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戏曲学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古老剧种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晋城上党梆子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的三出戏《申纪兰》《太行娘亲》和《沁岭花开》,让观众眼前一亮。这三出戏都是上党梆子现代戏,陈素琴塑造的申纪兰、赵氏和李山花三个人物形象各不相同,却都生动感人。尤其是在表演上,陈素琴拓宽了上党梆子这一剧种的表现力,也为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提供了成功经验。
申纪兰是全国有名的劳动模范,富有传奇色彩,曾经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党梆子《申纪兰》精心选取了申纪兰生命中最能体现她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的生活片段,从青年演到老年。陈素琴在剧中的表演富有层次感,而且表演适度,一出场的那几步走,包括走路的姿势都很符合人物特点。尤其是“找羊”中的身段,显示了一个泼辣姑娘的干劲和豪情。而在不理解她的丈夫面前,面对丈夫“只管自己不顾家,只当劳模不当妈”的指责,面对儿子和婆母的恳求时,陈素琴的表情由隐忍、内疚到痛苦,表现出女性柔情的一面,体现人物柔软、愧疚的内心世界。第六场中,在得知丈夫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时,申纪兰感到歉疚。二人的对唱,以及陈素琴通过核心唱段,来体现自己自责、后悔和悲痛的心境,充分发挥了上党梆子高亢饱满、深情婉转、层层递进、高越激昂的艺术特色,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将情感的丰富性、层次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观众的情绪推上高潮。
《太行娘亲》中的赵氏,则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她落后甚至有些愚昧,但她善良忠厚,有常人的母爱,更具有正义的民族基因,并在残酷的战争中实现了人性人格的升华。陈素琴在这个新作中有出色的表演。譬如,她在欢庆孙子满月时的演唱,活泼兴奋,表现出赵氏喜得孙子的欢快。在目睹日寇血腥屠杀后回家诉说惨状时的演唱,以快速的节奏、跌宕起伏的行腔,表现了内心的惊恐震撼。在哭祭张伯坟前的演唱,以清板的形式,吐露出赵氏对失去亲人的悲痛欲绝。怒斥日寇的演唱,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唱出了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情怀。
《沁岭花开》是一部精准扶贫题材的剧作。这出戏里,陈素琴扮演的李山花起初似乎是一个反面人物,属于“刺儿头”,撒泼、强势,陈素琴演出了泼辣、蛮横。但张智龙的理解和尊重,让她逐渐觉悟,决心改变自己,并利用自己的制茶技术,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其中她与张智龙、许大壮的感情纠葛也真实可信,三人的追逐、对唱十分精彩。
灵活化用传统程式来铺陈剧情、表现人物,是陈素琴这三出戏的亮点之一。在《申纪兰》中,戏一开始,申纪兰还是个年轻姑娘,与另一个女伴在放羊,一路跌爬扑打,追羊、赶羊过程中,运用了串翻身、乌龙绞柱等戏曲程式。《太行娘亲》第二场赵氏去后山换小米看到敌人用机枪扫射杀死村民及孩子,她吓得连滚带爬、魂飞魄散,陈素琴演得精准逼真,运用抢背、跪搓、乌龙绞柱等戏曲化的手段,结合动听感人的唱腔边唱边演,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暴行,同时把赵氏紧张恐惧的内心做了全面的展露。在追赶王营长和铁牛这场戏中,她也运用了跑圆场等程式。这两段戏是非常吃功的,唱、念、做、舞综合运用,陈素琴演得气韵生动,既充满生活化的特点又不乏艺术化的处理和感染力;既尊重上党梆子的传统、充分吸收运用,又注重吻合剧情、贴近人物进行新的组合运用及部分创造。这样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理念不仅是这部现代戏获得广泛认可的原因,同时也是戏曲艺术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向。
《沁岭花开》第六场李山花、张智龙、许大壮三人在山岭上的追逐就极富戏曲特色,并采用了对唱、轮唱等多种演唱方式,而且创造性地使用了具有现代感的奔跑动作,时动时静,时快时慢,动静相生,断续自如,串联无痕,唱做结合,将山花的羞愤难忍、智龙的不明就里、大壮的吃醋嫉妒精彩地呈现出来。这一段戏也极富喜剧色彩,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全剧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跨行当乃至跨流派表演,是戏曲现代戏中常见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这对演员而言是挑战,更是提高自己演技的绝好机会。《申纪兰》人物时间跨度大,事例多,身份关系复杂。陈素琴开始几个场景用了较适合表现年轻女性的一些演法,如闺门旦、刀马旦等,后面则根据人物年龄,在表演及演唱上,运用了老旦的表现手法。人物每一个年龄段的表演,都会在步态、动作以及道白和唱腔上,表现出人物年龄的变化。演唱时,还糅进了老旦声腔的音韵。既是正宗的上党梆子青衣唱腔,又有上党梆子须生刚健苍劲的力度,成为可以传唱的段子。一部《太行娘亲》,一个赵氏,在不同情境、融会了花旦、青衣、须生、老旦诸种唱腔,既是一种探索,也是陈素琴塑造人物所取得的成果,可喜可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