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家国梦 一腔中华情 ——重温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
 千秋家国梦 一腔中华情 ——重温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
2024-10-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程鹏 王卓
《四世同堂》剧照
《大宅门》剧照
《北京法源寺》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是一支从延安出发,伴随新中国成长,见证改革开放,昂首迈入新时代的人民文艺队伍,其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延河岸边成立的延安青年艺术剧院,1949年更名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2001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与1956年创建的中央实验话剧院合并,正式成立中国国家话剧院。83年的建院史给予国家话剧院丰厚的历史底蕴。2021年12月2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迎来创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艺术家回信,勉励剧院“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回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温国话经典,那些历经大浪淘沙,经受时间磨炼,艺术光芒反而愈加闪耀,口碑长盛不衰的作品仍然启迪着当下创作。《哥本哈根》即将开启21周年的演出,累计演出近400场、观众超10万人次,被盛赞为“小剧场话剧标杆之作”;《四世同堂》首演于2013年,11年来演出超过350场,观众达30余万人次;根据国剧经典改编的《大宅门》也迈过了演出10周年的门槛,《北京法源寺》已步入第9个年头,均为常演常新,开票即售罄的代表性经典剧目。

1.好剧目都是在舞台上反复锤炼,与观众共同完成的

舞台作品的魅力就在于观众能近距离观看实时表演,而主创则会根据观众的反馈对剧目不断打磨提升,可以说,好剧目的成功都是与观众共同铸就的。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在舞台上立得住,其内容的质朴、细节的真实、情感的细腻,是得到观众认可的首要因素。

《四世同堂》是一部典型的京味儿大戏,在全国各地巡演时,却从未出现过“水土不服”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它的改编牢牢把握住了老舍先生原著的精髓,以情动人,义理兼容。排练初期,考虑到一部分演员对北京方言及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缺乏了解,导演田沁鑫要求演员们必须深入生活,仔细观察胡同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交流方式,并在排练场内营造出具有北京本土气息的生活氛围。

这种看似“散漫”的排练,让演员潜移默化地迅速进入剧中角色状态。短短两个月排练时间里,演员们不仅熟练掌握了北京话的发音吐字,更对京味儿文化有了深入理解,切实融入了舞台上的“小羊圈胡同”。

经过几代演员的倾情演绎,《四世同堂》的台词也在与观众的深度沟通中“与时俱进”,比如冠晓荷说:“这年头儿钱不是钱,只有房子才是货真价实的产业。”这类时髦的台词设计产生了良好的现场效果。

“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耳熟能详的《大宅门》音乐响起,观众瞬间被带进风雨飘摇的乱世年代。刘佩琦饰演的“白三爷”身着长衫,踏着鼓点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喝彩。原版电视剧的高光场面在剧场这样更为直观的时空环境里得以再现——白三爷坐在高高的台子上,面对着乌压压的观众,斩钉截铁一字一句地道出:“宁可挨千刀万剐,不当亡国奴!”此时,观众席定会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这让刘佩琦更加坚信了对“白三爷”这个人物的塑造。从电视剧到话剧,“白三爷”这个角色,刘佩琦演了20多年,相比电视剧,近距离与观众“接触”让刘佩琦对台词节奏、语调的拿捏更为精准。

2.好作品无不凸显人性光辉、家国情怀

《北京法源寺》用现代语言和视角让历史人物一一走上前台直抒胸臆,重新诠释晚清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拨开岁月的层层迷雾,剧中对当时中国命运的直面,对家国情怀的表达,体现了理性的思考,又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阐释着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永不过时,所以久演不衰。

《大宅门》书写了千秋家国梦,以小见大,透过一个家族的兴衰呈现出中国近代的变迁,通过剧中小人物展现人生百态,令观众感同身受。剧中的主角白景琦,他是放荡不羁的纨绔少爷,是肆意妄为的“活土匪”,也是赤胆忠心的企业家,人物形象最为丰富和立体。该剧同时还刻画了二奶奶、黄春、杨九红、香秀、白玉婷等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角色,她们并不完美,但胜在诚恳侠义,同时饱含生活气息,将大宅门内的仁爱礼义、家仇国恨表达得淋漓尽致,故而成为剧院保留剧目。

《哥本哈根》被一代又一代观众追捧,胜在其主题的开放性和给予观众的想象空间。故事围绕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及夫人玛格丽特三人的灵魂之问展开,追寻“哥本哈根之谜”的真相,探讨“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际应用的研究”等深刻话题。关于三人在哥本哈根会面的四次推演,恰是一场关于人性的量子实验,围绕战争、科学、伦理、人性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这部演得好、立得住的好作品。

3.经典传承源自文化自信、守正创新

戏剧要发展,就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是要与时代的进步同频共振。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在世界艺术的潮流前,思考新时代中国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彰显华夏艺术文明的精彩,是自觉,更是自信。”国家话剧院近年来的经典作品,秉持中华文明宽广、博大的文化特点,以一种坚守中国表导演精神的创作态度,努力呈现属于中国这个东方古国的浪漫主义情怀,以中国人的情感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式美学,叩击当下中国人的心灵之门。不难发现,能被称为经典的优秀剧目,都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运用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艺术表现手段,努力创新的佳作。

《四世同堂》改编自老舍的同名长篇小说,原著仿佛一帧帧流动的北京胡同风情画,堪称平民史诗。为全方位还原老北京记忆,剧组邀请专业的声响工程师设计了老北京做买卖的叫卖声儿、鸽哨、童谣等,使得全剧民风民情尽显。

《北京法源寺》是一出高扬中国传统审美样式的作品,朝堂论辩,隔空对话,呈现出一种多声部的丰富表达;而大量半文半白讲究韵律的精致台词,其间所蕴含的中国语言美感和力量,成为这部剧作重要的美学组成。例如剧中“夜访法华寺”一段,“一桌二椅”的舞台布景,锣鼓催响,战马嘶鸣,谭嗣同模仿说书人开场,既是戏中人,又是讲述人,从演员妆容到身形步法,将传统戏曲的造型感和程式性尽情呈现,在写实和写意的交融中展现了五千年文明古国悠闲自得的舞台气质。

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舞台作品要想让更多观众接受,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北京法源寺》中与时俱进的台词让人印象深刻。谭嗣同自称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袁世凯一出场被康有为骂称“你是一个袁大头,就是一块钱”;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一见面就称其“颜值不高”;慈禧对老臣的上奏回复称“同意但不能同意更多”……流行语汇展现的是舞台作品生机勃勃的气息和温度,是其生动鲜活的外在面貌;而其核心坚守的则是亘古不变、如如不动的审美品格和艺术魅力,这是中国戏剧独特的文化属性。

梳理国家话剧院近年来叫好叫座,有望接棒“经典”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都是出自国话年轻导演,如白皓天的《谷文昌》《英雄时代》,查文浩的《恋爱吧!契诃夫》《铁流东进》,张肖的《蓟州疑云》,丁一滕的《西哈诺》……其中,既有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转译”,也有对世界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更有对当代现实题材的关注,特别是连续两年的“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挖掘和培养出一批有情怀、有担当、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青年创作力量,也足见国家话剧院在创作精品力作、储备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蓄动能的大视野和大格局。

何以经典?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坚守中华文明的千古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是为经典。保有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不断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追求,是为经典。站在国际视野,厚植复合型人才沃土,形成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支撑,才能保有生生不息的动力,创造经典!

(作者程鹏系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卓系中国国家话剧院宣传部副主任)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