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成千古 ——观话剧《红楼梦》有感
 红楼一梦成千古 ——观话剧《红楼梦》有感
2024-09-09  来源:山西戏剧网  作者:郭少华

9月3日与4日,我看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的话剧《红楼梦》。此剧分上下两场,其总时长五个多小时。《红楼梦》,真可谓红楼一梦成千古,这是多大容量的题材呀!宏篇巨著、经典中的经典,如一座发着光的灯塔上的宝珠,好似只能仰望,却不敢将它取了来近玩焉。但还是被勇敢者喻荣军老师改编成了话剧《红楼梦》,这是他与他的团队们心中所想要表达的《红楼梦》。一部经典,在每个读者心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与感受,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勇敢地表达出来,那这个吃“螃蟹”的人就是好的,其作品也就被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改编的话剧版《红楼梦》将原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都有了很好的展现,如宝黛初见、风月幻境、可卿之死、湘云醉卧、宝黛共读西厢、凤姐弄权、尤二姐吞金惨死、尤三姐自刎别湘莲、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晴雯撕扇、探春作别、黛玉焚诗稿、宝黛幻别、贾母逝去、贾府败落、妙玉被污、众姐妹各自飘零,死的死、散的散,最终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编剧撷取了原著的精华,同时也有着自我的咀嚼与再创作,在很多地方融入独到的看法与理解,用一些文采生花的台词做以表达,再经导演和演员的再度创作,最终全剧以别具情韵的意境感呈现给了观众。

本剧还是以宝黛的爱情为主线,以风月繁华与食尽鸟归为上下场结构,传递了一种盛极而悲、假亦有真、真亦也为假,浮生若梦的领悟,剧中所有人的喜笑怒嗔、疯恨生死,为情所陷、为财而夺、威逼陷害、不伦之情,所有的所有,都让宝玉最终以一个世外人的角度、抬高了眼来俯视,终是了,归成了一场梦,一场大观园里一众青春儿女们的世情梦!一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的还泪之梦!一场父母亲人、姐妹们的倾情相守却终有天涯一别的轮回之梦!当舞台上的板厢以吱吜吱吜的声音徐徐打开,是幕的开场,也是一场大观园幻梦的开始;当那被众人踩在脚底的板厢最终又吱吜吱吜地缓慢合起,将那众人尽数遮盖,一片纯白,继而又收框在黑暗里的视感,在将所有的所有埋葬,这是幕的结局,也是幻梦的终了。观众见识到了人生风月里的繁华、众卿儿女们的青春丽采,也品到了哗啦啦似大厦倾繁华的覆灭。食尽了,鸟儿们四散里奔了去,空。原来,就连梦都是空的。宝玉身上那一袭红披,也随所有的人看尽这一世里的繁华与空烬……

剧中宝黛二人的爱情,黛玉的那一句“我知道的,你想要说的我都知道”,还有宝玉看着黛玉娇羞满红、急急而离的身影,兀自发呆、独言而痴的情状,将宝黛之间的爱恋提升至了最高点。原来,如此含蓄的表达也能传递出爱的极致!“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两人反复近似吟唱般的台词,如一张网,将宝玉和黛玉织就在了一起,那份情痴,眼神中的缠绵,也将台下的观众看得醉了。原来,情爱的最高境界是彼此的赤诚!当疯痴的宝玉清楚了他娶到的不是黛玉,而是宝钗之时,他去寻找痴心痴念的颦儿,颦儿却早已烟消玉殒。幻境中,曾伤心悲痛、焚稿而亡的黛玉又与呼唤着颦儿的宝玉相见,“执手相看泪眼”的痛楚也将台下的观众染得悲切了起来。宝玉至生所求的木石前盟终是在这一世里落了空,那金玉姻缘表面里的举案齐眉、花好月圆终是也应了那三个字“意难平”!

此剧将《红楼梦》里的意都传达到了。剧中主要人物也都各自演绎出了自我的性格,人物形象也塑造的较为丰满。因为观众对《红楼梦》名著太为熟悉,尤其信奉认可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所以他们对话剧的观赏要求就会很高,对人物的扮相及舞台表现力就会相当地挑剔。首先,感觉宝玉的扮演者表演得到位,能够自如地传情达意,很好地进入人物的状态之中,情境感、氛围感拉得很满,但就是扮相与书中所写宝玉的相貌相差甚多。眉清目秀还真算得上,可要论得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确实不可相比。还有黛玉的扮演者,人物是入进去了,可就是那份气质还是少了些黛玉的书卷气,少了些清逸灵秀与脱俗之质。“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若要真修得书中所言之态,那这种功力可绝非是一朝一夕短蹴而就的。也许是陈晓旭扮演者太神似书中的黛玉,就不自觉地要拿来比较了,也算是对演员苛求了吧。

宝钗的扮相舒展圆润,颇有着大家闺秀的风范。只是觉得在剧中宝钗的戏份好似并不多,记忆深的倒是那段她指出黛玉在行酒令时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句子,看似是严格的规劝,但在那样的时代对于闺阁女子来说,实则是一种贴心的保护与关爱。面对宝钗的劝诫,黛玉心领意会,竟对宝钗讲出了掏心窝子的话“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早,又无姊妹、兄弟,长这么大竟没一人像你用如此的话来教导我。”对于宝钗的认识,也许我们总是有失偏颇了,那样的封建时代教育出传统的宝钗,就是施肥结出了那个时代里最正常不过的“果子”,又要苛求一个知书达理、周全礼到的宝钗要具有多大的反叛意识呢?宝钗就是宝钗,她就是在做着自己,做着一个她觉得对的、让大家都觉得舒服、都能领受到她好意的自己。

还有剧中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塑造可圈可点、性格鲜明,演员表演张驰有度、拿捏到位。其行为动作、语言、神情把王熙凤艳而有威、圆融狠辣、骄扬跋扈、阳奉阴违、口蜜腹剑、笑里藏奸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再厉害精明的人物,终究是逃不过命运这盘棋。剧中的王熙凤看到白茫茫的雪地里,有人拉着一个被卷席的妇人,踽踽前行。她问“那个女人是谁?怎么看着这般地熟悉?”观众不禁为她唏嘘,“那个女人就是以后的你啊!”剧中情节这样来设计,会让人有一种前世今生的恍惚感。剧中的王熙凤如此,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还真是前生里命定好了的!一个人提前看到了自己的注定而不自知,这种情景,我不知道坐在下面看戏的人有没有共情到?也许每一个人都曾是剧中的王熙凤,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到过,“那个卷在席子里的妇人”,“那个妇人”有时是别人的命运,有时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行色匆匆,我们走在被人群裹挟、推挤前行的人生之路上,好象从来都没有停歇下来好好想一想,这样着急着往前,是为了什么?要成为什么?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会有多大的意义?一个人,若时不时能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看一看周遭的这个世界,也许就会活得倍加清醒些。如此之想,就是戏剧给到观众的情境感和代入感,这也正是戏剧带给观众的意义吧。一个好剧,总是会让观众得以深思的。

刘姥姥的舞台表现力真不错,一看就是一个有功底的演员,能很好地运用形体动作,展演、刻画出诙谐有度、逢迎讨好的刘姥姥形象。其他的人物贾母、贾政、王夫人、贾琏、赵姨娘、迎春、探春、惜春等人物都各有特色,把握了原著里人物形象的特色,通过动作、语言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同时也有许多另设的情节,让他们展现出了人物内心独白,把心里的所思所想,就那么齐刷刷地丢在了台上,让观众对人物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认识。

话剧《红楼梦》的舞美采取的是极简形式。也许从一开始的设计就是这样的理念,并不依靠舞美道具的奢华与繁复来展现贾府的荣华与富贵,而是重在通过意和念来表现人物的思想精华与灵魂深度。长方形的红框,将一众人物尽囊其中,再多的风月、再多的繁华,都是在这红楼的梦里。纯白,尽数的纯白,突出人物的活动,让观众的重心集中在人物的表演上。几把木黄色的圈椅、镂饰的卧榻、意象的假山,就是这么简单的道具支撑起了全剧。最值得一提的是花瓣的撒落,用了很多次,好似那个氛围只要一到,鲜红的玫瑰花瓣就纷扬地飘洒。宝玉身着一袭红披,急步起,那舞台上空的花瓣在飞,那脚下积拢的花瓣在被迅疾带起,满场的红在飞舞,炫,热烈里的凄怆,悲伤里的血色极致。分不清是血红的红,还是痴恋的红,还是浪漫的红?爱意悲伤到了极致就成了最高的浪漫!还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那泣血的台词也飞扬在了那花谢花飞飞满天的花瓣里,让人充满了意象里的幻想。另有全背景的白,衬着那一袭的红,那是大观园梦里的精灵魂魄们在跳动着人世间里的贪嗔痴念狂。

极简有极简的表达,但我个人觉得对于《红楼梦》来说,有些地方该繁复的还是要做到。《红楼梦》原著吸引人的不只是人物的思想与灵魂,很大一部分是它里面对于环境、器物、服饰、吃食等精细的描写。去电视剧《红楼梦》拍摄地大观园看过了,那些旧木的家具,秀色的亭台与楼阁、曲觞与流水、飒飒斑驳的竹影、镂刻的花墙、满池的荷与清透的月色,这样的境地,即使是演员空无一人,可你只要站在那里,就自然而然会感觉到大观园里的小姐、丫鬟们在莺声、在燕语、在吟诗、在嬉闹。

服饰的设计与舞美相得益彰。主打的是白色系,白色有茶白、月白、牙白、缟色等,又辅之朱红、绛红、黛色、鸦青。也许取之意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许取之白色象征着这红楼之梦是永远纯净的理想王国。

剧完,观众的掌声久久不息,那是最为诚挚的回馈。红楼一梦成千古,在那花谢与花飞中,我们照见了各自的命运之光。轮回的渡口边不只站了一袭披红的宝玉,也有着千古人物的灵与魂!

(作者单位:山西省蒲剧艺术院)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