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形变化
踩着高跷,穿着戏服,还得有武打动作,竹马戏表演难度极高,不仅需要表演者有扎实的踩高跷基本功,还得有戏曲功底,表情、唱腔、动作样样都得到位。
竹马戏的走阵,即竹马戏表演时的队形变化,有单行队、双行队、双队花插交叉行、走蛇蜕皮、一字长蛇阵等,雄健的步伐,矫健有力,碎步有节,手起舞动均有节奏。表演时五彩耀目,气势昂扬;乐队助阵,锣鼓喧天。
走单阵。即所有队伍成一字形单行队伍,队形蜿蜒曲折、前后紧跟,只前行,没有武打动作。
走双阵。即所有队伍成双人队形,并排前行,或者对打,或者两两侧对而行。
六花插阵。也叫梅花阵、六花阵。即双行队伍相互交叉而行,你来我往,花插前进,或两两对峙,或双双穿行,或相互对打,让人觉得似有穿云破雾之感。六花阵有圆阵、方阵、曲阵、纵阵、锐阵等阵型,这五种阵型各有5种变化,共有25种。相传,六花插阵是唐代名将李靖所创。之所以叫六花插阵,是因为它的形状像六朵花一样。实际上它的结构是六边形,就如同蜜蜂的蜂巢摆成一个六边形的阵势,它的特点是稳固、不易攻破,而且节省兵力,在阵脚部署规则对称、实用合理。
走蛇蜕皮阵。传说源自战国时期,《孙子兵法·九地篇》记载:“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扼其要;斩其腰,则断其力;追其尾,则驱其逃。”在两两并行队伍的基础上,通过演练、交战,两侧退下,后者替补,成蛇蜕皮状,表示层层推进、前赴后继,便于逐个展示将士武艺。
一字长蛇阵。一字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将士兵排列成一行,分阵头、阵尾、阵胆三部分。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势凌厉。两翼骑兵(古代机动能力强的兵种)的机动能力最为重要,所以要破除长蛇阵,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两翼机动能力,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此阵穿行速度较快,有长驱直入之意。竹马队伍一般走绕大圈队形,或绕大八字,如长蛇穿行、游曳漂浮,似有穿山越岭之感。
珍珠倒卷帘阵。此阵型一般伴随《珍珠倒卷帘》曲牌演唱时用。一个演员如同一颗珍珠,一撒一片、一收一团,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有成队形的横队翻滚倒卷,有纵队形的两侧由后向前包抄围攻,似龙虎交错,翻上冲下之状。
九宫八卦阵。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共八门。从正东“生门”打人,往西南“休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此阵为战国时期孙膑首创,有上述八门,至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中间加上了指挥使台,由弓兵和步兵守护,指挥变阵,一般认为一十六种变法。表演九宫八卦阵时,领队位列于庙台之下北端。还有人传说八卦阵是文王八卦方位图设计的。
谢主报捷阵。此阵型一般在表演结束时呈现,队伍形成三四横列,手提马头,猛晃铃铛,口中呐喊有声,以示战斗结束、胜利归来。
音乐乐器
竹马戏打击乐也称“武场”,是一个特殊的乐种,对竹马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
竹马戏打击乐以其复杂多变的节奏和各种乐器不同的组合所产生的丰富音响,结合力度、速度的不同处理,能够配合演员动作和唱腔的表演,刻画剧中人物性格,以及相关背景。它在竹马戏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乐器有板鼓、手板、马锣、铙钹、小锣、铰子、梆子、堂锣、战鼓、大堂鼓、唢呐等。
历史上的竹马戏传统乐队由9人组成,几乎不分文、武场,文场伴奏乐器很少用呼胡、二弦、三弦“三大件”,而主要用唢呐。武场则采用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等乐器。
打击乐的锣鼓点约有四十多种,如“硬三锤”“五锤子”“披头”“帽子头”“回头”等。
使用时,可根据剧情发展需要来选择。如“闷场”(俗称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顿足、坐立不安的动作与呼喊节奏。《虎牢关》中吕布屡战不胜、《回荆州》中赵云上场、《长坂坡》中张飞斥责赵云,都是用这种鼓点来衬托人物烦躁和焦急情绪。有时在唱腔之前,使用“七锤子”,必要时带“撩子”配合剧中人耍马鞭、或接门的动作。《双锁关》中穆桂英上场,魏虎贼胆战心惊时,用“小战”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战战兢兢、极度紧张的状态。
寿阳竹马戏的演奏乐器除了有战鼓、铙、钹、镣、大锣、小锣、板鼓、梆子、唢呐等,在演出中一般以武场乐器为主、重打击乐的鼓点节奏,加之“干板”唱腔,有时甚至没有唱腔音乐,即所谓“干唱”。
在戏剧演出中,讲究唱、念、做、打。而在竹马戏中,其顺序正好反过来,叫做打、做、念、唱,演员主要表演打斗,做、念次之,唱又次之。
历史传承
寿阳竹马戏的历史传承,从其源流考证,是远古傩戏到蚩尤戏的变异和延伸。从文字记载看,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儿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相迎。”
“竹马”一词,唐朝大诗人李白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到了后世,人们常常以“青梅竹马”比喻从小结成的朦胧情感和纯真爱情。到杜牧的《杜秋娘》一诗中,“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竹马”已演变成为一种“剧”。再后来,人们为了庆祝丰年,便改编为各种竹马舞、竹马戏。这就形成一种古朴而稀少的汉族歌舞小戏,在民间生活中,它是舞蹈、戏剧;在祈福穰灾中,它又是一种民间社火,传承至今被人们称为“中华戏曲的活化石”。
竹马戏的传承方式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具有三个独特性。其他形式的民间艺术,属于民间绝技绝活的一般是家族传承、父子传承,有的甚至传男不传女,其目的是不能传给血统以外的人。原因是这一技艺比较独特,世世代代主要用来维持生计,否则就会被别的家族抢了“饭碗”。还有的是单独的师徒传承,比如有些拳术、木工、作坊技艺,基本是靠师傅带徒的形式,取得技术的继承和流传。而在寿阳竹马戏的传承中,主要呈现出族人传承、隔代传承和村落传承等三个特点。
焕发新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寿阳竹马戏迎来了新生。这里不得不提到与竹马戏有着难解之缘的一位关键人物——高俊民。高俊民,大远村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郭家沟村与大远村合并后,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是改革开放后寿阳竹马戏的恢复组织者、投资人、历次活动的总指挥。
1982年,在高俊民的组织和带动下,第六代竹马戏传人郭俊华、郭江华、郭清华、郭潇君、郭晓斌、郭宇汀等一批年轻人参加了竹马戏的演出和排练。
1986年,寿阳南庄乡将郭家沟与大远村等邻村合并为“罕山村”,寿阳大竹马演出时称为“罕山大竹马”。罕山村党支部书记高俊民自费垫资10多万元,购置全部竹马服装、乐器,本村艺人郭步霄与木匠自制竹马、高跷等道具,恢复寿阳竹马戏的排练,排出剧目《杨家将》,当年参加全县元宵节街头文艺表演,参与演出人数80人,传统的寿阳大竹马焕发新生。1988年,罕山大竹马参加寿阳县街头文艺大汇演,并获奖。
随后,文化馆白长生、武建平等赴罕山村进行民间采风,1989年6月,白天撰写的《寿阳民间舞蹈之花——寿阳大竹马》在晋中群众艺术馆《群众文化》发表,引起各方重视,山西省群众艺术馆《研究与辅导》转载发表。
1990年,罕山大竹马到县城表演。
1996年1月,晋中市文化局授予寿阳罕山村“寿阳竹马优秀节目奖”奖牌。
2002年,县文化馆白长生带领省、市专家赴郭家沟、罕山村进行田野调查和抢救性记录,对竹马表演仪式进行寻访、记录,对竹马戏组织者高俊民和传承人郭步霄的传承活动进行拍照、存档。
2005年12月,竹马艺人郭步霄被晋中市群艺馆、寿阳县文化馆授予“十佳民间艺术家(寿阳竹马)”称号,并授予奖牌。
2008年3月28日,晋中市人民政府授予《寿阳大竹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8月,山西省文化厅公布《寿阳大竹马》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参考书籍:《寿阳竹马戏》《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图典》,文章有增减,武玲芳整理。)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