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戏台
 记忆中的老戏台
2021-03-03  来源:山西戏剧网  作者:张润林
老戏台(配图)

我对家乡的记忆是从老戏台开始的。历史的墨迹,现实的印痕,未来的思考,都承载在老戏台之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戏台与村庄的相遇让戏曲文化有了栖居之所。老戏是农村人最喜闻乐道的精神大餐。逢年过节、赶庙会,老戏台周围总是人山人海。耳熟能详的剧本、熟稔的唱腔把节日的气氛渲染到极致,经典老戏《打金枝》《卷席筒》《穆桂英挂帅》……人们总是百看不厌、常看常新。

“有声画谱描人物,空手文章写春秋”,老戏让目不识丁的村里人或多或少沾上了文化气息。在村里,懂老戏的人就是半个文化人,说起话来都会底气十足。

看老戏,人们看的是气派,讲究的是场面。每每有老戏的日子,也是邀朋访友、走亲串戚的日子。即使在平常,老戏台也是村民饭后茶余打发时间、交流感情、谈论大事小情的聚集地。戏曲世界的无限风光让农村人的生活有了光亮。

记忆中,大多数村子的戏台都用钢管搭建,台面铺上厚厚的地毯,四周围上结实的帆布,再装上专用的彩灯、幕帐,一派乡村戏场的独特风景。戏罢台拆,特有一种人走茶凉的凄凄惨惨。而我们村是有戏台一席之地的,它像一位参禅入定的老僧,默默守望着村庄,年年如此,日日如此。

家乡的戏台坐落在村子东头,四周树木葱茏,紫藤萝摇曳生姿,甘心做着花的嫁衣。戏台前的一片空地是村子的马路,戏台到对面官房的必经之路是一座小桥,小桥便是人们看戏的入座之处。

“天河吊角,南瓜豆角;天河南北,西瓜凉水”,正是乡下唱大戏的好时节。村里一唱戏,方圆十里的人们总会赶来凑热闹。有的戏迷来早了,他们干脆铺一把干草,枕上石头就地而躺,或席地而坐,等待乡戏的开场。锣鼓一响,整个村庄就像浸在缤纷的春光里。戏前,首先由乐队擂鼓敲锣打垫场。垫场过后,小桥上已是人山人海,连远处树上也挤满了观众……不等我收回目光,戏台上已经丝弦鸣,梆子响,唢呐唱,演员登场了。我当时年龄尚小,只顾着红火热闹,虽不懂戏中的情节,单这盛大的场面就足以骄傲自居。

1978年,正值改革开放之际,我们村新修了戏台,台址迁到村子中央。我对唱戏的诸事有了明晰的记忆。当唱戏海报闪亮登场,我们这群小孩子,便像冬眠的青蛙听到了春雷,心性瞬间活跃起来。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磨豆腐,忙得不亦乐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人们对村戏的期盼让我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老戏台周围寸土寸金,小商小贩闻风而至,挤破脑袋抢占“黄金地带”。孩子们更是不甘示弱,戏还没开,高的低的、长的短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凳子和小马扎不甘寂寞,齐头并进,早就挤满了戏台的角角落落。外村看戏的人们,干脆就地找两块平稳的大石头,和木匠坊师傅要块废旧木板,两头一搭,足够仨人坐了。

白天,外婆顾不上看戏。姥爷早年已逝,所有家务都落在她的肩上。她起早贪黑,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那半空中的一朵朵炊烟开成的花儿是她的荣耀。在小小的厨房里,外婆把灶台变舞台,锅碗瓢盆响得生动,四溢的香气放纵地游弋于味蕾。一碗碗熬菜里盛放着白菜、红萝卜、青菜、丸子、豆腐,也盛放着外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外婆怕我打扰她的兴致,常常塞给我几张毛票,我便前脚蹦后脚跳开启馋虫路,到戏台前的零食世界里寻觅美味。哨子糖、宝塔糖、南瓜糖、花儿饼干、冰糖葫芦……须臾之间,尽情享受快乐“食”光。小食大味,别有一番滋味。之后,我就和其他孩子在台下尽兴玩耍。我虽然不会像男孩那样舞枪弄剑,却喜欢把看戏时学到的凤毛麟角独自演绎。

黄昏挑起几缕绛红的晚霞,斜斜地搭在了戏台的前脸儿上。台下和我一样疯玩的孩子们,把长长的欢乐一直拽到家门口。

当然,和外婆看夜戏是我一天最为期盼的事了。农历六月十五方是正庙,晚上恰唱外婆最爱看的《九件衣》。明月像别在村子上空的一枚徽章,升到了孩子们仰望的高度。外婆满身披着月光,我紧跟在她身后,仿佛误了外婆看戏是对她的一种亏欠。我们的脚步像有节奏的鼓点敲在大地的每一节纹路上,构成了一阕优美的断章。

外婆是戏迷,是真正的观众,遇到一声韵味十足的唱腔,就从丹田里吼一声“好!”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演员们入木三分的深情表演,让外婆撒了一把又一把悲情的泪水。外婆在一次次的看戏体验中,将睿智的戏文化打造成一条渡船,让自己安然度过生命之河。

无戏的平常日月,不惊不艳,戏台沉静地立于大地,自有一种沉稳和动人。它仿佛是一座紫色的草庐,里面住着淳朴洁净的妇人,微笑里包含着温暖丰厚的情意。我每日出门和回家总要路过戏台,脚心落地,我便怀揣甜蜜去等待一出“群鸟大戏”。“此心安处是吾乡”,鸟雀们惬意地叽叽喳喳,像村庄里孩子的秘语。它们素衣简行,或踱步觅食,低眉弄眼;或在长檐飞角处拍打着翅膀,引颈长鸣;或吊吊嗓子,啄啄羽毛。这“大戏”一气呵成,天衣无缝,我看得如痴如醉。至今,那场景还仿佛在戏台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老戏台并非简单的舞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精神寄托。乡亲们用他们的信仰,或深或浅的刻痕,雕镂出瓣瓣金莲,点缀于心门之上。老戏像源远流长的南川河,用婉转的旋律和朴实的唱词滋养着一代代村民,造就了敦厚善良的民风民情,圆满地完成着它的历史使命。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