验工坊等方式,使“活”的非遗成为景区的有机组成,让游客在景区内感受和体验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三是产业综合体模式。这一模式一般是将非遗与景区的资源、业态及景区内外的产业相结合,使非遗展示、游艺、集市、文创及其生产等不同业态融入景区,形成新的景区产业生态,使景区和非遗都焕发新活力,景区也因此成为产业层面实践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载体。

景区正在成为非遗大众化普及和特色化传承的新阵地。传统文化存续的能力主要来自社会,只有让它们在当代生活中找到生存空间并焕发生命活力,才能使其真正实现传承和发展。种类繁多的开放或封闭型景区、休闲街区和园区是游客异地化生活和当地人游乐的重要空间,在国民人均出游率超过4次且游客日益寻求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的当下,景区依托蓬勃发展的大众旅游客流能实现非遗宣传的有效可达,并通过非遗产品和服务转化助推非遗经济功能的实现,使其形成作为文化存在的支撑。因此,景区可以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特殊连接点,成为非遗大众化普及和特色化传承的新途径。这也要求“非遗+景区”必须准确辨识非遗的文化价值,重点保护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民间节会和民间工艺,切实重视对非遗中的有益思想的充分挖掘、准确表达和恰当展现,使大众能接受、愿践行,从而达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形成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

“非遗+景区”宜切实形成立体化传播方式和体系化开发格局。目前的“非遗+景区”以短期结合的展演模式为主,能真正实现非遗与景区发展深度融合的不多,需要进行系统规划以遴选、丰富和拓展非遗在景区的传播方式和产品形式。通过体系化开发,把线上传播、线下展演、现场体验结合起来,将线上线下的宣传与后期的产品营销和服务落地结合起来,形成景区内容研发、生产、传播、交易一体化的开发格局和立体化的非遗传播方式。同时,国家、市场和社会是非遗保护和传承三种不可或缺的力量,要结合全域旅游景区社区化发展和生活化扩张的情势,适时吸收文化书院、技艺传承人、志愿者、社团及社区组织共同参与,充实非遗保护和传承队伍,提高景区与社区及游客等多元利益主体的粘性,增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非遗+景区”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和基础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传承人是文化延续的核心,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和系统支援充分调动和保护传承人文化传习的积极性,吸收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包括通过政府补贴、信贷支持、财税优惠、智力扶持等多种方式,对吸收非遗进景区、吸纳非遗就业和培训进行支持。基于“非遗+景区”承载特殊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功能,要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为此要积极支持产研联姻,开展非遗保护和利用的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孵化能传递正能量且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业态,避免非遗在景区的庸俗化、过度商业化发展。

 (作者为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