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音乐剧《火光中的繁星》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该剧讲的不是臆想的故事,不是美妙的童话,而是中华民族14年抗战洪流中的一段涡旋,是上海“八一三”抗战时期,难民流浪的历史缩影。在这出戏里,难童们把悲伤的泣啼变成了奋勇向前的吼声。
这部给少年朋友们观看的音乐剧有着相当的艺术概括力。
从纵向看,欢子和他的师父在卖艺的演唱中,将“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东洋兵”延伸到“七七”“枪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 ,直至“当下” “八一三”抗战。从横向看,珠儿、珍珍和她们的母亲来自“九一八”事变后的沈阳;欢子和他的师父是从白山黑水一路流浪到黄浦江的;而陈志明则在“八一三”日寇的大轰炸中,在弄堂口与父母全家离散。这三组人物汇入难民所,与那里主持救护的进步学生、中共党员林睦,共同构成了那个历史时期颇有代表性的群体。
这样,就使得这出儿童音乐剧具有了宏远的历史背景,吹尽封尘,呈现了厚重逼真的历史肌理,深深触动了少年观众的心——80多年前,我们民族曾经走过多么痛苦而又艰辛的历程啊!特别是林睦教大家一句一句地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时,那是怎样的悲壮:地上还有遇难同胞的血迹,天空弥漫着硝烟,呼啸的子弹呐喊着保卫家园的心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正是此时此刻中国人的共同意志。而这,就是我们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初期的经历,它唱响在历史最艰难的时刻,唱响在每个挽救危亡的中国人心里,永远鼓舞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进。
或许这就是《火光中的繁星》最宝贵的价值。
这部音乐剧的架构就是由三组少年的命运轨迹编织而成。值得称道的是,主创没有更多地述说三组难童的详尽前史,也没有花费大量细节去追求“丰满” ,而是运用音乐剧独特的创作思维,跳跃式地选择不同人物命运的转折点,将其融汇在主题乐曲的五次回环往复之中——主题曲的第一次出现:陈志明在一片瓦砾中找不到自己温馨可爱的家,忍受不了避难所的简陋贫乏, “这里的空气,让我不能呼吸” ,沉浸在悲伤孤苦之中无法自拔。林睦,恰巧是陈志明父亲(音乐教师)的学生。她真诚热情地劝导陈志明:“我们生存的愿望在胸中燃烧/挽起手相互帮助实现梦想/看启明星闪耀着指明方向/我们要像繁星把这黑夜驱散/把这黑夜驱散。 ”陈志明由此获得力量,加入到林睦的歌唱中。主题曲就像火把在暗夜中跳跃,迸射出一颗又一颗火星……
主题曲的第二次出现:林睦率领众学生走上街头,撒传单,高唱“看启明星闪耀着指明方向/我们要像繁星把这黑夜驱散! ”这中间,欢子在残酷现实的压迫下,迸发出心声: “打鬼子掉脑袋,比饿死、炸死强! ”正是这句话,使得他的师父毅然从军。这是那个时代的民族共识,也是全剧重大的转折点,难童从避难开始转向挺身抵抗。
主题曲的第三次、第四次出现:把征兵、从军活动推向了高潮,流浪的难民挺起胸膛,拿起武器,投入抗日洪流的大方向。正是在这样的戏剧情境中,欢子成长了——林睦告诉他,陈志明的全家都被日寇毁灭了。他冒着炮火流弹,找到了痛不欲生的陈志明,讲述了自己的一家,包括他最可爱的小妹妹,在所谓“集村并屯”的时候,全都被日本鬼子枪杀了。他的惨痛经历和真诚相劝,使得陈志明和他一起唱出了新的愿望: “挺起胸/抬起头/我们大胆都向前走/我们会长大/走向抗敌的战场/我们会实现/父辈的希望” 。
主题曲的第五次出现:经历了珠儿的死亡,群情激愤,大家在林睦的带领下,唱出了沸腾在所有人心中的吼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 ”随后,全剧的主题曲发展了,更加完善了,唱出了全剧的最强音: “经历着苦难/努力的成长/漫漫人生路不会失去方向/今天的一切都将过去/朝前走我们不会回头张望/看启明星闪耀着指明方向/我们要像繁星把这黑夜照亮/把这黑夜照亮” 。从繁星“把这黑夜驱散” ,到繁星“把这黑夜照亮” ,水到渠成,攀登向上,在激昂中完成主题。这也的确显示了音乐剧与话剧的不同创作思维:文学结构与音乐结构的努力统一,用音乐来完成戏剧动作。
我们还会注意到,剧中有一首借鉴民歌手法创作的摇篮曲《月光光》 ,曾反复出现三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珍珍的第一次演唱,虽是对病中的妹妹珠儿的慰藉,却一下子勾起来现场所有人的思乡深情:“月光光/照在山坡上/坡上长满了蒲公英……月光光/照在床边上……月光光/照在脸蛋蛋上/……月光光/照在心尖尖上……”舒缓的节奏、轻柔的歌声,把静谧、和平的家乡描绘得那样拙朴、甜美,把稚嫩、纯洁的童年描绘得那样和谐、温馨。这些与当时惨绝人寰的战争、满目疮痍的乡土,国破家亡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激起人们极大的爱国义愤。这种激烈的爱国情怀,自然会激荡起强大的抗战意志,归入主题曲所唱的,“看启明星闪耀着指明方向/我们要像繁星把这黑夜驱散/把这黑夜驱散” 。也可以说, 《月光光》表现得越美,就越有力地为主题曲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儿童音乐剧《火光中的繁星》会帮助少年朋友们认识历史,发现历史,思考历史。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会有益于他们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作者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