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座门”下“皮影戏”
幕后一站、灯光一打、鼓乐一响,宋晋明立刻就像变了个人。
宽约五尺、高近四尺的纱窗幕布后面空间逼仄,幕布下方的条桌上摆放十几个或大或小的皮影。宋晋明右手高举“孙悟空”,左手操起“柳树精”,合着“碗碗腔”的唱腔和鼓点左右开弓。随着剧情推进,鼓点越发密集,悟空上天入地,与柳树精打得不可开交。鼓乐骤停,晋明放下手中皮影,又操起悟空变身的公鸡和柳树精变身的蜈蚣。鼓点细碎,旋律渐不可闻,只见公鸡啄蜈蚣,蜈蚣伸头缩颈,各种细微的动作活灵活现。鼓乐大作,柳树精与悟空不断变身,各种皮影你方唱罢他登场,晋明拿起放下,手中皮影的动作与旋律、鼓点、对白严丝合缝。梵音响起,“观音”现身。观音居高临下,衣袂飘飘,伸出食指对柳树精指指点点,似乎也在向悟空致歉:一时大意,令净瓶中修炼成精的柳枝潜入凡间祸害百姓。柳树精伏地连连叩首,悟空抓耳挠腮,对观音稽首后俏脸扭在一边,似在心里嘀咕:如来、观音、太上老君,拜托各位看紧你们胯下的坐骑、池中的金鱼、炼丹的童子。大佬们一个不小心,俺老孙可是几天不省心!
宋晋明表演的,是孝义皮影戏中的小戏《收伏柳树精》。他在忻州古城“皮影戏”店中经常表演的保留节目,还有类似小戏《龟与鹤》《收五毒》。这出《收伏柳树精》,出场的皮影有悟空、柳树精、观音,有柳树精变身的蝎子、蜈蚣,有悟空变身的长臂大仙、白日乌、公鸡以及一众小喽啰。这些皮影大的高近一米,小者不过径寸,雕刻精美、色彩艳丽。十几分钟的表演,幕布后的宋晋明或大开大合、或牵拉机关表现皮影的细微动作,操纵皮影的双手挑、抵、推、拉,抖、捻、揉、拖,摇拽翻转,令人眼花缭乱。幕布前看皮影戏的小观众和年轻父母时而凝神屏气、时而开怀大笑。悟空和妖精频频变形,双方拳来脚往、刀光棍影,小朋友也情不自禁、手舞足蹈,父母按也按不住。
条件所限,晋明当日表演的是“独角戏”。如果不看幕后,根本不会想到如此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场面竟为一人操纵。
今年45岁的宋晋明,是孝义市国家级“非遗”——“孝义皮影戏”的第十一代传人。晋明的母亲刘金利在孝义家喻户晓,今年81岁的刘金利是孝义皮影戏第九代传人,从艺近70年,至今依然活跃在台前幕后,为健在的孝义老一辈皮影、木偶艺人中年龄最大者。
晋明生在孝义、长在孝义,其父却是地道的定襄人,早年参军到了孝义,退役后在当地安排了工作。三年前,晋明陪老父亲回了一趟故乡,抽空逛了一下忻州古城。老人看见古城食肆林立,独缺像皮影戏一类传统“非遗”演艺项目。忻州很少有人看过皮影,历史上忻州也没有皮影戏这个剧种。二人商量:古城人气旺盛,如果把孝义皮影“移植”到忻州,不愁没有人看。如果皮影戏能于晋明手上在忻州落地生根,何尝不是一桩回报家乡的美事?
晋明的“皮影戏”小店位于城内南北大街,离“八座门”一箭之遥。对门是“酸菜饺子”,左右隔壁分别是“浑源凉粉”和“羊肉泡馍”。一饱口福后的游客路来路过,看见门头的招牌,听见店内传出的鼓乐,总要进店看个究竟。晋明表演“流水待客”,三五人也算一场。周末和节假日,经常是上一场还没有完,门口就聚集了等待下一场的观众,正月最红火的时候一天连轴转——每位十元,扫码入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皮影之源
著名作家、中国“非遗”保护第一人冯骥才如此评价孝义皮影:“孝义是块神奇的土地,胸过汾河,背靠吕梁。此地人不单能耕善种,自给自足,还创造出各种艺术,或唱或演,亦雕亦画,以抒发情感,慰藉自己的心灵。其中戏剧尤甚,孝义皮影便是此中精粹。”
孝义皮影是孝义戏剧的“精粹”,皮影则是中国的国粹。有关皮影的最早记载,见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之《汉书》,距今已有2000多年。
传说汉武帝刘彻的爱妃李夫人去世,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大臣李少翁一日路遇孩童手持布偶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并涂以色彩,在手足处装上木杆使其能够活动。“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李夫人的影子在幕布上出现,仿佛复活一般。武帝观看后龙颜大悦——这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著名的有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陕西皮影。各地皮影戏的音乐、唱腔、韵律,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的精华,各具特色,争奇斗艳。皮影戏被外国人视为现代动画片的鼻祖,也有老外称之为“电影的前驱”“世界最古老的电影”。
忻州地区没有皮影,但忻州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的金代壁画中,却有一幅《影戏图》,表现了距今900多年前皮影演出的情景。山西皮影分南路、北路两派。南派分布于侯马、新绛、曲沃等地,北路分布在孝义、广灵一带。而孝义皮影则是山西皮影的代表、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之一。
孝义皮影的源头,当地人认为还要早于汉武帝时期。证据是早于《汉书》问世180多年的《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孔子既殁,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子夏来到西河,为魏文侯讲解儒家经义。战国时的西河,就在今天的孝义。孝义民间传说,为了将古奥的经义讲得通俗易懂,子夏用“影乐”的形式施教——两千多年前就用上了“投影仪”。因此,孝义人骄傲地说,孝义,才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
忻定原是“摔跤之乡”,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而“皮影、木偶、碗碗腔”也被称为“孝义三绝”,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忻州有“北路梆子”,孝义有皮影、木偶的背景音乐“碗碗腔”。“碗碗腔”因何得名?早年表演皮影戏时用油碗灯照明,演绎剧情的唱腔故名“碗碗腔”。也有人认为“碗碗腔”之得名是因伴奏乐器而来,“碗碗腔”用一种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因此称之为“碗碗腔”。“碗碗腔”的主奏乐器是小唢呐,清脆高亢,跟“激昂慷慨不寻常”的北路梆子颇为相似,又称“孝义吹腔”。
孝义皮影分为纸窗皮影和纱窗皮影两种。纸窗影戏用六张麻纸做窗亮影,当地民间称为“纸窗灯影儿”,在中国独一无二;纱窗皮影自陕西传入,明清时最为兴盛。孝义市有中国唯一的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馆藏资料记载,清中期,孝义皮影班社有60多家,剧目丰富,现藏剧本200余种,包括《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这些“大戏”需要多人参与,孝义当地有“七紧八满九消闲”之说——七人表演太紧张,八人刚刚好,九人就可以轻松一些。
忻定原一带,赶会必唱戏,戏散必“挠羊”。孝义的习俗是每逢庙会上午唱戏,唱晋剧和“碗碗腔”。下午木偶戏开场,要在露天搭起高大的舞台。孝义的木偶戏叫“杖头木偶”,也叫“内操纵木偶”,操纵者手托木偶进行表演,跟用绳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的“提线木偶”不同。夜幕降临,一天的“压轴”——皮影戏这才隆重登场。全村人扶老携幼、呼朋引伴,早早在纱窗幕布前占个位置,皮影艺人如众星捧月般在众人簇拥下隐身幕后。锣鼓、唢呐一响,喧闹的人群立时鸦雀无声。光影交织,演绎众生百态、喜怒哀乐。皮影戏的人物和故事,或表现忠孝节义、或褒扬精忠报国、或赞美行善积德。皮影戏,就这样陪伴、教化了一代又一代孝义人。
忻州百姓家中老人去世,大多要请“鼓班”吹吹打打。孝义的皮影艺人也跑“事宴”,逝者入土为安后,子女们但凡有点条件,总要请皮影戏班在坟前表演——戏曲本有祭祀属性,从这个角度看,孝义这个习俗堪称古风盎然。
熏陶,从“胎教”开始
孝义皮影木偶剧团组建于1954年,是山西省唯一的皮影木偶艺术专业表演团体。
晋明的母亲刘金利,用梨园行的老话说就是“祖师爷赏饭”——在皮影戏表演方面天赋过人。12岁拜师学艺,13岁进入孝义县皮影木偶剧团,师从冯栋儿、那鹏飞、杨玉珍等老一辈名家,练就一身过硬功夫。
跟戏曲表演一样,皮影表演也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每天早晨5点半,刘金利也要跟戏曲演员一样,到湖畔柳树林里“吊嗓子”、练道白。刚入剧团时上午学戏,在师傅指点下学唱《明公断》《忠报国》《渭水河》,晚上表演《观音堂》《张羽煮海》《桃花计》等传统皮影戏。
表演皮影、木偶讲究“人偶合一”——让皮影动起来容易,“活”起来难——皮影没有表情,人物的内心世界全靠艺人的一双手表现。因此,除了会操纵皮影,艺人还必须理解每出戏文里众多人物的性格,然后才能设计、表演符合人物性格的动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幕后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才是皮影艺人的写照。
孝义皮影木偶剧团当年除了在孝义演出,在汾阳、文水、交城等邻近县份也很受欢迎。刘金利作为剧团的“顶梁柱”,一年到头风尘仆仆。1989年,剧团还曾飘洋过海远赴英伦三岛,在英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巡回表演。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同传统戏曲一样,皮影、木偶戏的市场和生存空间日趋狭小。公家的剧团干不下去了,刘金利也不得不改行,在孝义毛皮厂做了十来年会计。退休后,她不能眼瞅着视若生命的皮影戏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上失传,就自任“班主”收徒授徒,积攒退休金置办皮影、木偶物件和服装道具,保留了皮影戏在孝义的“星星之火”。
皮影融雕刻、绘画、戏曲、音乐为一体,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正因为“综合”,如果缺少其中一项,无论是乐手、表演者还是雕刻艺人,一个戏班就难以为继——刘金利为了保留皮影火种的努力和付出可想而知。
宋晋明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只有他一人继承了母亲的衣钵。子女传承了父母的某一种手艺,往往被归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宋晋明更早一些,他受皮影的熏陶,居然是从“胎教”开始。
1978年,孝义皮影木偶剧团恢复,孝义皮影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除了在山西演出,还经常接到外省的邀约。1980年,剧团到呼和浩特市表演,其时刘金利已身怀六甲,行动已然不甚方便。临行前,团领导征求孕妇意见,弯弯绕绕,最后还是表达了“能去还是尽量要去”的意思——谁让你刘金利是剧团挑大梁的?大伙儿一路奔波到了呼市,刘金利挺着大肚子坚持演出。在返程的车上出现了阵痛的迹象,差点儿把三儿子生在内蒙古。
母亲经常下乡演出,晋明小时候一放假就没人管。刘金利不放心,演出时就把小儿子带在身边。演出的地点大多在山庄窝铺,有的地方交通极不便利。卡车拉着皮影、木偶、服装道具到了乡政府所在地,再要进村就得换乘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八九岁的宋晋明坐在道具箱上,天黑路长摇摇晃晃打瞌睡。进村后表演完毕,不是住在学校的教室,就是睡在百姓的炕头。
从小“走江湖”,宋晋明对皮影戏、对皮影艺人的感情自然绝非常人可比。十来岁时,就到医院捡些废弃的X光片,学着母亲的样子用推尺在上面比比划划,用刻刀镂刻“人人马马”——牛皮值钱,他别出心裁用胶片练手。高中毕业,正值皮影戏陷入低谷,晋明就读太原职业技术学院,成了氧、电焊的一把好手。步入社会后,成立了小型施工队,承接水暖电和热力工程。一有闲暇,惟一的业余爱好还是钻在屋里鼓捣那些皮影。做工程挣了些钱,自忖养家已不成问题,遂“听从内心召唤”毅然改行拉起皮影戏班,时在2010年。
千雕万琢见真功
宋家有件宝贝——明代皮影艺人雕琢的皮影戏背景“金銮殿”。说是一件,其实是一套。拼接在一起后,大殿巍然,金碧辉煌。檐下有密集的斗拱、梁枋,门窗雕以云龙图案。宝座两侧的巨柱,宝座上方的蟠龙藻井以及各种装饰无不惟妙惟肖。年深日久,白天在室内观看其颜色已不甚鲜艳。但晚上演出时灯光一打,那种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气势令人过目难忘。这套皮影,孝义皮影博物馆也无缘收藏。
制作精良的皮影,是彰显皮影戏魅力的先决条件。制作皮影的原料,河北、东北用驴皮,四川用水牛皮,湖南用纸,孝义皮影用三岁左右的母牛皮。这种牛皮表面毛孔细小紧密,皮面光亮平滑,质地坚实且富有弹性,即使用力挤压皮面也不会出现褶皱。
传统孝义皮影敷色使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和天然植物颜料,以红、黄、绿三原色调配。使用时将原料研磨成粉末,再加上一种特殊辅料——骨胶以增加黏度。矿物颜料可以渗透坚硬的牛皮,色彩均匀,透光性好。如此敷色的皮影,可保存上百年而不褪色。
制作皮影的手艺世代相传,一套制作工具大大小小几十件,各有各的用场。
刻刀是雕刻皮影的主要工具,刀把用紫檀或梨木制成。将不同角度的刀片嵌进刀把前端,根据刀面宽窄、倾斜角度的不同,分为平刀、斜刀、弯刀。平刀雕刻直线,斜刀雕刻精细的图案,弯刀雕刻曲线。
凿刀又叫“冲子”,是专门雕刻花纹、打眼的工具。凿刀共有十余把,刀头有圆形、拱形、半圆形、月牙形,主要雕刻皮影细节,产生镂空效果。使用凿刀时,牛皮下面要垫枣木板,用枣木棒敲击,像钉钉子一样用凿刀将图案刻在牛皮上。
当雕刻皮影的过程中牛皮出现褶皱时,就要用到枣木制成的推板——手握推板末端,用前端在枣木板上对牛皮反复按压、推挤,使牛皮变得平整。
孝义皮影的制作流程,大致包括制皮、谱样、雕刻、敷色、出水、装订六个步骤。
制皮前,先要泡皮、刮皮和阴干。将整块小牛皮在水中浸泡令其变软,用推刨刮去残留的牛毛、肉渣。刮好的牛皮须用重物压制或绷到木框上抖展令其平整,放在背阴处晾干。晾干后,用整张砂纸包住推尺,顺着一个方向打磨牛皮,直至皮子透明、光洁、平滑。
谱样——根据雕刻内容绘出图稿,将图案先描画在纸上。将牛皮蒙在图稿上,用钢针笔描摹图稿,将其刻画到牛皮上。刻画后,还要将牛皮用浸润的毛巾包起来,用重物或卡子挤压一段时间,此谓“醒皮”。艺人将画稿称为“样谱”,许多“样谱”世代相传。宋晋明经常琢磨连环画、影视、戏剧中的古人形象,务求新创的“样谱”贴近人物性格。
雕刻,是皮影成形的关键步骤,讲究“皮走刀不动”——右手持刀,左手推皮,将皮送到刀口雕刻线条。虚线用于阴雕,将花纹、图案雕刻出来,体现皮影的颜色、人物的面部及身体。实线用于阳镂,将留白体现在人物身上,保留身体的轮廓线条。
晋明说,雕刻时多一刀不行、少一刀也不成,一如古人所说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种把握、拿捏的功夫,除了熟能生巧,天赋必不可少。
皮影透光,所以正反两面均需敷色。上色时,晋明像拿筷子一样手持两支画笔,一支用来上色,另一支用来渲染颜色。敷色过程中,要用毛笔少量多次在皮影上浸染颜料,不同颜色之间要有渐变、过渡效果。除了在颜料中加入骨胶,有时还要在上色完成后的皮影表面涂抹一层胶水或桐油,这样可以增强颜色的固着力,皮影的色彩看起来也更鲜亮、更有光泽。
敷色之后还需“出水”,艺人也将这道工序称作“脱水发汗”。这是为了使所敷之色经过适当高温沁入牛皮内,并使皮内残留的水分挥发。“脱水发汗”的关键在于掌握温度,艺人们掌握火候的办法叫“弹指点水”——用手指蘸水滴在熨具上,既看水点所起泡沫的大小变化,也看水分蒸发的速度快慢,要将温度控制在70℃上下。温度适宜,皮内水分蒸发,颜色也刚好“吃”进皮内,皮影色泽鲜亮,久不褪色。温度过高,会使皮子缩为一团,工艺全部报废,前功尽弃;温度不够,皮内水分难以排尽,皮影色泽暗淡,时间长了还会变形。
装订——把雕刻成的各个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艺人称之为“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选择恰当,皮影精神抖擞,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萎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和鱼线将十一个部件缀结成形。缀结完成后,在皮影上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艺人称之为“签子”。文场人物在其胸部上端装置一根签子,用铁丝相连,皮影便能反转活动。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后肩上部,便于皮影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诸般姿态。
孝义皮影造型逼真、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衣着雕镂精细,刀法犀利、色彩亮丽。而如“金銮殿”一类的景物道具,也是孝义皮影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于渲染剧情气氛的背景陈设如军帐、草舍、书房、亭台楼阁摆在纱窗上,有助于观众理解故事情节,也避免幕布上存有大量空白而显得单调、空虚。
我们采访时,晋明正在缀结一只皮影仙鹤,完成这件作品用了整整一周时间。仙鹤的脖子由几十个环片连缀而成,腿、脚关节处巧设“机关”,可表现立定、飞翔、回首时的姿态。仙鹤的羽毛、脖子用黑色染就,奇怪的是这黑色仍可透光。晋明给他独创的这种黑颜料起名“鹅毛墨”,配方秘不示人。
制作皮影是一个皮影艺人的基本功。掌握全部制作技巧,没有五年以上的磨炼难说过关。小小皮影,凝结了世代艺人多少心血?
忻州古城“八座门”下的“皮影戏”店内,一道帘子分成里、外两间。外间摆满了各种皮影和皮影礼品书签、皮影画屏、皮影挂饰和皮影摆件——装在镜框里的皮影工艺品,有古装仕女,有南极仙翁,有潇洒英俊的小生,有端庄沉稳的青衣,有活泼俊俏的花旦,有威武干练的将军。这些画屏、摆件精镂细刻、华丽明艳,摆在桌上、挂在墙上,古朴典雅、妙趣横生。
晋明说,“非遗”之所以叫“非遗”,就是因为它已脱离了原来的生态。“非遗”传人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为它注入现代元素,令其融入现代生活。
这天下午的采访接连被观众打断,看演出的有来自河北保定的一家三口,有来自山东临沂的一对儿恋人。看罢受访时,他们都说能在忻州看到皮影戏实属意外之喜。
为了配合我们拍摄,晋明在店门口手持杖头木偶表演了一段。音乐一起,晋明手持木偶翩然起舞,脸上的表情也顿时委婉起来。随着他双手的一牵一动,木偶水袖飘飘,头上簪花微微颤动,举手投足间说不尽的妩媚和娇柔……
店前游客迅速聚拢,瞬间里外三层。抢镜头的、拍视频的、拍手叫好的——“木偶快闪”,为古城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宋晋明有个“宏伟规划”——与忻州北路梆子的戏曲工作者合作,制作一套北路梆子戏曲人物的皮影,运用北路梆子的旋律、唱腔,辅之以AI的技术和手段,来一台北路梆子皮影大戏。
这出大戏唱响之时,便是“忻州皮影”问世之日,让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