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的生动画卷 ——评话剧《万水朝东》
 肝胆相照的生动画卷 ——评话剧《万水朝东》
2024-06-21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高婧 李慧
话剧《万水朝东》剧照

2023年12月,在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上,由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中央戏剧学院、中共张家港市委员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晶影(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话剧《万水朝东》受到观众追捧。随后,这部大型话剧又挥师北上,在中央戏剧学院剧场连演5场。2024年5月初,该剧登陆太原工人文化宫,完成了在山西的首演,5月以来,该剧进入中北大学、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工商学院,为我省大学师生带来一场文化与视觉盛宴。该剧因其开放的演出形制、结构恢宏的舞台气势、领袖群体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特别是对众多民主人士的集中展现,使这部话剧一亮相,即以独特的题材优势和宏大的格局和场面,赢得了专家的关注和观众的热捧。

话剧《万水朝东》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它的主题意义与思想价值有哪些?它的艺术价值与创新点何在?在本剧中,由山西籍特型演员梁春书饰演的周恩来,尤其为大家所关注,那么,他在这部剧中,有哪些表演的亮点?与以往他饰演的周恩来相比,梁春书有了哪些长足的进步?与国内名家联袂演出,并且在重要的场合频频亮相与发声,对山西的文艺事业会带来哪些正能量的影响?大型话剧进入山西高校,对山西高校文化艺术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让我们试分析之。

《万水朝东》主题故事架构

《万水朝东》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生动画卷。话剧以片段化呈现的方式,展现了统一战线形成发展的宏大历程,全剧由23个具体历史片段和22个有名有姓的人物组成,展现了黄炎培、沈钧儒、张澜、李济深等一大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经历血与火的斗争和生与死的考验后,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具有极端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过程。这些本可独立成剧的历史小片段,服务于整体叙事需要,共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在重要历史事件中的精彩瞬间和细节。

《万水朝东》是一部独特且别具一格的大型主旋律红色话剧,也是著名编剧孟冰所探索尝试的所谓“政论体话剧”之一,它的题材决定了它叙述方式的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又决定了它表演体制的独特性:在时间上,主要角色的表演长度接近于平均分配;占据舞台位置中央的,是三方力量的代表;在最终以烘托毛泽东主席为最重要主角的同时,对所有各方的代表都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渲染和表现。

该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大量高度的还原,剧中所有剧情与历史事实都能对号入座的,甚至某些细节刻画都是历史真实的再现。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该剧也进行了一定的历史想象和艺术再造,特别是设计了一个农民杨老汉的形象,安排他与毛主席和蒋介石各进行一场对手戏,巧妙地展现出共产党与国民党对待人民的异同:蒋介石对待百姓是态度傲慢的,而毛主席与人民互称“老毛”“老杨”,如亲朋般相处。当杨老汉高唱出信天游《东方红》时,全剧的主题也得到了艺术升华。

《万水朝东》特型演员的表演亮点

《万水朝东》集中了一批国内知名的演员,尤其是一批饰演“领袖”的特型演员,几乎创造了戏剧舞台上的“领袖群像”的规模之最。坦率而言,这样的戏剧,稍微不慎,效果就堪忧。但是,我们看到,导演兼主演王斑饰演的毛泽东,身穿灰色外套,手中一碗浓茶,指间一支香烟,揣摩主席的语气流利地讲着台词,省去专业的妆造,走出舞美的修饰,仅朗声谈笑间,王斑饰演的毛泽东便有了几分伟人的神韵。《万水朝东》是王斑在《香山之夜》后第二次在话剧舞台上扮演毛主席,他表示,虽然是第二次扮演,但仍旧感到压力巨大。他直言:“生怕因我的研究不到位,而造成对毛主席伟大形象表现的缺失。”然而,王斑也很享受扮演毛主席的过程,他说道,“通过对毛主席思想的学习,每次在舞台上进入伟人的形象,我感到自己精神上都得到了净化。”

对于扮演伟人,与王斑有相似感受的还有在剧中扮演宋庆龄的演员孙茜,已在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过宋庆龄的她表示:“我走过很漫长的一个路程去接近她,我买了我能够买到的所有记载她的书籍去翻阅,研究她,她是存在于历史里的,停留在当年的老视频、老照片里的。我想要做一个桥梁,让现在的人们能够理解这位人物。所以,我要先去了解她,理解她。”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幕戏,但正是对伟人的崇敬和对历史的虔诚,激励着孙茜不断研究人物和史料,不断调整自己的表演,也让她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梁春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饰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也是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先生的亲传弟子。在电视剧《红军东征》《刘伯承元帅》、电影《毛泽东与齐白石》《我和我的祖国》《太行之脊》、话剧《古田会议》《新报童》等30多部影视剧、话剧中成功塑造了周恩来总理的形象。

此次在《万水朝东》中梁春书与著名导演王斑合作,与众多明星艺术家同台表演,可以看出,他的表演有了长足的进步。形体、造型与神态更为逼真,步履更为从容,表演更为放松,语言发声与喷口更为洪亮有底气,最为重要的是,由于站在全国的舞台上而增加了表演的自信,这种自信又调动起他内心深处的灵感和潜能,形成艺术表现力的良性循环。这些进步也是他多年来孜孜以求、热爱艺术、锲而不舍的结果。

梁春书在导演给定的有限时间内,把自己的表演特点发挥到极致,用他的擅长和专业,为观众留下了一个“儒雅而又坚强”的伟岸的周恩来形象。在邓颖超当众告诉周恩来,他的父亲去世的消息时,他缓缓地走向高台,向着遥远的家乡低头鞠躬,表达为国不能尽孝的哀思;在他看到梁漱溟提出的停战提案,听到梁漱溟已经将这三份提案送给美国马歇尔和国民党时,拍案而起,面色骤变说:“我的心都碎了!怎么国民党压迫我们不算,你们第三方面亦一同压迫我们?十年交情了,我们彼此商量好,彼此有所决定,事先相互关照,今天为何失信?”这时的周恩来,在大是大非面前,一改儒雅的君子之风,为党、为人民争取着和平的利益。这个周恩来,是过去舞台上不多见的周恩来,而梁春书,亦以他高亢的嗓音,神似的神态,表达着“这一个”周恩来的怒火,这段戏,也成了《万水朝东》全剧中不多见的一个冲突高潮,引起观众的凝神静思。

《万水朝东》对山西文艺事业及高校文艺教育的启示

梁春书长足的表演进步,体现了山西籍演员“走出去”的重要性。集体塑造个人,平台决定高度;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成名的演员也不会是好演员。梁春书的情商、机遇以及现实的表现和成果,他所担任过的山西省话剧院副院长、山西演艺集团演艺院线公司总经理的平台及经验,都是他人生的财富,也都是他人生的积累,都有可能在他奋斗的过程中,成为他不可或缺的动力,推动他闯出一条新路,为山西的戏剧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个戏剧大省、话剧大省,目前,我省的话剧演出队伍中,在全国知名的明星演员并不是很多,我们需要迫切改变这一状况,争取在推出优秀话剧作品的同时,推出属于山西自己的表演艺术家。在这一过程中,与“请进来”明星、导演合作同样重要的是,应该鼓励我们的演员大胆地、千方百计地“走出去”——去参加全国的文艺赛事,去参加知名的品牌表演,去加入最优秀的团队中,争取使自己所塑造的形象为更多的人所知悉,争取使自己的文化背景成为厚重的底牌,成为推出好作品的元素。每一个山西演员在全国范围内的成功,都可能成为宣传家乡、宣传山西的契机,都可能带动起一个事业的发展。

话剧《万水朝东》在山西高校的上演,不仅丰富了高校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通过艺术形式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