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是上党梆子的发源地,其中影响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戏班有两个,一个是“三义班”,另一个是“乐意班”。
“三义班”始创于清道光年间,演出剧目以“岳家戏”为主。长子县上霍村村民贾引则在汉口做贩牲畜生意,赚钱后在村里办起了戏班,起名“三义班”。
贾引则去世后,其侄儿贾匡则当了戏班的东家。因用人不善,“三义班”负债累累,无奈之下,贾匡则将戏班和外债一起推给了戏班的掌班南鲍村人牛小圪捻。牛小圪捻自己当了东家,笼络艺人,聘请名角。时间不长,“三义班”就成了上党梆子中响当当的班社。
“三义班”中的部分艺人经潞城、黎城,到达河北省永年县,在当地逐步演变成河北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因该剧种多演出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故又名“三搭板”。
1946年,长治县荫城镇王坊村成立上党梆子剧团,后更名为“红专剧团”,其演唱风格就继承了长子县“三义班”的特点。
“乐意班”的前身是“十万班”,主唱杨家将戏。清道光年间,“十万班”经营不善,其24驮戏箱中的后8驮被长子县南陈村张三秃买去,始创“乐意班”。
1880年前后,“乐意班”辗转在山东省郓城、菏泽等地演出一年有余,当地戏迷纷纷到班里拜师学艺。后来,山西艺人潘朝绪在山东省梁山、嘉祥一带收徒传艺,并在郓城县成立班社“义盛班”,逐步演变成山东的一个地方传统戏剧。1960年,定名为“枣梆”。
长子县“三义班”和“乐意班”,为上党梆子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它们的影响下逐步衍生演变成山东枣梆、河北西调两个地方剧种,是上党梆子的骄傲,更是长治人民的骄傲。
1963年5月,山东枣梆剧团与河北西调剧团一同来长治演出,俗称“探亲”“回娘家”。7月,上党梆子的老戏迷,人民作家赵树理从北京回晋东南深入生活,赶到长治钢铁厂,在长钢俱乐部观看了枣梆剧团的演出。9月,在上党戏剧院看望了两家剧团的演员。10月,为西调剧团题词:“从革命实践中脱胎换骨,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
1946年,长子县政府在“三义班”基础上组建“长子县解放剧团”,在“乐意班”基础上组建“长子县虹光剧团”。1947年,两团合并为“长子县虹光剧团”。1964年,又与上党落子剧团“五星剧团”合并,正式更名为“长子县人民剧团”。
据长子县申修福先生回忆,1964年5月21日晚,长子县五星剧团在北漳村露天演出大型现代戏《民兵的枪》。赵树理专程到北漳村看戏,对剧中每个角色的表演、台词、动作等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人民作家赵树理一生酷爱上党梆子,创作有现代戏《万象楼》《十里店》,改编有古装戏《邺宫图》《韩玉娘》《三关排宴》等。经他联系和推荐,由晋东南梆子剧团演出的《三关排宴》于1962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